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国柱专利>正文

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53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所述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固定于所述下压组件的顶部;美容针,所述美容针设置于所述活塞块的底部;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下压组件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美容针的外表面;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具有通过壳体对美容针提供保护,防止美容针的针头部分暴露在外部造成安全隐患,通过壳体进行持针,方便美容针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美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
技术介绍
针美容是一种很时尚的美容方法。利用微针滚轮上许多微小的针头,刺激皮肤,通过刺激胶原蛋白的再生,达到美容的目的,而通常对美容针的使用需要夹持装置进行夹持,从而方便手术的进行。在现有技术中,对美容针的夹持通常需要通过镊子对美容针进行夹持,在美容针暂时无需使用时,美容针直接暴露在外部,容易和外界直接接触,造成美容针变脏,同时美容针针头直接暴露在外部容意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解决了美容针针头直接暴露在外部容意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固定于所述下压组件的顶部;美容针,所述美容针设置于所述活塞块的底部;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压组件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美容针的外表面;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槽和固定板,所述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和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下方,所述调节组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美容针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压杆,所述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杆的底部和所述活塞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凹槽,所示凹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轴。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活塞块的底部,所述控制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塞块且延伸至所述活塞块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美容针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挡板且延伸至第二挡板的外部,所述螺纹帽和所述螺纹轴相适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通过壳体对美容针提供保护,防止美容针的针头部分暴露在外部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美容针提供简单的防尘保护,当需要使用美容针时,手动向下按压压块,压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杆带动活塞块移动,活塞块移动的过程中向下推动美容针,将美容针的一端移动至壳体的外部,通过壳体进行持针,方便美容针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壳体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第一挡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壳,11、壳体,12、限位套,2、调节组件,21、调节槽,22、固定板,23、限位杆,24、活动板,25、第一弹簧,3、下压组件,31、压杆,32、压块,4、活塞块,5、美容针,6、第一固定组件,61、凹槽,62、第二弹簧,63、弧形块,64、控制轴,7、固定环,8、第二固定组件,81、第一挡板,82、第二挡板,83、螺纹轴,84、螺纹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壳体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第一挡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2;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下压组件3,所述下压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活塞块4,所述活塞块4的固定于所述下压组件3的顶部;美容针5,所述美容针5设置于所述活塞块4的底部;第一固定组件6,所述第一固定组件6设置于所述下压组件3上;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固定于所述美容针5的外表面;第二固定组件8,所述第二固定组件8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过将美容针5收束在壳体11的内部,防止美容针暴露在外部,当误触时容易造成皮肤破损,提供美容针使用时的安全保护,当需要使用美容针时,手动向下按压压块32即可使得美容针5针头端移动至壳体11的外部,当美容针5使用完毕后,第一弹簧25会将美容针5移动至壳体11内部,防止误触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对美容针5提供防尘保护。通过第一挡板81和第二挡板82对壳体11的顶部进行封堵,防止活塞块4移动至壳体11的外部,通过第一固定组件6对美容针5的顶部进行固定,方便通过活塞块4的移动带动美容针5进行移动,当需要更换美容针5时,可可以取出活塞块4方便对美容针5的更换。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槽21和固定板22,所述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所述限位杆23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4,所述固定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通过调节组件2方便美容针5使用完毕后自动将美容针5收入壳体11的内部。所述调节槽21开设于所述壳体11内壁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2固定于所述壳体11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5的顶部和所述活动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4位于所述固定环7的下方,所述调节组件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2分别位于所述美容针5的两侧。通过两个固定环7同时下压两个活动板24带动美容针向外移动。所述下压组件3包括压杆31,所述压杆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块32,所述压杆31的底部和所述活塞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压块32增大摩擦面积,防止手部打滑。所述第一固定组件6包括凹槽61,所示凹槽6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所述第二弹簧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63,所述弧形块6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轴64。通过两个弧形块63对美容针5进行固定。所述凹槽61开设于所述活塞块4的底部,所述控制轴64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塞块4且延伸至所述活塞块4的外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6分别设置于所述美容针5的两侧。通过控制轴64的移动带动弧形块63移动,方便对美容针5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二固定组件8包括第一挡板81和第二挡板82,所述挡板81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轴83,所述螺纹轴83上转动连接有螺纹帽84,所述螺纹轴8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挡板82且延伸至第二挡板82的外部,所述螺纹帽84和所述螺纹轴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n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n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n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固定于所述下压组件的顶部;/n美容针,所述美容针设置于所述活塞块的底部;/n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压组件上;/n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美容针的外表面;/n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固定于所述下压组件的顶部;
美容针,所述美容针设置于所述活塞块的底部;
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压组件上;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美容针的外表面;
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槽和固定板,所述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整形用持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和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下方,所述调节组件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柯国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