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子省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49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设置有方槽,所述方槽内设置有L形杆的竖杆,所述L形杆的竖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L形杆的横杆穿过回形杆,所述回形杆固定连接U板,所述U板固定连接圆杆二,所述U板轴承连接螺杆一的两端,所述螺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把手,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有利于实现针灸辅助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时,需要将衣服脱掉或者只穿单薄的医务。身体会感觉到冷。目前,针灸时,主要是敷热毛巾。但是,毛巾质量大,容易使针灸针错位,而且,患者感觉不舒服,影响针灸效果。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有利于实现针灸辅助加热。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设置有方槽,所述方槽内设置有L形杆的竖杆,所述L形杆的竖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L形杆的横杆穿过回形杆,所述回形杆固定连接U板,所述U板固定连接圆杆二,所述U板轴承连接螺杆一的两端,所述螺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把手,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加热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对称的方杆,所述螺杆一的两段反向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方杆的一端,所述圆杆二穿过对称的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对称的所述方杆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板轴承连接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螺杆二,所述螺杆二固定连接圆杆三,所述圆杆三铰接对称的空心圆杆,对称的所述空心圆杆分别固定连接U形加热板,每个所述U形加热板内分别设置有方形加热板,每个所述方形加热板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圆杆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回形杆对应所述L形杆螺纹连接顶丝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杆一螺纹连接顶丝二,所述顶丝二匹配所述圆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设置有L形杆,L形杆沿方槽移动,实现高度的调整,适应患者不同部位针灸加热,与此同时,通过调整L形杆,控制加热板与患者的位置,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2)本装置设置有方形加热板和U形加热板,方形加热板沿U形加热板移动,扩大加热的区域;(3)转动螺纹筒,实现U形加热板的摆动,可以实现对肩部、患者侧躺时的加热,使加热板适应患者体位。本技术为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有利于实现针灸辅助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图中:1、顶丝一,2、回形杆,3、L形杆,4、圆孔,5、圆杆一,6、顶丝二,7、底板,8、方槽,9、U板,10、方杆,11、螺杆一,12、螺纹筒,13、圆杆二,14、把手,15、螺杆二,16、连杆,17、圆杆三,18、空心圆杆,19、U形加热板,20、圆杆四,21、方形加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固定连接圆杆一5,所述圆杆一5设置有方槽8,所述方槽8内设置有L形杆3的竖杆,所述L形杆3的竖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4,所述L形杆3的横杆穿过回形杆2,所述回形杆2固定连接U板9,所述U板9固定连接圆杆二13,所述U板9轴承连接螺杆一11的两端,所述螺杆一11的端部固定连接把手14,所述螺杆一11螺纹连接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对称的方杆10,所述螺杆一11的两段反向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方杆10的一端,所述圆杆二13穿过对称的所述方杆10的另一端,对称的所述方杆10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连杆16的一端。所述U板9轴承连接螺纹筒12,所述螺纹筒12螺纹连接螺杆二15,所述螺杆二15固定连接圆杆三17,所述圆杆三17铰接对称的空心圆杆18,对称的所述空心圆杆18分别固定连接U形加热板19,每个所述U形加热板19内分别设置有方形加热板21,每个所述方形加热板21分别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四20。每个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圆杆四20。所述回形杆2对应所述L形杆3螺纹连接顶丝一1。所述圆杆一5螺纹连接顶丝二6,所述顶丝二6匹配所述圆孔4。所述螺杆一11及所述螺杆二15均具有自锁功能。所述圆杆一5材料为透明塑料。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时,方形加热板20处于U形加热板19内,根据患者针灸位置拧松顶丝二6。移动L形杆3,L形杆3沿方槽8移动,L形杆3带动回形杆2移动,回形杆2带动U板9、圆杆二13、螺杆二11、螺纹筒12、方杆10及连杆16移动,螺纹筒12带动螺杆二15、圆杆三17、空心圆杆18及U形加热板19移动,连杆16带动圆杆四20及方形加热板20移动,直到方形加热板20和U形加热板19移动到合适高度,拧紧顶丝二6到合适的圆孔4中。拧松顶丝一1,移动回形杆2,回形杆2沿L形杆3移动,回形杆2带动U板9、圆杆二13、螺杆二11、螺纹筒12、方杆10及连杆16移动,螺纹筒12带动螺杆二15、圆杆三17、空心圆杆18及U形加热板19移动,连杆16带动圆杆四20及方形加热板20移动,直到方形加热板20和U形加热板19移动到合适水平位置,拧紧顶丝一1。根据需要加热的区域,转动把手14,把手14带动螺杆一11转动,螺杆一11带动方杆10沿圆杆二1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方杆10带动连杆16移动,连杆16带动圆杆四20移动,圆杆四20带动方形加热板21沿U形加热板19移动,直到方形加热板21移动到合适位置,停止转动把手14。当需要对肩部等带有弧度的部位加热时,转动螺纹筒12,螺纹筒12带动螺杆二15向上移动,螺杆二15带动圆杆三17向上移动,圆杆三17带动空心圆杆18向上移动,空心圆杆18带动U形加热板19摆动,U形加热板19带动方形加热板21摆动,方形加热板21带动圆杆四20转动,直到方形加热板21摆动到合适角度,停止转动螺纹筒12。打开U形加热板19及方形加热板21给患者加热。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是:/n所述底板(7)固定连接圆杆一(5);/n所述圆杆一(5)设置有方槽(8);/n所述方槽(8)内设置有L形杆(3)的竖杆;/n所述L形杆(3)的竖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4);/n所述L形杆(3)的横杆穿过回形杆(2);/n所述回形杆(2)固定连接U板(9);/n所述U板(9)固定连接圆杆二(13);/n所述U板(9)轴承连接螺杆一(11)的两端;/n所述螺杆一(11)的端部固定连接把手(14);/n所述螺杆一(11)螺纹连接加热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是:
所述底板(7)固定连接圆杆一(5);
所述圆杆一(5)设置有方槽(8);
所述方槽(8)内设置有L形杆(3)的竖杆;
所述L形杆(3)的竖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4);
所述L形杆(3)的横杆穿过回形杆(2);
所述回形杆(2)固定连接U板(9);
所述U板(9)固定连接圆杆二(13);
所述U板(9)轴承连接螺杆一(11)的两端;
所述螺杆一(11)的端部固定连接把手(14);
所述螺杆一(11)螺纹连接加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针灸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对称的方杆(10),所述螺杆一(11)的两段反向螺纹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方杆(10)的一端,所述圆杆二(13)穿过对称的所述方杆(10)的另一端,对称的所述方杆(10)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连杆(16)的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省
申请(专利权)人:刘子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