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10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软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多工位冷镦机进行生产:原材料是设定好尺寸的圆钢盘料;步骤1、由冷镦机自动送料和切断机构完成原材料下料;步骤2、由机械传递夹钳将料送至冷镦机第一工位,进行整形冷挤;步骤3、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第二工位,进行挤压材料初步形成圆冠状头部以及连接杆的形状,连接杆的末端挤压出V形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内、外胶层可以使用了不同橡塑材料进行的涂塑,增强了其耐老化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的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软管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金属软管在用途比较广泛,在生产加工时现有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比较低,并且整体的生产加工成本比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废品无法进行维修,导致了在生产加工时材料浪费的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该软管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复合挤出机头进行一次涂塑工艺方法而成的,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内、外胶层可以使用了不同橡塑材料进行的涂塑,增强了其耐老化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的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多工位冷镦机进行生产:原材料是设定好尺寸的圆钢盘料;步骤1、由冷镦机自动送料和切断机构完成原材料下料;步骤2、由机械传递夹钳将料送至冷镦机第一工位,进行整形冷挤;步骤3、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第二工位,进行挤压材料初步形成圆冠状头部以及连接杆的形状,连接杆的末端挤压出V形孔;步骤4、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冷镦机第三工位,第二次挤压步骤3所述的圆冠状头部进入模腔中形成球状头部,并进一步加深步骤3所述的V形孔;步骤5、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送至第四工位,挤拉步骤3所述的连接杆,在步骤3所述的连接杆内部形成衬芯圆柱孔;步骤6、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送至第五工位,对步骤5所述的连接杆进行第一次杆拉伸,形成第一小直径连接杆;步骤7、进行所需要的金属接头主体和套筒之间弯曲角度α的加工,完成产品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软管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复合挤出机头进行一次涂塑工艺方法而成的,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内、外胶层可以使用了不同橡塑材料进行的涂塑,增强了其耐老化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的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该软管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复合挤出机头进行一次涂塑工艺方法而成的,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内、外胶层可以使用了不同橡塑材料进行的涂塑,增强了其耐老化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的成品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多工位冷镦机进行生产:原材料是设定好尺寸的圆钢盘料;步骤1、由冷镦机自动送料和切断机构完成原材料下料;步骤2、由机械传递夹钳将料送至冷镦机第一工位,进行整形冷挤;步骤3、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第二工位,进行挤压材料初步形成圆冠状头部以及连接杆的形状,连接杆的末端挤压出V形孔;步骤4、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冷镦机第三工位,第二次挤压步骤3所述的圆冠状头部进入模腔中形成球状头部,并进一步加深步骤3所述的V形孔;步骤5、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送至第四工位,挤拉步骤3所述的连接杆,在步骤3所述的连接杆内部形成衬芯圆柱孔;步骤6、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送至第五工位,对步骤5所述的连接杆进行第一次杆拉伸,形成第一小直径连接杆;步骤7、进行所需要的金属接头主体和套筒之间弯曲角度α的加工,完成产品生产。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多工位冷镦机进行生产:原材料是设定好尺寸的圆钢盘料;步骤1、由冷镦机自动送料和切断机构完成原材料下料;步骤2、由机械传递夹钳将料送至冷镦机第一工位,进行整形冷挤;步骤3、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第二工位,进行挤压材料初步形成圆冠状头部以及连接杆的形状,连接杆的末端挤压出V形孔;步骤4、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冷镦机第三工位,第二次挤压步骤3所述的圆冠状头部进入模腔中形成球状头部,并进一步加深步骤3所述的V形孔;步骤5、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送至第四工位,挤拉步骤3所述的连接杆,在步骤3所述的连接杆内部形成衬芯圆柱孔;步骤6、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送至第五工位,对步骤5所述的连接杆进行第一次杆拉伸,形成第一小直径连接杆;步骤7、进行所需要的金属接头主体和套筒之间弯曲角度α的加工,完成产品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软管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多工位冷镦机进行生产:原材料是设定好尺寸的圆钢盘料;步骤1、由冷镦机自动送料和切断机构完成原材料下料;步骤2、由机械传递夹钳将料送至冷镦机第一工位,进行整形冷挤;步骤3、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第二工位,进行挤压材料初步形成圆冠状头部以及连接杆的形状,连接杆的末端挤压出V形孔;步骤4、由机械传递夹钳将零件传递至冷镦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如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