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67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包括用于打捞垃圾的的母船,所述母船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推动漂浮垃圾的小船,所述小船可脱离母船独立航行;所述母船的船头设置有打捞机构,所述小船可将漂浮的垃圾推送到母船的打捞机构处。当在开阔水域对零散的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时,开动常规船只对垃圾清理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且成本高昂,采用母船将水中的垃圾打捞起来,小船将零散的垃圾聚拢到母船处,实现高效高速的打捞,且打捞成本低,打捞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电站的不断建设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在水电站大坝处经常会堆积大量的漂浮物,包括巨大原木会漂浮在水面上,这样就会形成成片的垃圾。对于比价大垃圾,其长度大,形状歪歪扭扭,不便于船舶打捞和存放。且重量大,传统的阻拦网难以将其拖起来,人工打捞存在较大的风险和较高的成本。环境污染一直是我们生活中大大问题,特备是河道污染,河道处于地势最低处。污染最为严重,垃圾也最为多,且难以大规模高效率的进行处理。在河流上会有大量的漂浮垃圾亟待解决,而且当河面比较宽广时,打捞船难以将其全部打捞上来,有些需要通航的河道不能采用拦污索等固定式垃圾连接装置,导致漂浮的垃圾慢慢沉入水底,长期污染环境。且在垃圾分布广,量不大的时候,开动大型的垃圾打捞船会航行大量的时间和船舶航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通过设置多个分体式小船打捞单一的垃圾并将其运送到母船进行回收,能大大提高宽广水域的垃圾打捞效率,降低打捞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包括用于打捞垃圾的母船,所述母船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推动漂浮垃圾的小船,所述小船可脱离母船独立航行;所述母船的船头设置有打捞机构,所述小船可将漂浮的垃圾推送到母船的打捞机构处。当在开阔水域对零散的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时,开动常规船只对垃圾清理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且成本高昂,采用母船将水中的垃圾打捞起来,小船将零散的垃圾聚拢到母船处,实现高效高速的打捞,且打捞成本低,打捞速度快。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的优选结构,所述母船的侧面设置有小船停靠仓,所述母船的中部设置有垃圾仓,垃圾仓与打捞机构相连通。小船可以回到母船上,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母船和小船的协同化作业。进一步地,所述打捞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置有上主动轮,所述机架的下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上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置有打捞带,所述打捞带可绕着上主动轮、从动轮循环转动。所述上主动轮连接有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可驱动上主动轮转动。上主动轮带动打捞带循环转动,将水中的垃圾运送到母船上。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与上主动轮相邻处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机架铰接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连接到母船的船头上。第一伸缩杆可调节打捞机构顶部的高度和调整打捞机构的倾斜度。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中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机架的中部铰接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连接到母船的船头上。第二伸缩杆可调节打捞机构中部的高度,并能调节打捞机构的倾斜度。进一步地,所述母船的船头打捞机构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聚污杆,所述母船的船头打捞机构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聚污杆,所述第一聚污杆和第二聚污杆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母船的船头固定/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聚污杆和第二聚污杆与母船的中轴线的夹角可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调节。第一聚污杆和第二聚污杆可形成“八”字形,用于接收聚拢漂浮的垃圾,便于打捞机构打捞。活动连接装置可主动转动并调节第一聚污杆和第二聚污杆之间的夹角,便于调节聚拢漂浮垃圾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小船包括船体,船体的头部设置有垃圾固定爪,所述船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垃圾固定爪将漂浮垃圾固定,螺旋桨用于驱动小船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母船的船尾设置有推进器和船舵。推进器用于驱动母船运动,所述船舵用于调整母船前进方向。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备本装置,能快速清理水面的稀疏漂浮的垃圾,能降低清理时间,提高清理效率,并能降低打捞成本;2.通过设置本装置,能实现垃圾清理的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母船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母船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母船船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子船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是母船,2是打捞机构,3是第一聚污杆,4是第二聚污杆,5是垃圾仓,6是小船停靠仓,7是推进器,8是小船,9是垃圾固定爪,10是螺旋桨。201是机架,202是上主动轮,203是打捞带,204是从动轮,205是第一伸缩杆,206是第二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包括用于打捞垃圾的母船1,所述母船1的侧面设置有小船停靠仓6,所述母船1的中部设置有垃圾仓5,垃圾仓5与打捞机构2相连通。所述打捞机构2包括机架201,所述机架201的上端设置有上主动轮202,所述机架201的下端设置有从动轮204,所述上主动轮202和从动轮204上套设置有打捞带203,所述打捞带203可绕着上主动轮202、从动轮204循环转动。所述上主动轮202连接有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可驱动上主动轮202转动。上主动轮202带动打捞带203循环转动,将水中的垃圾运送到母船1上。所述机架201上与上主动轮202相邻处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5,所述第一伸缩杆205的活动端与机架201铰接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205的固定端连接到母船1的船头上。第一伸缩杆205可调节打捞机构2顶部的高度和调整打捞机构2的倾斜度。所述机架201的中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06,所述第二伸缩杆206的活动端与机架201的中部铰接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206的固定端连接到母船1的船头上。第二伸缩杆206可调节打捞机构2中部的高度,并能调节打捞机构2的倾斜度。所述母船1的船尾设置有推进器7和船舵。推进器7用于驱动母船1运动,所述船舵用于调整母船1前进方向。所述母船1的船头打捞机构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聚污杆3,所述母船1的船头打捞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聚污杆4,所述第一聚污杆3和第二聚污杆4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母船1的船头固定/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聚污杆3和第二聚污杆4与母船1的中轴线的夹角可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调节。第一聚污杆3和第二聚污杆4可形成“八”字形,用于接收聚拢漂浮的垃圾,便于打捞机构2打捞。活动连接装置可主动转动并调节第一聚污杆3和第二聚污杆4之间的夹角,便于调节聚拢漂浮垃圾的效果。所述小船8包括船体,船体的头部设置有垃圾固定爪9,所述船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10。垃圾固定爪9将漂浮垃圾固定,螺旋桨10用于驱动小船8运动。小船8可以回到母船1上,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母船1和小船8的协同化作业。所述母船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推动漂浮垃圾的小船8,所述小船8可脱离母船1独立航行;所述母船1的船头设置有打捞机构2,所述小船8可将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打捞垃圾的母船(1),所述母船(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推动漂浮垃圾的小船(8),所述小船(8)可脱离母船(1)独立航行;所述母船(1)的船头设置有打捞机构(2),所述小船(8)可将漂浮的垃圾推送到母船(1)的打捞机构(2)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打捞垃圾的母船(1),所述母船(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推动漂浮垃圾的小船(8),所述小船(8)可脱离母船(1)独立航行;所述母船(1)的船头设置有打捞机构(2),所述小船(8)可将漂浮的垃圾推送到母船(1)的打捞机构(2)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船(1)的侧面设置有小船停靠仓(6),所述母船(1)的中部设置有垃圾仓(5),垃圾仓(5)与打捞机构(2)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机构(2)包括机架(201),所述机架(201)的上端设置有上主动轮(202),所述机架(201)的下端设置有从动轮(204),所述上主动轮(202)和从动轮(204)上套设置有打捞带(203),所述打捞带(203)可绕着上主动轮(202)、从动轮(204)循环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收集水面垃圾的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01)上与上主动轮(202)相邻处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05),所述第一伸缩杆(205)的活动端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伟袁宽俞茂平蒋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