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3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包括夹持于相互扣合的正板与背板之间的伤情卡,于正板上开有装配口,一荧光块经正板的装配口与背板可拆卸连接,且荧光块与装配口相适配,荧光块内填充有相互隔离的并经弯折或摔打可混合的双氧水溶液及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夜间或黑暗环境下按伤员不同伤情分类,且降低伤员转运过程中暴露风险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黑暗环境下按伤员伤情不同进行分类、转运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
本技术属于黑暗环境下按伤员伤情不同进行分类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
技术介绍
在战场上尤其是军队野战或火线中,夜间环境黑暗,当战士受伤后需要将伤标绑扎在肢体上,然而,目前的伤标均不具备发光的特性,使得在伤员按伤情转运过程中,需要使用其他照明工具进行识别,并确定伤员的伤标属于何种类别,实现分类,这样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手电筒等照明工具大都为强光,在夜间较为明显,极易成为敌方的打击目标,为伤员转运作业带来较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夜间或黑暗环境下按伤员不同伤情分类,且降低伤员转运过程中暴露风险的夜间可辨识的伤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包括夹持于相互扣合的正板与背板之间的伤情卡,于正板上开有装配口,一荧光块经正板的装配口与背板可拆卸连接,且荧光块与装配口相适配,荧光块内填充有相互隔离由双氧水溶液构成的反应液,及由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构成的基液。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块包括具有容纳腔的透明的塑料块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装有玻璃管,所述双氧水溶液及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分别填充于容纳腔和玻璃管中。进一步的,于所述荧光块和背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粘附有一层第一魔术贴,当荧光块装配于装配口内时,两第一魔术贴相互粘连。进一步的,于所述荧光块和背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构造有若干一一对应的瓣状弹性卡扣和扣眼,当荧光块装配于装配口内时,瓣状弹性卡扣卡接于相对应的扣眼内。>进一步的,于所述正板和背板经构造于二者边沿处的一一对应的若干凸起和卡孔,所述正板和背板扣合时,凸起卡接于相对应的卡孔内。进一步的,于所述背板远离正板的一侧粘附有第二魔术贴。进一步的,于正板和背板同一端的端部分别构造有第一挂耳和第二挂耳,当正板和背板相互扣合时,第一挂耳和第二挂耳相互贴合,且第一挂耳和第二挂耳通过穿过二者的绳子固定在伤员的肢体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根据伤标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伤情荧光颜料选用与伤标一致的颜色,战士随身携带不同荧光颜料的荧光块,这样便于伤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荧光块,战士在夜间受伤,选择与其伤情相应的荧光块,将荧光块弯折或摔打使其内的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和双氧水溶液相互混合,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PPO+H2O2--2C6H5OH+2CO2,过氧化氢把苯基草酸酯氧化成两个分子的酚,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高能量的中间物,这个中间物会把能量传给荧光颜料,电子激发态的荧光颜料不稳定,因此借放光而回到稳定基态,这种光是由化学反应而产生,即冷光,冷光在远距离不易被敌方发现,伤情卡的填写可借助荧光块的冷光来完成;转运人员根据荧光块的颜色进行伤员的分类救治;综上可知,本技术具有便于夜间或黑暗环境下按伤员不同伤情分类,且降低伤员转运过程中暴露风险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去除荧光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荧光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种荧光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荧光块的横向结构剖视图。标注部件:1-正板,2-背板,3-第一挂耳,4-第二挂耳,5-第二魔术贴,6-装配口,7-扣眼,8-荧光块,9-瓣状弹性卡扣,10-第一魔术贴,11-双氧水溶液,12-玻璃管,13-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14-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如图1-6所示,包括正板1、背板2及荧光块8,其中,伤情卡放置在正板1和背板2之间,正板1和背板2相互扣合在一起,实现伤情卡的固定,在正板1上开有装配口6,荧光块8经正板1的装配口6与背板2可拆卸连接,且荧光块8与装配口6相适配,荧光块8内填充有相互隔离的并经弯折或摔打可混合的双氧水溶液11及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13,其中,反应式为:CPPO+H2O2--2C6H5OH+2CO2,过氧化氢把苯基草酸酯氧化成两个分子的酚,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高能量的中间物,这个中间物会把能量传给染料,电子激发态的染料不稳定,因此借放光而回到稳定基态。这种光是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称为化学发光即冷光,本实施例中将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13命名为基液,将双氧水溶液11命名为反应液。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根据伤标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伤情荧光颜料选用与伤标一致的颜色,战士随身携带不同荧光颜料的荧光块8,这样便于伤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荧光块8,战士在夜间受伤,选择与其伤情相应的荧光块8,将荧光块8弯折或摔打使其内的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13和双氧水溶液11相互混合,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PPO+H2O2--2C6H5OH+2CO2,过氧化氢把苯基草酸酯氧化成两个分子的酚,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高能量的中间物,这个中间物会把能量传给荧光颜料,电子激发态的荧光颜料不稳定,因此借放光而回到稳定基态,这种光是由化学反应而产生,即冷光,冷光在远距离不易被敌方发现,伤情卡的填写可借助荧光块8的冷光来完成;转运人员根据荧光块8的颜色进行伤员的分类救治;综上可知,本技术具有便于夜间或黑暗环境下按伤员不同伤情分类,且降低伤员转运过程中暴露风险的特点。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荧光块8包括具有容纳腔的透明的塑料块体,在容纳腔内装有玻璃管12,所述双氧水溶液11及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13分别填充在容纳腔和玻璃管12中。荧光块8的发光原理与荧光棒的相同,玻璃管12在外力敲打或弯折下破损,以实现玻璃管12中的溶液与容纳腔内的溶液混合反应而发光。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荧光块8和背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粘附有一层第一魔术贴10,当荧光块8装配于装配口6内时,两第一魔术贴10相互粘连。这样,方便荧光块8的安装,且根据伤员的治疗情况便于更换其他颜色的荧光块8。荧光块8与背板2的连接方式还有另一种,如图3、图4所示,在荧光块8和背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构造有多个一一对应的瓣状弹性卡扣9和扣眼7,当荧光块8装配于装配口6内时,瓣状弹性卡扣9卡接在相对应的扣眼7内。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正板1和背板2经构造在二者边沿处的一一对应的多个凸起14和卡孔,当正板1和背板2扣合时,凸起14卡接在相对应的卡孔内。其中,凸起14与上述的瓣状弹性卡扣9的结构相同,扣眼7与卡孔相同。作为本技术一个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于相互扣合的正板与背板之间的伤情卡,于正板上开有装配口,一荧光块经正板的装配口与背板可拆卸连接,且荧光块与装配口相适配,荧光块内填充有相互隔离由双氧水溶液构成的反应液,及由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构成的基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于相互扣合的正板与背板之间的伤情卡,于正板上开有装配口,一荧光块经正板的装配口与背板可拆卸连接,且荧光块与装配口相适配,荧光块内填充有相互隔离由双氧水溶液构成的反应液,及由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构成的基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块包括具有容纳腔的透明的塑料块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装有玻璃管,所述双氧水溶液及荧光颜料与双草酸二酯混合溶液分别填充于容纳腔和玻璃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辨识的伤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荧光块和背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粘附有一层第一魔术贴,当荧光块装配于装配口内时,两第一魔术贴相互粘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五成贺森霍江涛秦知安张小许李晓斌孙春林梁媛媛孙芳高秋菊胡德胜王琰潘雪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