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51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吸痰器,包括收集室、吸痰管、气管和负压装置,收集室顶部安装有密封盖;吸痰管一端穿过密封盖后延伸至收集室的内底部,吸痰管的端部与收集室的内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气管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过密封盖后延伸至收集室内,且端部靠近密封盖;位于收集室内部的吸痰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开口;若干个开口间隔设置于吸痰管上,且与吸痰管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痰液吸入气管造成堵塞的风险,提高吸痰器的使用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痰液无法从吸痰管中流出至收集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吸痰器
本技术涉及吸痰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吸痰器。
技术介绍
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目前的吸痰器大多是使用电器产生负压或者针管进行抽取,电器负压方式大多在科室内使用,不方便进行携带,而针管抽取连续性不高,而且容易造成痰液的泄漏,造成交叉感染。为此,公开号为20634272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快速吸痰器,包括转接箱、收集瓶、支架和吸痰管,所述收集瓶位于转接箱正下方,收集瓶具有瓶盖,瓶盖固定在转接箱底面上,瓶盖和收集瓶瓶体连基础设有密封橡胶,所述瓶盖与顶部具有圆柱形凹槽,瓶盖主体为实心结构,瓶盖与转接箱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瓶盖内插装有两个竖管,所述竖管上端伸入转接箱内,竖管下端从瓶盖下方伸出,在转接箱内设有第一双接管和第二双接管,所述第一双接管和第二双接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螺母。然而,该吸痰器在实际使用时当收集瓶内的痰液到达一定量后,痰液容易被第二双接管吸入气囊内,可能会造成堵塞,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便携式吸痰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吸痰器,包括收集室、吸痰管、气管和负压装置,所述收集室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吸痰管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后延伸至所述收集室的内底部,所述吸痰管的端部与所述收集室的内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后延伸至所述收集室内,且端部靠近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收集室内部的所述吸痰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开口;若干个所述开口间隔设置于所述吸痰管上,且与所述吸痰管的内部连通。通过上述将吸痰管位于收集室内部的端部靠近收集室的内底部设置,同时将气管位于收集室的端部靠近密封盖设置,从而实现增大吸痰管的痰液进口端与气管端部的距离。在进行吸痰时,痰液通过吸痰管进入收集室后从收集室的底部开始堆积,由于气管的端部离收集室的底部较远,因此堆积的痰液不会轻易被吸入气管中,大大降低了痰液被吸入气管的可能性,使得吸痰器的使用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在吸痰管的管壁上设置开口,当收集室内痰液的液面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淹没吸痰管的端部,此时痰液则从靠近吸痰管端部的开口溢出,当该开口也被痰液淹没后,则从下一个开口溢出。以此类推,实现痰液从不同高度位置处的开口溢出,避免出现吸痰管的端部被淹没后导致痰液无法从吸痰管中流出至收集室的情况,保证吸痰操作的正常进行。可选的,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手持部、气囊、单向阀I和单向阀II,所述气囊固定于所述手持部上,所述单向阀I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单向阀II与所述气管连通。可选的,位于所述收集室内的所述吸痰管竖直设置,所述收集室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吸痰管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收集室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进水阀;所述收集室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出水阀。可选的,所述收集室的底部倾斜设置,位于所述收集室内的所述吸痰管的端部设于所述收集室底部较高的一侧。可选的,所述收集室的侧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收集室的侧壁设有观察窗。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痰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痰液被吸入气管的可能性更小,能够有效的降低痰液吸入气管造成堵塞的风险,提高吸痰器的使用效果。2、本技术在实际中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吸痰过程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有效的避免痰液无法从吸痰管中流出至收集室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的俯视图。图标:1-收集室,2-吸痰管,3-气管,4-密封盖,5-手持部,6-气囊,7-单向阀I,8-单向阀II,9-开口,10-卡箍,11-进水管,12-进水阀,13-出水管,14-出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便携式吸痰器,包括收集室1、吸痰管2、气管3和负压装置,收集室1顶部安装有密封盖4,使得收集室1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吸痰管2一端穿过密封盖4后延伸至收集室1的内底部,吸痰管2的端部与收集室1的内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而吸痰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吸痰装置(图中未示出),吸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面罩、咬胶和吸头;气管3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过密封盖4后延伸至收集室1内,且端部靠近密封盖4;具体的,负压装置包括手持部5、气囊6、单向阀I7和单向阀II8;其中手持部5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便于操作者拿握,同时手持部5的外壁还设有吸汗层,吸汗层用于吸收操作者手心的汗液,提高操作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气囊6固定于手持部5上,可理解为气囊6通过胶带粘接在手持部5上,便于气囊6的拆装;单向阀7I与气囊6连通,单向阀II8与气管3连通;在实际挤压气囊6时,先保持单向阀I7为打开状态,而单向阀II8为关闭状态,从而将气囊6内的空气排出;待气体排完后,打开单向阀II8并关闭单向阀I7,此时气囊6膨胀,通过气管3使得收集室1内产生负压,进而通过负压作用使得患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吸痰器,包括收集室、吸痰管、气管和负压装置,所述收集室顶部安装有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后延伸至所述收集室的内底部,所述吸痰管的端部与所述收集室的内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后延伸至所述收集室内,且端部靠近所述密封盖;/n位于所述收集室内部的所述吸痰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开口;若干个所述开口间隔设置于所述吸痰管上,且与所述吸痰管的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吸痰器,包括收集室、吸痰管、气管和负压装置,所述收集室顶部安装有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后延伸至所述收集室的内底部,所述吸痰管的端部与所述收集室的内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后延伸至所述收集室内,且端部靠近所述密封盖;
位于所述收集室内部的所述吸痰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开口;若干个所述开口间隔设置于所述吸痰管上,且与所述吸痰管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手持部、气囊、单向阀I和单向阀II,所述气囊固定于所述手持部上,所述单向阀I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单向阀II与所述气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秀谢绍菊李乔代维敏吕莹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