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6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涉及悬浮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体和固定在床体内部的浮床,所述床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并将风进行加热消毒后从浮床底部输送进浮床内部的热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鼓风机将空气进行抽取,其中风经过热风组件加热消毒后输送进浮床内部对患者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及时烘干伤员伤口的渗出液,避免感染和长褥疮;当床温过高时,可以通过与热风组件连通的冷风组件将风制冷或不制冷的对浮床快速降温,不需要停止机器而采用空调或电扇对浮床进行降温,可以快速的将浮床进行降温处理,因此使用时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
本技术涉及悬浮床
,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
技术介绍
悬浮床是国际上医治大面积烧伤伤员最先进的医疗器械之一,分为沙粒悬浮床和空气搏动悬浮床两种。沙粒悬浮床每台价值50余万元,空气搏动悬浮床则近百万元。沙粒悬浮床内装入了600公斤由硅和陶瓷合成的细沙。每粒沙直径只有50-150微米,细微得用肉眼看不见。沙在床面和身体之间起中介作用,通过气流形成波浪,人躺在上面“悬浮”起来。空气搏动悬浮床则由精密电路和多种传感器控制,使空气在气囊中上下搏动,使病人躺在上面“悬浮”起来。空气搏动悬浮床还有各种体位调节,方便病人多种治疗,而且避免了沙粒矽肺的风险以及更换沙粒的成本。两种床还分别带有干燥功能,可以及时烘干伤员伤口的渗出液,避免感染和长褥疮。悬浮床的应用大大缓解了烧伤病人的痛苦,也使创面愈合时间大大缩短。目前悬浮床的使用步骤如下:1、启动悬浮床预热,至设定的温度(一般为30~36℃之间);2、床体上铺设床单及烫单,以免渗液渗透;3、患者仰卧于悬浮床上,如有会阴部或者双上下肢烫者,应伸展四肢,呈”大”字型;4、头面部肿胀者调节靠背垫,视情况调节高度。但现有悬浮床对于床温要求高,一旦超温就会自动报警停止工作,依靠空调或电扇以降低床温,但是这种方式繁琐,无法快速降低床温,悬浮床本身不具备降温结构,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包括床体和固定在床体内部的浮床,所述床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并将风进行加热消毒后从浮床底部输送进浮床内部的热风组件,所述床体设置有与热风组件连通并将风直接或制冷后从浮床两侧输送进浮床内部的冷风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管路的另一端贯穿床体且延伸至床体的内部并与浮床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热风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热风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器和电加热器。进一步地,所述冷风组件包括冷风管路一,所述冷风管路一的一端与热风管路固定连通,所述冷风管路一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冷风管路一的另一端贯穿床体且延伸至床体的内部并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固定在床体的内部,所述制冷器的上连通有两个冷风管路二,两个所述冷风管路二远离制冷器的一端分别贯穿床体的两侧并与浮床的内部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浮床的床壁内部形成有两个空腔,所述浮床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分别与相对应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孔,两个所述冷风管路二分别与相对应空腔内部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鼓风机将空气进行抽取,其中风经过热风组件加热消毒后输送进浮床内部对患者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及时烘干伤员伤口的渗出液,避免感染和长褥疮;当床温过高时,可以通过与热风组件连通的冷风组件将风制冷或不制冷的对浮床快速降温,不需要停止机器而采用空调或电扇对浮床进行降温,可以快速的将浮床进行降温处理,因此使用时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B-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床体;2、浮床;3、鼓风机;4、热风管路;5、消毒器;6、电加热器;7、冷风管路一;8、制冷器;9、冷风管路二;10、空腔;11、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在床体1内部的浮床2,床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3,床体1上设置有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并将风进行加热消毒后从浮床2底部输送进浮床2内部的热风组件,床体1设置有与热风组件连通并将风直接或制冷后从浮床2两侧输送进浮床2内部的冷风组件。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鼓风机3将空气进行抽取,其中风经过热风组件加热消毒后输送进浮床2内部对患者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及时烘干伤员伤口的渗出液,避免感染和长褥疮;当床温过高时,可以通过与热风组件连通的冷风组件将风制冷或不制冷的对浮床2快速降温,不需要停止机器而采用空调或电扇对浮床2进行降温,可以快速的将浮床2进行降温处理,因此使用时更加合理。具体的,热风组件包括热风管路4,热风管路4的一端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固定连通,热风管路4上设置有阀门,热风管路4的另一端贯穿床体1且延伸至床体1的内部并与浮床2的底部固定连通,热风管路4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器5和电加热器6。本实施例中,鼓风机3工作将风输送进热风管路4的内部,然后风依次经过消毒器5和电加热器6处理后进入到浮床2内部,从而对患者进行干燥处理,其中热风管路4上设置有阀门,当需要对床体1进行降温时,需要关闭热风管路4上的阀门;需要说明的是,电加热器6和消毒器5均为现有技术。具体的,冷风组件包括冷风管路一7,冷风管路一7的一端与热风管路4固定连通,冷风管路一7上设置有阀门,冷风管路一7的另一端贯穿床体1且延伸至床体1的内部并设置有制冷器8,制冷器8固定在床体1的内部,制冷器8的上连通有两个冷风管路二9,两个冷风管路二9远离制冷器8的一端分别贯穿床体1的两侧并与浮床2的内部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冷风管路一7与热风管路4连通的部分可以在消毒器5前,也可以在消毒器5后,若是在消毒器5前则需要增加额外的消毒器5,两种方案均可;当需要对浮床2降温时,热风管路4的阀门关闭,冷风管路一7的阀门开启,鼓风机3工作风进入到冷风管路一7中,此时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制冷器8,若是开启制冷器8,风经过加热后,风通过两个冷风管路二9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在床体(1)内部的浮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3),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并将风进行加热消毒后从浮床(2)底部输送进浮床(2)内部的热风组件,所述床体(1)设置有与热风组件连通并将风直接或制冷后从浮床(2)两侧输送进浮床(2)内部的冷风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在床体(1)内部的浮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3),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并将风进行加热消毒后从浮床(2)底部输送进浮床(2)内部的热风组件,所述床体(1)设置有与热风组件连通并将风直接或制冷后从浮床(2)两侧输送进浮床(2)内部的冷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烧伤患者的悬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热风管路(4),所述热风管路(4)的一端与鼓风机(3)的出风口固定连通,所述热风管路(4)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热风管路(4)的另一端贯穿床体(1)且延伸至床体(1)的内部并与浮床(2)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热风管路(4)上依次设置有消毒器(5)和电加热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卉丹郑雅徐静罗典清罗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