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志清专利>正文

一种小时刻度圆盘旋转式世界时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46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时刻度圆盘旋转式世界时钟,涉及一种世界时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现有指针式时钟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其频率源,机械传动机构,分针,秒针,分、秒刻度不变,分、秒按机械传动正常运转;其特征在于:时针改为小时刻度圆盘,并将圆盘的显示刻度均分为二等份或三等份;在每份上,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小时刻度,小时刻度圆盘与现有机械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改为1∶4或1∶6;在综合面盘的下半部,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时区刻度;还增加世界时指针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仅用一台时钟就可以显示所有不同时区的时间,性能价格比高,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操作、读出方便,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世界时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时刻度圆盘旋转式世界时钟
技术介绍
地球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形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根据太阳在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把当地所看到的当天太阳位置最高时定为“中午”,以此为标准的时间叫“地方时”。为了国际的交往便利,自1984年以后,大多数国家共同商定采用以时区为单位的标准时间。时区的划分是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现有址的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为标准,从西经7.5度至东经7.5度划为中时区(又称0时区),在这个时区内,以0度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从中时区的边界分别向东、西每隔经度15度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标准时相差1小时。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采用以区时为单位的标准时,并保持与“世界时”相差整小时数;但是,有些国家仍然采用其首都或重要商埠的地方时为该国的标准时,如中国北京的“地方时”为中国的统一时间,通常称为“北京时间”。目前,世界时钟实际上是多个时钟的组合,即每一个时钟只显示出某一时区的时间;要同时显示若干时区的时间,就需要同时放置若干个时钟。显而易见,这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由于不同时钟误差的离散性,会造成读出的混乱。为此,由一台时钟显示不同时区时间的“世界时钟”就应运而生。经检索,有70余种专利涉及“世界时钟”范畴,涉及指针式的世界时钟,主要有①如申请号为96116359的《指针式世界局部时区钟表》,是一种在针指当地时间的同时又能针指世界上其它局部地区时间的指针式世界局部时区钟表。主要特点是在一般钟表的时针轴上还装置有至少两根用以指针世界上局部地区时间的世界局部时区时针。②如申请号为96221152的《世界时差钟表》,主要技术构成是在现有钟表的钟表盘上装一根分针,2-12根时针,且在每根时针上印制相应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名称或国旗标志。总之,上述“世界时钟”主要是将现有一根时针增加为多根时针。因时针数有限,只能读出有限时区的时间;另外,多个时针同时转动,会使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全新的世界时钟,即提供一种小时刻度圆盘旋转式世界时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现有的指针式计时钟,均为12小时制,即时针是12小时转一圈,分针是1小时转一圈,秒针是1分钟转一圈;是采用摆系或晶体振荡器作为频率源,利用机械传动或电子驱动时、分、秒针顺时针转动计时;时钟的面板上印有固定的时、分、秒刻度。本专利技术就是在现有指针式时钟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其频率源,机械传动机构,分针,秒针,分、秒刻度均不变,分、秒按机械传动正常运转。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如下①如图1所示,时针改为小时刻度圆盘1,并将圆盘的显示刻度均分为二等份或三等份。所述二等份的小时刻度圆盘1,即1-180度为第一份,180-360度为第二份。下面均以二等份为例说明。在小时刻度圆盘1的每份上,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小时刻度,两相邻刻度之间的夹角为7.5度,小时刻度圆盘1与现有机械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改为1∶4,即小时刻度圆盘1的转速为1圈/48小时。②如图2所示,在综合面盘2的上半圆(45-15分处)开有一个半圆弧的小时刻度窗口2.2,供显示小时刻度圆盘1用。在综合面盘2的下半圆(15-45分处),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时区刻度3,两相邻时区刻度3之间的夹角为7.5度;根据需要,可按国际时区表在各时区对应的地方标识典型国名或城市名,如北京、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东京、悉尼等。③增加世界时指针装置,世界时指针装置与现有的时、分、秒指针装置同样结构,均由连接筒、轮、针组成,其世界时指针连接筒4.1在小时刻度圆盘连接筒1.2的外圈,其世界时指针轮与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4.2啮合;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4.2与现有时、分拨动机构同样结构;世界时指针4与现有机械传动机构无连接关系,一般是静止不动的;世界时指针4是一根长针,其中心即时钟的公共中心,其上半针指示旋转的小时刻度圆盘1的刻度数,即世界时时间,其下半针指示时区名。④如图3所示,从外到内,先后同心安装世界时指针连接筒4.1,小时刻度圆盘连接筒1.2,分针连接筒5.1,秒针连接筒6.1。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如下当世界时指针4的下半针指示“北京”时,则上半针指示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的小时数。同理,欲知纽约时间,则通过转动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4.2即可将世界时指针4的下半针拨动到纽约的时区线,则上半针指示的时间就是“纽约时间”;其实可以不用拨动世界时指针4,因为纽约时区线的反向延长线所指示的时间就是“纽约时间”,因此世界时的读出是十分方便的。由于分针、秒针是按现有机械传动机构的传动正常运转的,因此分、秒的读出同现有时钟一样。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仅用一台时钟就可以显示所有不同时区的时间,因此性能价格比高。②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大到壁挂式世界时钟,小到手表均可。③操作方便,通过转动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4.2即可将世界时指针拨到所需时区。④读出方便。附图说明图1-小时刻度圆盘图; 图2-综合面盘图;图3-世界时指针连接筒、小时刻度圆盘连接筒、分针连接筒、秒针连接筒同心位置图;图4-本专利技术外观平面合成图。其中1-小时刻度圆盘,1.1-小时刻度,1.2-小时刻度圆盘连接筒;2-综合面盘,2.1-分、秒刻度,2.2-小时刻度窗口;3-时区刻度;4-世界时指针,4.1-世界时指针连接筒,4.2-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5-分针,5.1-分针连接筒;6-秒针,6.1-秒针连接筒;具体实施方式①如前所述,按二等份的小时刻度圆盘1的方案实施。②按三等份的小时刻度圆盘1的方案实施,其面板上有空白地方,看起来舒服些。所述三等份的小时刻度圆盘1,即1-120度为第一份,120-240度为第二份,240-360度为第三份。在小时刻度圆盘1的每份上,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小时刻度1.1,两相邻刻度之间的夹角为5度,小时刻度圆盘1与现有机械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改为1∶6,即小时刻度圆盘1的转速为1圈/72小时。在综合面盘2的上部(50-10分)开有一个120度圆弧的窗口,供显示小时刻度圆盘1用。在综合面盘2的下部(20-40分),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时区刻度3,两相邻刻度之间的夹角为5度。③置于综合面盘2下部的时区刻度3,可根据各国的习惯实施。如在我国可将北京时区置于正垂线上,在美国可将纽约时区置于正垂线上。权利要求1.一种小时刻度圆盘旋转式世界时钟,包括有频率源,机械传动机构,分针,秒针,分、秒刻度;其特征在于时针改为小时刻度圆盘(1),并将圆盘(1)的显示刻度均分为二等份或三等份;所述二等份即1-180度为第一份,180-360度为第二份;在每份上,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小时刻度(1.1),两相邻刻度之间的夹角为7.5度,小时刻度圆盘1与现有机械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改为1∶4,即小时刻度圆盘1的转速为1圈/48小时;在综合面盘(2)的上半部(45-15分处)开有一个半圆弧的供显示小时刻度圆盘(1)用的小时刻度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时刻度圆盘旋转式世界时钟,包括有:频率源,机械传动机构,分针,秒针,分、秒刻度;其特征在于:时针改为小时刻度圆盘(1),并将圆盘(1)的显示刻度均分为二等份或三等份;所述二等份即1-180度为第一份,180-360度为第二份;在每 份上,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小时刻度(1.1),两相邻刻度之间的夹角为7.5度,小时刻度圆盘1与现有机械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改为1∶4,即小时刻度圆盘1的转速为1圈/48小时;在综合面盘(2)的上半部(45-15分处)开有一个半圆弧的供 显示小时刻度圆盘(1)用的小时刻度窗口(2.2),在综合面盘(2)的下半部(15-45分处),按反时针方向标识有0-23时区刻度(3),两相邻世界时区刻度(3)之间的夹角为7.5度;增加世界时指针装置,世界时指针装置与现有时、分、秒指针 装置同样结构,均由连接筒、轮、针组成,其世界时指针连接筒(4.1)在小时刻度盘连接筒(1.2)的外圈,其世界时指针轮与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4.2)啮合;世界时指针拨动机构(4.2)与现有时、分拨动机构同样结构;世界时指(4)针是一根长针,其中心即时钟的公共中心;从外到内,先后同心安装世界时指针连接筒(4.1),小时刻度圆盘连接筒(3.2),分针连接筒(5.1),秒针连接筒(6.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清江振寅
申请(专利权)人:夏志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