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55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包括坐凳本体,坐凳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转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两个轴孔上,转轴外露在坐凳本体外侧的部分与缓冲支架连接,滚轮位于凹槽内,转轴贯穿连接孔,滚轮与转轴转动连接;支撑板固定在坐凳本体外壁上,弧形耳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压缩弹簧两两设置在连接耳与支撑板之间,转轴的两端位于中间弧形支撑槽内且能与中间弧形支撑槽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轮可以沿转轴转动,当健身者坐下时臀部接触滚轮支撑面瞬间继续沿其弧形座面向后下方移动。防止下蹲运动过程中臀部接触凳面时坐实瞬间躯干放松导致杠铃重心过分后移,消弱肌肉牵张放射的作用,影响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
本技术属于体育健身
,具体涉及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
技术介绍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发展身体,增进健康,体育器材的设计开发要尽量符合人体工学,发挥人体能力的同时避免因运动器材设计不合理的运动伤病。现有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大部分都是用跳箱或卧推架躺板代替,没有专门用于坐蹲的坐蹲凳。同时,由于下蹲时臀部接触跳箱盖瞬间固定,躯干易出现放松泄力及下肢发力肌群牵张反射消失或减弱,出现损伤危险。因此,亟需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包括坐凳本体、转轴、滚轮和缓冲支架,所述坐凳本体呈梯形台结构,所述坐凳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坐凳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坐凳本体侧壁的轴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两个所述轴孔上且贯穿所述轴孔延伸至所述坐凳本体外侧,所述转轴外露在所述坐凳本体外侧的部分与所述缓冲支架连接,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滚轮设有沿中轴线开设的连接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连接孔,所述滚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压缩弹簧和弧形耳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轴孔正下方,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坐凳本体外壁上,所述弧形耳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弧形耳板包括中间弧形支撑槽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两端的连接耳,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压缩弹簧两两设置在所述连接耳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位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内且能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值比所述滚轮的直径值小2-3cm。进一步地,所述坐凳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坐凳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有三角形加强筋,所述三角形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和所述坐凳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四个所述压缩弹簧的规格相同,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沿弧线方向开设有弧形定位槽,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弧形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出一体成型有一圈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高度值等于所述弧形定位槽的深度值。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外表面设有一圈防滑橡胶颗粒。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设置在靠近所述坐凳本体前端位置处,所述坐凳本体后端留有承载面。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与所述转轴之间还设有耐磨垫片,所述耐磨垫片的形状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的形状相一致,所述耐磨垫片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示例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通过在坐凳本体上设置转动的滚轮,滚轮可以沿转轴转动,当健身者坐下时,使臀部接触滚轮支撑面瞬间继续沿其弧形座面向后下方移动。提升了进行坐蹲训练时启动力量的需求与难度。防止下蹲运动过程中臀部接触凳面时坐实瞬间躯干放松导致杠铃重心过分后移,消弱肌肉牵张放射的作用,影响锻炼效果。同时,在转轴的两端还设置有缓冲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和弧形耳板对转轴提供缓冲,使得健身这在坐到滚轮上时,提供一种弹性缓冲力,进一步加强对臀部的缓冲效果,提高锻炼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的坐凳本体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的坐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弧形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中滚轮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中弧形耳板和耐磨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坐凳本体;2、支撑块;3、凹槽;4、轴孔;5、转轴;6、滚轮;7、连接孔;8、防滑橡胶颗粒;9、承载面;10、支撑板;11、压缩弹簧;12、弧形耳板;13、中间弧形支撑槽;14、连接耳;15、三角形加强筋;16、弧形定位槽;17、定位环;18、耐磨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包括坐凳本体1,坐凳本体1呈梯形台结构,坐凳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固定有支撑块2,支撑块2与坐凳本体1一体成型。通过四个支撑块2可以使坐凳本体1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提高坐凳本体1的稳定性。坐凳本体1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3,坐凳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坐凳本体1侧壁的轴孔4,转轴5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两个轴孔4上且贯穿轴孔4延伸至坐凳本体1外侧,转轴5外露在坐凳本体1外侧的部分与缓冲支架连接,滚轮6位于凹槽3内,凹槽3的深度值比滚轮6的直径值小2-3cm。使得滚轮的最上端可以位于坐凳本体1上表面,使其保持使用者蹲坐时的稳定性。滚轮6设有沿中轴线开设的连接孔7,转轴5贯穿连接孔7,滚轮6与转轴5转动连接。滚轮6的外表面设有一圈防滑橡胶颗粒8,通过防滑橡胶颗粒8提高使用者与滚轮6外表面的接触防治打滑。滚轮6设置在靠近坐凳本体1前端位置处,坐凳本体1后端留有承载面9,通过在坐凳本体1后端留设承载面9,使用者在蹲坐后最后可以坐在承载面9上,给使用者提供支撑。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10、压缩弹簧11和弧形耳板12,支撑板10位于轴孔4正下方,支撑板10固定在坐凳本体1外壁上,支撑板10下方固定有三角形加强筋15,三角形加强筋15分别与支撑板10下表面和坐凳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三角形加强筋15可以提高支撑板10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弧形耳板12位于支撑板10的上方,弧形耳板12包括中间弧形支撑槽13以及一体成型在中间弧形支撑槽13两端的连接耳14,压缩弹簧11的数量为四个,压缩弹簧11两两设置在连接耳14与支撑板10之间,四个压缩弹簧11的规格相同,压缩弹簧11的顶部与连接耳14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1的底部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四个压缩弹簧11的支撑力一般选择在60kg-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凳本体、转轴、滚轮和缓冲支架,所述坐凳本体呈梯形台结构,所述坐凳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坐凳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坐凳本体侧壁的轴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两个所述轴孔上且贯穿所述轴孔延伸至所述坐凳本体外侧,所述转轴外露在所述坐凳本体外侧的部分与所述缓冲支架连接,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滚轮设有沿中轴线开设的连接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连接孔,所述滚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n所述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压缩弹簧和弧形耳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轴孔正下方,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坐凳本体外壁上,所述弧形耳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弧形耳板包括中间弧形支撑槽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两端的连接耳,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压缩弹簧两两设置在所述连接耳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位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内且能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凳本体、转轴、滚轮和缓冲支架,所述坐凳本体呈梯形台结构,所述坐凳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坐凳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坐凳本体侧壁的轴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两个所述轴孔上且贯穿所述轴孔延伸至所述坐凳本体外侧,所述转轴外露在所述坐凳本体外侧的部分与所述缓冲支架连接,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滚轮设有沿中轴线开设的连接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连接孔,所述滚轮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缓冲支架包括支撑板、压缩弹簧和弧形耳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轴孔正下方,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坐凳本体外壁上,所述弧形耳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弧形耳板包括中间弧形支撑槽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两端的连接耳,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压缩弹簧两两设置在所述连接耳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位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内且能与所述中间弧形支撑槽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值比所述滚轮的直径值小2-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杠铃负重训练用坐蹲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坐凳本体一体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昭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