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49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所述布料包括针织层、防水层、保温层和绒棉层,所述针织层的底部与防水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防水层的底部与保温层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保温层的底部与绒面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针织层包括涤纶丝、棉纱、毛纱和锦纶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该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通过在涤纶丝的外表面设置棉纱,能够增加针织面料的舒适度,配合涤纶丝进行定形,能够避免针织面料变形,再配合毛纱柔韧性好、有弹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增强舒适度,通过将多种材质编织成型的方式,能够减小加工所需的成本和时间,而且能够减少针织面料的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相互穿套连接而成的织物,是织物的一大品种。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吸湿透气,舒适保暖,是童装使用最广泛的面料,原料主要是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也有锦纶,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针织物组织变化丰富,品种繁多,外观别具特点,过去多用于内衣,T恤等,而今,随着针织业的发展以及新型整理工艺的诞生,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大为改观,几乎适用于童装的所有品类,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针织面料都是通过棉线进行多层针织而成,因此需要多种不同的材料针织多层,不仅在加工生产的时候较为麻烦,而且穿在伸长感觉臃肿,活动起来会感觉明显的不舒适,并且目前的针织布料仅仅是通过棉线进行保温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解决了目前的针织面料不仅加工时较为麻烦,而且舒适感交叉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布料,所述布料包括针织层、防水层、保温层和绒棉层,所述针织层的底部与防水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防水层的底部与保温层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保温层的底部与绒面层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针织层包括涤纶丝、棉纱、毛纱和锦纶丝,所述棉纱、毛纱和锦纶丝以涤纶丝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一子绳,所述针织层通过子绳交错编织成型。优选的,所述涤纶丝的外表面与棉纱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所述涤纶丝的外表面与毛纱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所述涤纶丝的外表面与锦纶丝的外表面交错编织。优选的,所述绒面层包括长毛绒、棉线和灯芯绒,所述长毛绒和灯芯绒以棉线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二子绳。优选的,所述长毛绒的外表面与棉线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所述灯芯绒的外表面与棉线的外表面交错编织。优选的,所述长毛绒的数量设置有两股,并且长毛绒相互交叉缠绕在棉线的外表面,所述灯芯绒的数量设置有两股,并且灯芯绒相互交叉缠绕在棉线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固定线和包裹布,所述固定线的顶部贯穿包裹布并延伸至包裹布的外部,所述包裹布的内部设置有絮状填充物。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通过在布料包括针织层、防水层、保温层和绒棉层,针织层的底部与防水层的底部车缝连接,防水层的底部与保温层的顶部车缝连接,保温层的底部与绒面层的底部车缝连接,针织层包括涤纶丝、棉纱、毛纱和锦纶丝,棉纱、毛纱和锦纶丝以涤纶丝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一子绳,针织层通过子绳交错编织成型,涤纶丝的外表面与棉纱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涤纶丝的外表面与毛纱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涤纶丝的外表面与锦纶丝的外表面交错编织,通过在涤纶丝的外表面设置棉纱,能够增加针织面料的舒适度,配合涤纶丝进行定形,能够避免针织面料变形,再配合毛纱柔韧性好、有弹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增强舒适度,通过将多种材质编织成型的方式,能够减小加工所需的成本和时间,而且能够减少针织面料的层数。(2)、该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通过在绒面层包括长毛绒、棉线和灯芯绒,长毛绒和灯芯绒以棉线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二子绳,绒面层包括长毛绒、棉线和灯芯绒,长毛绒和灯芯绒以棉线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二子绳,通过将长毛绒包裹在棉线的外层,配合灯芯绒包裹在棉线的外层,不仅保暖性好,手感丰满厚实,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提升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布料的外部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子绳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子绳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保温层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中:1-布料、2-针织层、3-防水层、4-保温层、5-绒棉层、6-绒面层、7-涤纶丝、8-棉纱、9-毛纱、10-锦纶丝、11-第一子绳、12-棉线、13-灯芯绒、14-第二子绳、15-固定线、16-包裹布、17-絮状填充物、18-长毛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布料1,布料1包括针织层2、防水层3、保温层4和绒棉层5,防水层3一种防水无纺布覆盖在针织层2的一侧,能够防止水流浸湿内部,保温层4包括固定线15和包裹布16,固定线15的顶部贯穿包裹布16并延伸至包裹布16的外部,包裹布16的内部设置有絮状填充物17,通过设置絮状填充物17能够进一步提升保温性能,长毛绒18的数量设置有两股,并且长毛绒18相互交叉缠绕在棉线的外表面,灯芯绒13的数量设置有两股,并且灯芯绒13相互交叉缠绕在棉线的外表面,绒面层6包括长毛绒18、棉线12和灯芯绒13,长毛绒18毛从稠密坚挺,保暖性好,绒面光泽明亮,柔和,手感丰满厚实,保暖轻便,具有良好的耐穿性,灯芯绒13手感柔软,绒条圆直,纹路清晰,绒毛丰满,长毛绒18和灯芯绒13以棉线12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二子绳14,长毛绒18的外表面与棉线12的外表面交错编织,灯芯绒13的外表面与棉线12的外表面交错编织,针织层2的底部与防水层3的底部车缝连接,防水层3的底部与保温层4的顶部车缝连接,保温层4的底部与绒面层6的底部车缝连接,针织层2包括涤纶丝7、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以涤纶丝7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一子绳11,针织层2通过子绳交错编织成型,涤纶丝7的外表面与棉纱8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涤纶丝7的外表面与毛纱9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涤纶丝7的外表面与锦纶丝10的外表面交错编织,通过在涤纶丝7的外表面设置棉纱8,能够增加针织面料的舒适度,配合涤纶丝7进行定形,能够避免针织面料变形,再配合毛纱9柔韧性好、有弹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增强舒适度,通过将多种材质编织成型的方式,能够减小加工所需的成本和时间,而且能够减少针织面料的层数。生产时,首先将涤纶丝7、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进行编织成第一子绳11,再将第一子绳11通过纬编的编织方式编织成针织层2,将长毛绒18、灯芯绒13和棉线12编织成第二子绳14,通过纬编的方式编织成绒面层6,再将包裹布16的内部冲进絮状填充物17,然后使用固定线15将内部的絮状填充物17进行分块,防止絮状填充物17呈块状团在一起,再将防水层3通过粘结剂喷涂在针织层2的一侧,最后将针织层2、防水层3、保温层4和绒面层6通过车缝连接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布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1)包括针织层(2)、防水层(3)、保温层(4)和绒棉层(5),所述针织层(2)的底部与防水层(3)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与保温层(4)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保温层(4)的底部与绒面层(6)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针织层(2)包括涤纶丝(7)、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所述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以涤纶丝(7)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一子绳(11),所述针织层(2)通过子绳交错编织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布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1)包括针织层(2)、防水层(3)、保温层(4)和绒棉层(5),所述针织层(2)的底部与防水层(3)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防水层(3)的底部与保温层(4)的顶部车缝连接,所述保温层(4)的底部与绒面层(6)的底部车缝连接,所述针织层(2)包括涤纶丝(7)、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所述棉纱(8)、毛纱(9)和锦纶丝(10)以涤纶丝(7)为主线呈螺旋形点接触状包捻第一子绳(11),所述针织层(2)通过子绳交错编织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丝(7)的外表面与棉纱(8)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所述涤纶丝(7)的外表面与毛纱(9)的外表面交错编织,所述涤纶丝(7)的外表面与锦纶丝(10)的外表面交错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保暖纬编平纹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面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春江宋文娟赵霞张娜娜卞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拓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