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277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具有低温低压催化加氢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该催化剂包括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所述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Ni 5%~40%,助剂X 0.01%~15%,余量为载体;所述助剂X为Ce、Mg或M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载体为以上金属和助剂所组成的金属页硅酸盐。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将活性组分镍前驱体和助剂X前驱体制成金属盐混合水溶液;(2)将脱气处理的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用于制备煤基1,4-丁炔二醇一步直接加氢至1,4-丁二醇的低温低压加氢催化剂。
技术介绍
1,4-丁炔二醇(BYD)加氢是工业生产1,4-丁二醇(BDO)的主要方法。BDO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和精细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在化工、医药、纺织、汽车和日用化工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但由于1,4-丁炔二醇(OH-CH2-C≡C-CH2-OH)本身富含多种不饱和基团,且在其加氢过程不仅涉及C≡C键,还涉及C-OH键异构化等副反应。到目前为止,该反应体系催化剂的研究仅限于贵金属(Pd,Pt等)和雷尼镍。贵金属催化剂因生产成本高,储量有限在工业上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雷尼镍催化剂也因具有较高的金属含量,而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的问题。在已经报道的工作中,负载型Ni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易获得的优点(CN108097254A),但是该材料也由于活性低、选择性差和易失活等问题,无法达到较好的BYD直接加氢制备BDO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在1,4-丁炔二醇加氢过程中,其首先加氢形成1,4-丁烯二醇过渡态,该过渡态极易发生C=C双键与C-OH键的结构异构,转化为2-羟基四氢呋喃副产物,进而降低产物的选择性(S.Tanielyanetal.Org.ProcessRes.Dev.2017,21,327-33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低温低压催化加氢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镍-页硅酸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所述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Ni5%~40%,助剂X0.01%~15%,余量为载体;所述助剂X为Ce、Mg或M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载体为以上金属和助剂所组成的金属页硅酸盐。进一步地,该催化剂前体组成为Ni-X-Phy,Phy为层状页硅酸盐的缩写,所述催化剂前体经还原后,活性金属Ni从页硅酸盐骨架中溢出,其他部分仍以金属页硅酸盐结构存在;所述催化剂前体Ni-X-Phy由硅氧四面体片和镍(X)氧八面体片通过1:1的堆叠方式形成金属页硅酸盐结构。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将活性组分镍前驱体和助剂X前驱体制成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2)将脱气处理的SiO2气凝胶分散于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中;(3)向SiO2气凝胶-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中添加尿素,升温至60℃~120℃,回流搅拌4h~24h进行尿素水解-沉积;(4)将所得沉淀经离心、洗涤、干燥、焙烧,得到Ni-X-Phy催化剂前体;(5)催化剂前体经还原处理,获得Ni@X-phy催化剂。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中镍前驱体的Ni物种质量浓度为0.5g/L~4.0g/L,所述镍前驱体为乙酰丙酮镍、醋酸镍或硝酸镍中的一种;所述助剂X前驱体的X物种的质量浓度为0.001g/L~1.5g/L,所述助剂X前驱体为硝酸铈、硝酸镁或钼酸铵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2)中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100m2/g~400m2/g,颗粒粒径5nm~40nm;所述的脱气处理为将SiO2气凝胶经100℃~150℃真空处理1h~10h,后降至室温备用。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Ni:X:SiO2的质量比为0.05~0.4:0.0001~0.15:1~0.45。进一步地,步骤(3)的尿素添加量为50g/L~150g/L,尿素水解-沉积温度优选60℃~100℃。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洗涤的次数为3~5次;干燥的温度为60℃~120℃,干燥的时间为8h~20h;所述焙烧的温度为300℃~600℃,升温速率2℃/min~10℃/min,焙烧时间为2h~5h。进一步地,步骤(5)中,还原处理的条件为H2:N2的流量比为1:1~3;还原温度500~700℃,升温速率为2℃/min~10℃/min,还原时间为1h~5h。本专利技术的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适用于原料为含25wt%~45wt%的1,4-丁炔二醇的水溶液的直接加氢转化,采用外循环加氢反应工艺,进料方式:上进下出;反应条件:反应温度50℃~100℃,氢气压力0.5MPa~5MPa,液体空速1.0/h~1.7/h,循环比18~22:1。加氢后的物料有机相中1,4-丁二醇含量≥94wt%,副产物1,4-丁烯二醇≤1wt%、2-羟基四氢呋喃等含量≤4wt%,其余为大分子聚合物,总物料羰基数:1mg(KOH)/g~3mg(KOH)/g。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的功能协同对1,4-丁烯二醇过渡态C=C双键与C-OH键的结构稳定作用。催化剂还原后,助剂Ce、Mg、Mo页硅酸盐载体与纳米金属Ni位点紧密接触,并通过电子效应将金属Ni表面的一部分电子吸收扩散,此时,Ni@X-phy表面的Ni并非传统0价,而是以δ+价(0<δ<1)形式存在,金属的Niδ+位点对其表面吸附的1,4-丁烯二醇与1,4-丁炔二醇的富电子C=C和C≡C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进而防止其发生构型转化与结构异构,及产生副产物(图1)。同时,以1:1结构堆积形成的页硅酸盐结构间隙具有特殊的储氢能力,能够在反应过程中促使1,4-丁烯二醇过渡态快速双键加氢,以及向1,4-丁二醇目标产物的高效转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为:1、活性镍位点来源于起始页硅酸镍中金属组分的还原生长,其点缀于页硅酸盐壳层骨架中,具有很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以分散和限制金属颗粒,大幅提高催化剂于1,4-丁炔二醇及中间体1,4-丁烯二醇加氢反应的活性、目标产物选择性及稳定性。2、Ce、Mg、Mo等助剂均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形成对应的页硅酸铈、页硅酸镁、页硅酸钼,并与页硅酸镍形成固溶体,这些掺杂的助剂金属页硅酸盐表面具有氢溢流能力,有利于活性金属Ni加氢效率的提升;并可提高金属Ni位点的电正性,促进底物的稳定吸附和加氢转化;此外,掺杂的Ce、Mg、Mo金属离子具弱碱性,不仅可以抑制带正电活性金属物种的还原和团聚,还能通过增强库仑相互作用稳定带负电的中间体和过渡态,提升催化体系的稳定性和活性。3、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镍在尿素缓慢分解的弱碱性条件下形成NiOy(OH)6-y八面体片,并与SiO2溶解后形成的SiO4四面体片在缓和条件下结构组装形成1:1结构堆叠的页硅酸镍。相对于常见的2:1结构的页硅酸镍,1:1结构的页硅酸镍金属位点更易还原与活化,氢溢流能力更强,有利于低温加氢反应。4、金属页硅酸盐具有矿物结构,化学稳定性高,能够阻止含水体系中水对载体的进攻,有效提高了硅基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5、镍-页硅酸盐催化剂的硅酸盐骨架表面富含硅羟基与金属羟基,具有弱的L酸特性,这些L酸位点可弱吸附并稳定1,4-丁烯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包括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所述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Ni 5%~40%,助剂X 0.01%~15%,余量为载体;/n所述助剂X为Ce、Mg或M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载体为以上金属和助剂所组成的金属页硅酸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包括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所述活性金属Ni、助剂X和载体的质量百分比为金属Ni5%~40%,助剂X0.01%~15%,余量为载体;
所述助剂X为Ce、Mg或M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载体为以上金属和助剂所组成的金属页硅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前体组成为Ni-X-Phy,所述催化剂前体经还原后,活性金属Ni从页硅酸盐骨架中溢出,其他部分仍以金属页硅酸盐结构存在;
所述催化剂前体Ni-X-Phy由硅氧四面体片和镍(X)氧八面体片通过1:1的堆叠方式形成金属页硅酸盐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镍-页硅酸盐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将活性组分镍前驱体和助剂X前驱体制成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
(2)将脱气处理的SiO2气凝胶分散于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中;
(3)向SiO2气凝胶-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中添加尿素,升温至60℃~120℃,回流搅拌4h~24h进行尿素水解-沉积;
(4)将所得沉淀经离心、洗涤、干燥、焙烧,得到Ni-X-Phy催化剂前体;
(5)催化剂前体经还原处理,获得Ni@X-phy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Ni-X金属盐混合水溶液中镍前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真赵永祥张因武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