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71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包括壳体、飞行动力系统、船行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及锂电池,壳体前端设有防水云台相机仓,防水云台相机仓内设有云台相机,壳体内部一侧有电池仓用于固定锂电池,船行动力系统固定在壳体尾部的防护导流罩内,通过防护导流罩与壳体形成整体。该水空两栖救生担架能够根据图像快速飞到落水者身旁,避免水面救生担架因视角差导致难以准确到达落水者身旁;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同样可以提供浮力,在落水者抓住后,能够通过水下推进器将落水者带到岸边。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具备准备度高、速度快、不受海况影响等优势,解决了由于现有的救生圈或水空两栖救生担架救援时间长、受救援场地及环境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上救生装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于不同水域或海域的开发程度不断提高,人们进行海上活动的频率也逐渐提升,同时伴随而来的溺水事故频发。现有投放救生圈的方式均为人工投放,很难准确投掷,并且有许多水上需要救援区域是人工无法到达区域,不能及时进行救援,采用飞机实施救援成本高,并且机动能力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使用成本低,飞行速度快,准备时间短的优点,开始在各行各业应用。鉴于水上救援的对快速应对的需要,由于无人机具有反应迅速,机动能力强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无人机搭载救生圈这种方法是一种思路,但由于该方式需要提前将救生圈及无人机从存放地点拿出,简单调试后再进行作业,准备时间相对较长,飞至落水者身边投放时存在误差,并不能保证落水者拿到。专利号201921252749.X提出来一种水面救生艇,通过遥控方式将救生艇开到落水者身边;该种方式需要先将救生艇放入水中,再进行推进,并且水上推进速度较慢,当海况恶劣或距离太远的时候不太适用;基于上述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包括壳体(1)、飞行动力系统、船行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及锂电池(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涵洞(10),所述涵洞(10)内安装飞行动力系统,壳体(1)上开设有核心舱,核心舱内安装控制系统(15),所述壳体(1)前端设有防水云台相机仓(7),所述防水云台相机仓(7)内设有云台相机,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有电池仓(4)用于固定锂电池(23),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侧设有电调安装位(14),所述电调安装位(14)内安装电调,船行动力系统固定在壳体(1)尾部的防护导流罩(8)内,通过防护导流罩(8)与壳体(1)形成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包括壳体(1)、飞行动力系统、船行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及锂电池(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涵洞(10),所述涵洞(10)内安装飞行动力系统,壳体(1)上开设有核心舱,核心舱内安装控制系统(15),所述壳体(1)前端设有防水云台相机仓(7),所述防水云台相机仓(7)内设有云台相机,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有电池仓(4)用于固定锂电池(23),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侧设有电调安装位(14),所述电调安装位(14)内安装电调,船行动力系统固定在壳体(1)尾部的防护导流罩(8)内,通过防护导流罩(8)与壳体(1)形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动力系统包括飞行电机(12)和桨叶(11),所述涵洞(10)内部有横穿的横梁(24),所述横梁(24)上有适配飞行电机(12)的电机座(17),飞行电机(12)安装在电机座(17)内;所述船行动力系统包括推进器(13),所述推进器(13)安装在防护导流罩(8)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10)上下面有防护格栅(3),所述防护格栅(3)的格栅孔尺寸小于手指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有两组把手(9),一组把手(9)在中间部位,设置为凸出的抓杆;一组把手(9)在前部,设置为贯穿的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栖救生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尾部的推进器(13)和防护导流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冲石晓雨郭瀚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