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81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包括安装在烟道内截面上的格栅和成对焊接在格栅正反两面的顺喷嘴、逆喷嘴;所述烟道截面单位面积内设置九对顺喷嘴、逆喷嘴,所述顺喷嘴、逆喷嘴前后相对应、垂直焊接在格栅管路上,顺喷嘴呈喇叭形且内壁均匀刻有倾斜的凹槽,逆喷嘴呈螺旋结构,逆喷嘴前端焊接有防尘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了顺、逆方向喷射臭氧的方式,并采用了特定结构的喷头和喷头表面的涂层,改善了臭氧喷出后和烟气的混匀效果,有效避免了臭氧逃逸的发生,提高了臭氧脱硝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臭氧脱硝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喷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成分之一,烟气排放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污染源。向锅炉内低温段喷入臭氧能将烟气中一氧化氮氧化成为溶于水的高价态氮氧化物,现有的臭氧喷射格栅均为顺向直管喷嘴,抽样喷射后与烟气的混匀性较差。一方面,导致部分一氧化氮不能及时被氧化,造成臭氧氧化的效果不够好。另一方面,喷射的臭氧部分发生逃逸,臭氧利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臭氧喷射格栅喷射后混合效果不够好的问题,进一步改善臭氧喷入后和烟气混合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包括安装在烟道内截面上的格栅和成对焊接在格栅正反两面的顺喷嘴、逆喷嘴;所述烟道截面单位面积内设置九对顺喷嘴、逆喷嘴,所述顺喷嘴、逆喷嘴前后相对应、垂直焊接在格栅管路上,顺喷嘴呈喇叭形且内壁均匀刻有倾斜的凹槽,逆喷嘴呈螺旋结构,逆喷嘴前端焊接有用于防止烟尘进入喷嘴的圆锥形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底面直径小的一端焊接于逆喷嘴上。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逆喷嘴为3~4圈顺时针螺旋的喷嘴,喷嘴直径为20mm、总长50mm。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顺喷嘴的焊接处外径为30mm、壁厚8mm,喇叭口扩张角为15度,整体长度为50mm。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顺喷嘴内壁布置六个凹槽,凹槽呈花瓣状,每个凹槽的倾斜角度为45度,凹槽的深度自焊接位置到顺喷嘴喇叭口逐渐变深,喇叭口边缘处深度为5mm。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顺喷嘴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逆喷嘴与烟气喷射方向相反,且临近烟道壁的喷嘴与烟道壁间的距离小于0.25m。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格栅的臭氧主管路外径为40mm、管路壁厚5mm,格栅管路外径为40mm、管路壁厚5mm。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格栅管路外表面以及顺喷嘴、逆喷嘴的内外表面均喷涂仿荷叶不浸润表面结构的防腐防氧化涂层。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罩的锥角为120度,开口端的端面直径为50mm,壁厚5mm。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中采用了顺、逆方向同时喷射臭氧的方式,并采用了特定结构的喷头和喷头表面的涂层,改善了臭氧喷出后和烟气的混匀效果,有效避免了臭氧逃逸的发生,提高了臭氧脱硝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臭氧脱硝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顺、逆喷嘴在格栅管路上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顺喷嘴花瓣形喷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臭氧主管路,2、格栅,3、格栅管路,4、顺喷嘴,41、凹槽,5、逆喷嘴,51、防尘罩,6、烟道壁。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结合图1至3所示,包括格栅2、臭氧主管路1、顺喷嘴4和逆喷嘴5。格栅2安装在烟道内的横截面上,栅格2与烟道内烟气流向垂直,用于保证喷射范围完全覆烟气管道截面。臭氧主管路1连通各个格栅管路3,臭氧主管路1外径为40mm,管路壁厚5mm,格栅管路3外径为40mm,管路壁厚5mm。格栅管路3上焊接有顺喷嘴4和逆喷嘴5,顺喷嘴4、逆喷嘴5垂直焊接于格栅管路3上且相对于格栅2前后相对应、成对设置,烟道横截面单位面积上设置九对喷嘴,保证喷嘴喷射时不出现臭氧空白区域。顺喷嘴4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逆喷嘴5与烟气喷射方向相反,且临近烟道壁6的喷嘴与烟道壁6间的距离小于0.25m,以保证烟道边缘的烟道气能与喷射的臭氧充分接触。顺喷嘴4呈喇叭形,顺喷嘴4的内壁均匀刻有六个倾斜的凹槽41,凹槽41呈花瓣状,每个凹槽41的倾斜角度为45度,凹槽41的深度自焊接位置到顺喷嘴4喇叭口逐渐变深,喇叭口边缘处深度为5mm。顺喷嘴4与格栅管路3的焊接处外径为30mm、壁厚8mm、喇叭口扩张角为15度,顺喷嘴4的整体长度为50mm。逆喷嘴5为3~4圈顺时针螺旋结构的喷嘴。逆喷嘴5前端焊接有圆锥形防尘罩51,防尘罩51的锥角为120度,开口端的端面直径为50mm,壁厚5mm。防尘罩51底面直径小的一端焊接于逆喷嘴5上,用于防止烟尘进入喷嘴,又能起到烟气导流作用,减轻格栅2对烟气的阻力。格栅管路3外表面以及顺喷嘴4、逆喷嘴5的内外表面均喷涂防腐防氧化涂层,防腐防氧化涂层为仿荷叶不浸润表面结构。本技术的臭氧喷射格栅2固定于垂直于烟气流向截面上,臭氧在压缩空气(或增压风)作用下,从臭氧主管路1进入各喷射格栅管路3,经过顺喷嘴4和逆喷嘴5的作用,臭氧被雾化且最大限度地均匀喷射到烟道内,与烟气混合均匀,同时立即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多氧化氮,进入后续喷淋塔进行吸收反应。逆喷嘴5前端的圆锥形防尘罩51既能防止烟尘进入喷嘴,又能起到烟气导流作用,以减轻格栅2对烟气的阻力。根据数据显示: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能有效改善臭氧与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混合效果,有效降低了臭氧逃逸率,进一步降低了烟气脱销的运行成本。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产要求适当调整本技术中管路、喷嘴的参数,本技术还可用于喷射其他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烟道内截面上的格栅(2)和成对焊接在格栅(2)正反两面的顺喷嘴(4)、逆喷嘴(5);所述烟道截面单位面积内设置九对顺喷嘴(4)、逆喷嘴(5),所述顺喷嘴(4)、逆喷嘴(5)前后相对应、垂直焊接在格栅管路(3)上,顺喷嘴(4)呈喇叭形且内壁均匀刻有倾斜的凹槽(41),逆喷嘴(5)呈螺旋结构,逆喷嘴(5)前端焊接有用于防止烟尘进入喷嘴的圆锥形防尘罩(51),所述防尘罩(51)底面直径小的一端焊接于逆喷嘴(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烟道内截面上的格栅(2)和成对焊接在格栅(2)正反两面的顺喷嘴(4)、逆喷嘴(5);所述烟道截面单位面积内设置九对顺喷嘴(4)、逆喷嘴(5),所述顺喷嘴(4)、逆喷嘴(5)前后相对应、垂直焊接在格栅管路(3)上,顺喷嘴(4)呈喇叭形且内壁均匀刻有倾斜的凹槽(41),逆喷嘴(5)呈螺旋结构,逆喷嘴(5)前端焊接有用于防止烟尘进入喷嘴的圆锥形防尘罩(51),所述防尘罩(51)底面直径小的一端焊接于逆喷嘴(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喷嘴(5)为3~4圈顺时针螺旋的喷嘴,喷嘴直径为20mm、总长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喷嘴(4)与格栅管路(3)的焊接处外径为30mm、壁厚8mm,喇叭口扩张角为15度,整体长度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脱硝的臭氧喷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喷嘴(4)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孝华李涛陶志国丁宁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