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319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方钢管的一个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点焊固定;步骤2: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步骤1所述的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的内侧拐角处;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用于支撑方钢管的另一横向钢板;步骤3:将加强筋分别与横向钢板和两个侧钢板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加强筋预装设备实现了加强筋的自动上料和定位,这一方面为加强筋的焊接提供了便利,因为不用人工进行扶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强筋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构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
技术介绍
钢架结构是厂房等建筑设施常用的承力结构,为确保钢架结构强度可靠一般采用厚重钢板焊接制造。钢架主要结构形式有工字钢梁、方钢立柱等,加工时首先将钢板切割成指定尺寸,然后将钢板拼接成指定形状,再将接缝焊接牢固,焊接时首先采用点焊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利用埋焊机对接缝进行可靠焊接,然而由于钢板重量较大,现有技术在拼装时需要依赖吊装设备进行辅助支撑,不仅定位难度较大而且操作繁琐,不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能够实现方钢管加强筋的自动安装和定位,便于后续焊接。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方钢管的一个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点焊固定;步骤2: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步骤1所述的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的内侧拐角处,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用于支撑方钢管的另一横向钢板;步骤3:将加强筋分别与横向钢板和两个侧钢板焊接固定;所述步骤2中,采用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来放置加强筋,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和升降座,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用于存放加强筋,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内的加强筋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上,所述翻转机械手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侧推块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滑动连接,升降座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所述侧推块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位于两翻转机械手之间时翻转机械手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下行能够将加强筋从两翻转机械手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压入方钢管的横向钢板和两侧钢板之间;当升降座上行时两侧推块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放置时,将多个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内,推料机构将加强筋推送至翻转机械手内,翻转机械手将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升降座上的侧推块深入加强筋内并通过永磁体将加强筋吸合,然后升降座下行将加强筋从翻转机械手下端抽离,并将加强筋按压在横向钢板与侧钢板之间的拐角处。所述储料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筒,以及矩形筒底部设置的底板,所述加强筋沿竖直方向堆叠在储料槽内且各加强筋的的板面水平设置;矩形筒两窄壁的底部设有扁孔,扁孔的高度大于一块加强筋的厚度且小于两块加强筋的厚度。所述翻转机械手具有一扁平夹腔,翻转机械手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使扁平夹腔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间切换,当扁平夹腔处于水平状态时扁平夹腔的一端与矩形筒其中一侧的扁孔平齐,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最底部的加强筋推送至处于水平状态的扁平夹腔内,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板,推板沿滑动方向与矩形筒底部的扁孔正对设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滑动以及驱动翻转机械手转动的联动驱动机构,所述联动驱动机构被装配为在推板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能够使扁平夹腔保持水平状态,且当推板从储料槽内抽离的过程中能够同时驱动翻转机械手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所述翻转机械手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回转部和芯部,所述外回转部与芯部转动连接,芯部与机架转动连接,外回转部上设有第一扁槽,芯部上设有第二扁槽,当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平齐时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扁平夹腔;所述机架与外回转部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被装配为能够限制外回转部仅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之间回转,外回转部与机架之间设有扭簧,扭簧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外回转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芯部与联动驱动机构相连,当推板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推板从储料槽内抽离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当加强筋位于扁平夹腔内且芯部由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芯部能够通过加强筋带动外回转部同步转动从而使外回转部转动至竖直状态,且加强筋在芯部和外回转部的相对扭转力作用下被夹紧,而当扁平夹腔内的加强筋抽离后,外回转部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回弹至水平状态,进而使推板下一次刚开始推送加强筋时扁平夹腔的端部就已经与扁孔对齐。所述联动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活塞缸,该活塞缸的活塞杆与推板固接;还包括水平导杆,水平导杆的一端设有推头,推头上设有竖直腰型孔,所述芯部的转轴上设有摆臂,摆臂的端部设有销柱,所述销柱与竖直腰型孔滑动枢接,所述水平导杆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机架滑动连接,且水平导杆与机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芯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推板上延伸设置有一挡接部,挡接部与水平导杆上设置的径向凸部挡接,当推板向远离翻转机械手的方向滑动时挡接部能够带动水平导杆滑动并使芯部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压簧套装在水平导杆上且压簧两端分别与推头和机架抵接。还包括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的驱动块,机架设有用于驱动驱动块上下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为机架上竖直设置的液压缸,所述两侧推块上设有楔形块,所述驱动块上设有与两楔形块配合的斜面,当驱动块相对于升降座下行时能够驱动两侧推块相互远离;所述升降座与机架之间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被装配为当升降座位于两翻转机械手之间时能够将升降座保持在该位置,且当驱动块下行至驱动两侧推块相互远离后锁止机构能够将升降座释放,此时升降座继续下行能够带动升降座同步下行。所述侧推块上设有与加强筋三角形区域的斜边相配合的斜坡面,该斜坡面的两侧设有用于夹持加强筋侧面的夹壁;所述升降座上设有与驱动块挡接的挡接板,当驱动块上行并与楔形块脱离后驱动块与挡接板抵触,此时驱动块继续上行能够带动升降座上行,而两侧推块则在顶部斜坡面与加强筋斜边的作用下相互合拢并与加强筋脱离;所述驱动块两侧还设有台阶面,当驱动块驱动两侧推块分相互远离后驱动块台阶面以下的部分插在两楔形块之间,而台阶面与楔形块挡接以驱动升降座下行。所述升降座通过竖直导杆与机架构成阻尼滑动配合;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竖直导杆上设置的卡槽以及机架上滑动设置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相互贯通的圆孔和扁孔,圆孔的直径大于竖直导杆的直径,扁孔的宽度小于竖直导杆的直径且大于竖直导杆的卡槽处的截面宽度,卡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弹簧,当升降座位于两翻转机械手之间时卡板与卡槽平齐,此时卡板在弹簧作用下使扁孔卡入卡槽内以阻止升降座的竖直运动。所述卡板上设有第二楔形块,还包括与驱动块相对固接的楔形驱动块,当驱动块将两侧推块分离后楔形驱动块与第二楔形块抵接,此时驱动块继续下行能够驱动卡板滑动并使圆孔与竖直导杆正对进而使锁止机构解锁。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加强筋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将方钢管的一个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点焊固定;/n步骤2: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步骤1所述的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的内侧拐角处,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用于支撑方钢管的另一横向钢板;/n步骤3:将加强筋分别与横向钢板和两个侧钢板焊接固定;/n所述步骤2中,采用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来放置加强筋,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40)、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60)和升降座(70),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40)用于存放加强筋,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内的加强筋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上,所述翻转机械手(60)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70)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7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71),侧推块(71)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70)滑动连接,升降座(70)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60);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翻转机械手(60)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70)下行能够将加强筋从两翻转机械手(60)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压入方钢管的横向钢板和两侧钢板之间;当升降座(70)上行时两侧推块(71)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n放置时,将多个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推料机构将加强筋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内,翻转机械手(60)将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升降座(70)上的侧推块(71)深入加强筋内并通过永磁体将加强筋吸合,然后升降座(70)下行将加强筋从翻转机械手(60)下端抽离,并将加强筋按压在横向钢板与侧钢板之间的拐角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方钢管的一个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点焊固定;
步骤2:将两个加强筋分别放置于步骤1所述的横向钢板与两个侧钢板的内侧拐角处,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放置时使加强筋其中一个三角形区域的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拐角贴合,另一三角形区域朝上设置用于支撑方钢管的另一横向钢板;
步骤3:将加强筋分别与横向钢板和两个侧钢板焊接固定;
所述步骤2中,采用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来放置加强筋,方钢管加强筋预装设备包括储料槽(40)、推料机构、翻转机械手(60)和升降座(70),所述加强筋由钢板制成,加强筋包括两对称设置的三角形区域以及连接两三角形区域的连接部;所述储料槽(40)用于存放加强筋,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内的加强筋逐个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上,所述翻转机械手(60)用于将水平状态的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升降座(70)沿竖直方向与机架活动连接,升降座(7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推块(71),侧推块(71)沿水平方向与升降座(70)滑动连接,升降座(70)的运动路径两侧设有两侧翻转机械手(60);所述侧推块(71)上设有永磁体,当升降座(70)位于两翻转机械手(60)之间时翻转机械手(60)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侧推块(71)相互远离能够卡设在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并使加强筋与永磁体吸合,此时再驱动升降座(70)下行能够将加强筋从两翻转机械手(60)的扁平夹腔底部抽离并将加强筋压入方钢管的横向钢板和两侧钢板之间;当升降座(70)上行时两侧推块(71)相互靠近并从加强筋的两三角形区域之间抽离;
放置时,将多个加强筋水平堆叠在储料槽(40)内,推料机构将加强筋推送至翻转机械手(60)内,翻转机械手(60)将加强筋翻转至竖直状态,然后升降座(70)上的侧推块(71)深入加强筋内并通过永磁体将加强筋吸合,然后升降座(70)下行将加强筋从翻转机械手(60)下端抽离,并将加强筋按压在横向钢板与侧钢板之间的拐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40)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筒,以及矩形筒底部设置的底板,所述加强筋沿竖直方向堆叠在储料槽(40)内且各加强筋的的板面水平设置;矩形筒两窄壁的底部设有扁孔,扁孔的高度大于一块加强筋的厚度且小于两块加强筋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械手(60)具有一扁平夹腔,翻转机械手(60)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使扁平夹腔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间切换,当扁平夹腔处于水平状态时扁平夹腔的一端与矩形筒其中一侧的扁孔平齐,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储料槽(40)最底部的加强筋推送至处于水平状态的扁平夹腔内,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推板(50),推板(50)沿滑动方向与矩形筒底部的扁孔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推板(50)滑动以及驱动翻转机械手(60)转动的联动驱动机构,所述联动驱动机构被装配为在推板(50)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能够使扁平夹腔保持水平状态,且当推板(50)从储料槽(40)内抽离的过程中能够同时驱动翻转机械手(60)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钢管加强筋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械手(60)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回转部(61)和芯部(62),所述外回转部(61)与芯部(62)转动连接,芯部(62)与机架转动连接,外回转部(61)上设有第一扁槽,芯部(62)上设有第二扁槽,当第一扁槽与第二扁槽平齐时两者共同构成所述扁平夹腔;所述机架与外回转部(61)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被装配为能够限制外回转部(61)仅在竖直和水平两个状态之间回转,外回转部(61)与机架之间设有扭簧(64),扭簧(64)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外回转部(61)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芯部(62)与联动驱动机构相连,当推板(50)将加强筋推入扁平夹腔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62)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推板(50)从储料槽(40)内抽离的过程中联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六陶琼交陶世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腾达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