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守和专利>正文

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579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8‑15重量份、桂枝8‑15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人参12‑20重量份、五味子25‑35重量份、紫菀12‑20重量份、桑白皮12‑20重量份、紫石英12‑20重量份、胡桃肉12‑20重量份、蛤蚧10‑15重量份、川芎25‑3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人体肺部外层较薄,距皮肤较近,中药贴敷易通过人体皮肤渗透和吸收到肺脏,以外治内,弃口服、采穴位贴敷,免去口服药物的痛苦和不便,更好地让患者接受和配合,且无任何副作用,老少妇儒皆宜,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方便、实用、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人体正常的肺组织是比较柔软的,有弹性的,但是当有外界风寒侵袭,细菌、病毒感染,或长期吸烟,长期接触粉尘,灰尘等有害环境,就会导致肺部受损和破坏,再经过人体异常修复导致肺内结构异常及肺内瘢痕形成,呼吸面积减少,肺功能下降,造成体内严重缺氧,血氧饱和度下降、临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只能维持治疗,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一般病情只能维持2-4年,因反复感染和合并其它躯体疾病,患者最终难治而死亡。为深入开展和攻克肺部疾病,减少并发症,有效解除患者病痛,需要开发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是非常迫切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运用中医肺主气,司呼吸、当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肺虚气失所主,肾主纳气。辩证施治,扶正治本、温化宣肺,采用补肺、健脾、益肾要点,参照祖方、辩证加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8-15重量份、桂枝8-15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人参12-20重量份、五味子25-35重量份、紫菀12-20重量份、桑白皮12-20重量份、紫石英12-20重量份、胡桃肉12-20重量份、蛤蚧10-15重量份、川芎25-35重量份。进一步的,所述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1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人参15重量份、五味子30重量份、紫菀15重量份、桑白皮15重量份、紫石英15重量份、胡桃肉15重量份、蛤蚧10重量份、川芎30重量份。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上述的穴位贴敷贴的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粉碎研末过筛(100-120目);用凡士林或蜂蜜调和滚丸、大小约6-8g/丸,摊在壮骨膏上压扁。使用时,按人体经络走行贴敷,以手太阴肺经和背部腧穴为主穴,再配合人体前后的任脉和督脉,以8-10穴位为宜,两侧均相同贴敷。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治疗肺部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肺部疾病为肺纤维化。方中:麻黄宣肺定喘,桂枝补阳,黄芪、人参补肺益气,五味子收敛肺气,紫菀、桑白皮化痰温肺定喘,紫石英、胡桃肉补肾纳气,蛤蚧纳气定喘,川芎补气、活血化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理论,辩证施治、创新提高,根据人体肺部外层较薄,距皮肤较近,中药贴敷易通过人体皮肤渗透和吸收到肺脏,以外治内,弃口服、采穴位贴敷,免去口服药物的痛苦和不便,更好地让患者接受和配合,且无任何副作用,老少妇儒皆宜,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方便、实用、有效。2、肺部疾病,大多病并发炎症,都少不了大量应用抗生素,而且时间长,量大,各种抗生素更换频繁,一是造成抗生素滥用而耐药,二是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次生他病,三是治疗成本也提高,四是医保负担也增高,现配合中药外敷,作用直接,迅速不累及其它器官和系统,还能提高免疫力和抗体,减少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对国家医保及个人都是有利的,还能缩短疗程,早日康复,对于其它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运用该疗法,同样有效,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和病种。3、简单、方便、实用、廉价、适合任何人群,不分场地,时间,地点、还能对病人全程监管和治疗指导,有利于病人的健康恢复,也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有利于应用与推广,也有利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10g、桂枝10g、黄芪30g、人参15g、五味子30g、紫菀15g、桑白皮15g、紫石英15g、胡桃肉15g、蛤蚧10g、川芎30g。上述的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的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粉碎研末过筛(120目),用凡士林调和滚丸、大小约6-8g/丸,摊在壮骨膏上压扁。使用时,按人体经络走行贴敷,以手太阴肺经和背部腧穴为主穴,再配合人体前后的任脉和督脉,以8-10穴位为宜,两侧均相同贴敷。疗效观察:先后共有42人接受了该中药的贴敷治疗,其中20-30周岁为20%,30-50周岁26%,其它54%为50周岁以上的老人,病程最短为半月,最长为3个月。合并躯体病的占76%、病人均合并了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常见的为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上,首先控制或减轻原发病,基础病,在病情稳定后,开始临床贴敷,并做好观察总结和提高。42例患者经过临床贴敷,一般在2-3天,即感呼吸轻松,3-4天后咳嗽、咳痰减轻,胸痛、胸闷、逐渐缓解,平时走路,爬楼梯也不像以前那样气促喘息,血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X线显示:肺条索状和蜂窝状影减少或减轻,肺功能逐步得到恢复,一般30天为一疗程,两天一换,一般患者1-2个疗程,较重患者可增加一疗程,临床资料统计显效率达到96%,有效率88%。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实施例2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8g、桂枝12g、黄芪35g、人参18g、五味子28g、紫菀12g、桑白皮18g、紫石英13g、胡桃肉14g、蛤蚧14g、川芎28g。上述的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的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粉碎研末过筛(120目),用凡士林调和滚丸、大小约6-8g/丸,摊在壮骨膏上压扁。使用时,按人体经络走行贴敷,以手太阴肺经和背部腧穴为主穴,再配合人体前后的任脉和督脉,以8-10穴位为宜,两侧均相同贴敷。实施例3一种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穴位贴敷制剂,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12g、桂枝8g、黄芪28g、人参12g、五味子28g、紫菀18g、桑白皮12g、紫石英20g、胡桃肉18g、蛤蚧12g、川芎32g。上述的治疗肺部疾病的穴位贴敷贴的制备方法,将上述11味中药粉碎研末过筛(120目),用凡士林调和滚丸、大小约6-8g/丸,摊在壮骨膏上压扁。使用时,按人体经络走行贴敷,以手太阴肺经和背部腧穴为主穴,再配合人体前后的任脉和督脉,以8-10穴位为宜,两侧均相同贴敷。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8-15重量份、桂枝8-15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人参12-20重量份、五味子25-35重量份、紫菀12-20重量份、桑白皮12-20重量份、紫石英12-20重量份、胡桃肉12-20重量份、蛤蚧10-15重量份、川芎25-35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8-15重量份、桂枝8-15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人参12-20重量份、五味子25-35重量份、紫菀12-20重量份、桑白皮12-20重量份、紫石英12-20重量份、胡桃肉12-20重量份、蛤蚧10-15重量份、川芎25-3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贴敷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麻黄1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人参15重量份、五味子30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守和房旻旻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房守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