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398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包括污泥处置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泥处置系统、回用系统连接,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处理系统、回用处理系统,一级处理系统和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泥进入污泥处置系统,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清水通过管道进入回用系统的脱盐水管网和循环水管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处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联合处置后作为中水回用,循环能满足钢铁企业多种用水需求,能够替代工业生产用水,实现节水减排,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排污费用,避免了水环境污染问题,兼具较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污水处理循环回用
,具体涉及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维持的必需品,在严重缺水的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急剧增加、社会高速发展、部分河段污染严重等原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而钢铁企业既是用水大户,也是排污大户,减少钢铁企业的用水量和排污量,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全面控制污染排放,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七大重点流域Ⅲ类水比例达70%以上,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每一条都需要钢铁企业实施节水减排。因此,将钢铁企业的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联合处置后作为中水回用,不仅能够大大缓解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也能够减少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排污费用,有助于创造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所述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包括污泥处置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泥处置系统、回用系统连接,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一级处理系统、回用处理系统,所述一级处理系统和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泥通过排泥端管道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所述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清水通过管道进入回用系统的脱盐水管网和循环水管网。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经过一级处理系统处理之后连同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混合后进入回用处理系统。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置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中转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板框压滤机,所述污泥调理池中加入污泥调理剂调理。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压成泥饼后外运出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污泥调理剂为PAC、石灰、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污泥调理剂的作用是调理污泥的理化性质,有助于污泥浓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一级处理系统包含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化池、斜板沉淀池,所述沉淀池、斜板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混凝剂,所述沉淀池排出的泥通过排泥端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所述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泥通过排泥端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所述斜板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道进入生化池。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回用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中间水箱、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一、超滤装置、超滤产水箱、保安过滤器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连接所述回用系统,所述高效沉淀池排出的泥通过排泥端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超滤装置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与所述调节池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回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脱盐水池、循环水池,所述脱盐水池与脱盐水管网连接,所述循环水池与循环水管网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置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中转池、叠螺浓缩脱水机、污泥调理池、板框压滤机。所述污泥处置系统中,将常采用的污泥浓缩池替换成叠螺浓缩脱水机,使得由重力沉降改为机械脱水,可更有效的降低污泥含水率和占地面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中的反洗用水为所述中间水箱里的水。相较于使用超滤产水,更有利于增大系统回用率,保证系统稳定连续运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通过处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联合处置后作为中水回用,循环能满足钢铁企业多种用水需求,能够替代工业生产用水,实现节水减排,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大大降低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排污费用,避免了水环境污染问题,兼具较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专利技术通过生产和生活污废水的回用处理,减少企业工业用水购买量和废水外排量,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排污费用,同时避免了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工业园区污水厂大多由政府委托环保企业运营,政府支付运营费用,本专利技术该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将钢铁企业的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联合处置后作为中水回用,大大减少了工业园区污水厂来水水量,降低了政府的运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系统整体流程图;图2为图1中污泥处置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一级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图4为图1中回用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图5为图1中回用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包括污泥处置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泥处置系统、回用系统连接,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一级处理系统、回用处理系统,一级处理系统和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泥通过排泥端管道进入污泥处置系统,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清水通过管道进入回用系统的脱盐水管网和循环水管网。钢铁企业生产废水经过一级处理系统处理之后连同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混合后进入回用处理系统。如图2所示,污泥处置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中转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板框压滤机,污泥调理池中加入PAC(聚合氯化铝)或石灰或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或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或这PAC和石灰,或PAC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或石灰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或PAC、石灰、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污泥进行调理。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压成泥饼后外运出厂。其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能中和污泥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并在颗粒间产生架桥作用而显示出较强的凝聚力,调理效果显著,但费用较高。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较便宜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石灰联用法,利用带有正电荷的Ca(OH)2絮体物将带负电的絮凝剂和污泥颗粒吸附在一起,形成一种复合的凝聚体系。一级处理系统的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排泥端和回用处理系统的高效沉淀池排泥端共同接入污泥处置系统的污泥中转池,在污泥中转池中混合均匀后进入污泥浓缩池,以重力沉降的方式将污泥含水率降至98%(或者采用叠螺浓缩脱水机,在污泥中转池中混合均匀后进入叠螺浓缩脱水机,以机械脱水的方式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通过污泥泵打入污泥调理池,在污泥调理池设置搅拌机,并加入污泥调理剂,对污泥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包括污泥处置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泥处置系统、回用系统连接,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一级处理系统、回用处理系统,所述一级处理系统和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泥通过排泥端管道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所述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清水通过管道进入回用系统的脱盐水管网和循环水管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废水与生活污水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包括污泥处置系统、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泥处置系统、回用系统连接,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一级处理系统、回用处理系统,所述一级处理系统和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泥通过排泥端管道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所述回用处理系统排出的清水通过管道进入回用系统的脱盐水管网和循环水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企业生产废水经过一级处理系统处理之后与连同生活污水、绿化用水、车间保洁用水混合进入回用处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置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中转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板框压滤机,所述污泥调理池中加入污泥调理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调理剂为PAC、石灰、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用循环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婷詹玮阙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