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59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底部可行走可转向的移动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相连接的气溶胶发生器、消毒液储罐,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可向所述机壳后方喷射消毒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扩大消毒覆盖范围,并且可以覆盖到难以消毒的死角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是消毒机器人。
技术介绍
消毒机器人在其内部装置消毒系统产生消毒气体,利用机器人的气动系统将消毒气体快速的在室内空间扩散,增加消毒的覆盖面和均匀性,能有效、无死角地杀灭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消毒机器人能够根据设定的路线自动、高效、精准的对室内进行消毒防疫,目前在医院、公共场所应用较多。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0409073U公开了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上的消毒液喷雾器(32),若干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31)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消毒液喷雾器(32)固定在紫外线杀菌灯(31)远离底座(1)的一端。该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液喷雾器虽然与紫外线杀菌灯配合具有较好的消毒性能,但是消毒液喷雾器喷洒消毒液的范围较小,无法覆盖例如墙角等消毒死角,而这些消毒死角恰好容易滋生细菌、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毒机器人,能够扩大消毒覆盖范围,并且可以覆盖到难以消毒的死角区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底部可行走可转向的移动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相连接的气溶胶发生器、消毒液储罐,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可向所述机壳后方喷射消毒液。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机器人将消毒液向后方喷射,首先,相比现有技术的喷射方式,消毒液的覆盖范围得到大幅度提高,提升了消毒的效果以及效率,可减少消毒机器人的循环次数,其次,由于采用水平单向的喷射方式,对于一些卫生消毒死角位置,例如墙角等位置相比现有技术更容易消毒覆盖,再者,在直线行走过程中,喷射消毒液的方向向后,不易出现将消毒液直接喷射在行人的现象发生,避免造成对行人的伤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的背面具有开口结构,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具有管状的喷枪,并且所述喷枪由开口结构伸出所述机壳之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设有摆动电机并通过摆动结构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摆动电机可驱动气溶胶发生器水平往复摆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移动装置包括装配有差速器的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轴、两个行走轮、转向驱动电机、转向轮,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在机壳底面后部的两侧处,两者之间连接所述驱动轴并由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转向轮设置在机壳底面前部的正中处并由所述转向驱动电机驱动转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毒机器人具有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以及连接控制器的WIFI模块、多个距离传感器、扬声器、导航雷达,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控制器与主机或服务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沿所述机壳的后部以及两个侧部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扬声器用于发出周期性提醒音频或/和对应距离传感器发出警报音频,所述导航雷达用于自主定位并规划导航路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设有至少一个配置第一消毒单元并用于存放待取洁净物品的存放柜、至少一个配置第二消毒单元并用于回收污染物品的回收柜、连接消毒液储罐并用以向外环境喷射消毒液的气溶胶发生器。通过消毒机器人设置的存放柜以及回收柜,使得其功能性得到扩充,不仅可以作为消毒工具进行环境消毒,还可以用于医疗物品输送以及回收,即使得气溶胶发生器还具有在存放柜、回收柜打开时确保与用户物品交互环境处于无菌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摄像头、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将摄像头传输至控制器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且与预设吻合时控制器控制激活解锁所述存放柜或/和回收柜的柜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消毒单元设置为紫外线消毒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消毒单元设置为臭氧消毒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液喷洒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覆盖范围得到大幅度提高,提升了消毒的效果以及效率,并且对于一些卫生消毒死角位置更容易消毒覆盖,另外不易出现将消毒液直接喷射在行人的现象发生,避免造成对行人的伤害;本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之上还扩充了消毒机器人的功能,不仅可以作为消毒工具进行环境消毒,还可以用于医疗物品输送以及回收,具备更高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实施案例1消毒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案例1气溶胶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案例1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案例1消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实施案例2消毒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案例2存放柜的内部示意图;图7为实施案例2回收柜的内部示意图;图8为实施案例2消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实施案例1:参照图1-图4,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机壳1、位于机壳1底部的移动装置,在本实施案例中,机壳1为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内部为空腔的壳体,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结构,机壳1具有开口结构11,机壳1内设有气溶胶发生器21以及消毒液储罐22,两者通过管路连接,气溶胶发生器21具有一管状喷枪23,该喷枪23由机壳1的开口结构11伸出机壳1之外并且用于向外环境喷射消毒液。气溶胶发生器21具体属于雾化器,它的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或氧气(驱动力)以高速气流通过喷枪23,根据Venturi效应,在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液罐药液卷进高速气流并将其粉碎成大小不一的雾滴,其中绝大部分为大颗粒的雾滴组成,通过拦截碰撞落回剩下的细小雾粒以高速喷出,撞落的颗粒重新雾化,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态药液微粒,粒谱直径从5μm到100μm(由喷枪23规格决定),粒径稳定,可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可用于酒店及公共场所的杀毒灭菌,由于气溶胶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中,能够充分与空气中带有细菌的粉尘微粒结合,起到高效杀菌的效果,且由于是气溶胶状态,能够做到无死角消毒。消毒机器人在直线行走过程中,喷射消毒液的方向如果面向机壳1前方,容易将消毒液直接喷射在前方的行人,首先该消毒机器人主要是用于环境消毒,消毒液储罐22配置的消毒液针对环境消毒的,而非针对人体消毒,因此不仅容易造成消毒液的浪费还容易对行人造成损害,尤其是面向消毒机器人行走的行人,另外也会出现消毒死角无法全面覆盖消毒区域,而喷射消毒液的方向如果面向机壳1的侧方较为局限也不适宜,因此在本实施案例中,喷射消毒液的方向设为面向消毒机器人的后方即机壳1的后方,这样经过的行人会有意识地回避消毒机器人,从而避免消毒液喷射方向向前方或侧方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机壳1的背面具有开口结构11,气溶胶发生器21的喷枪23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底部可行走可转向的移动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相连接的气溶胶发生器、消毒液储罐,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可向所述机壳后方喷射消毒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底部可行走可转向的移动装置,所述机壳内设有相连接的气溶胶发生器、消毒液储罐,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可向所述机壳后方喷射消毒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背面具有开口结构,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具有管状的喷枪,并且所述喷枪由开口结构伸出所述机壳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摆动电机并通过摆动结构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摆动电机可驱动气溶胶发生器水平往复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包括装配有差速器的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轴、两个行走轮、转向驱动电机、转向轮,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在机壳底面后部的两侧处,两者之间连接所述驱动轴并由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转向轮设置在机壳底面前部的正中处并由所述转向驱动电机驱动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机器人具有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以及连接控制器的WIFI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慧生侯玉瑰周建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克里蒂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