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0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具体涉及放射医疗科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铅板,所述床体一侧设置有防护件,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床体下方设置有调节件,所述床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调节件,握住转动杆进行旋转,转动杆上的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丝杆旋转,从而带动防护铅板上的滑动块在滑槽中滑动,进而对防护铅板的防护位置进行手动微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更准确的操作,提供了较高的操作便捷性,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
本技术涉及放射医疗科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其中在医院内部进行检测时,需要躺在检测平台上对人进行放射性检测。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放射科检测平台上的防护铅板一般都是使用者自己调节,并不能调节至医护人员所需求的位置,降低了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通过设置了调节件,握住转动杆进行旋转,转动杆上的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丝杆旋转,从而带动防护铅板上的滑动块在滑槽中滑动,进而对防护铅板的防护位置进行手动微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更准确的操作,提供了较高的操作便捷性,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包括床体、防护铅板、防护件、第一固定架、驱动电机、第一收纳轴、防护膜、第二收纳轴、第二固定架、滑动块、调节件、齿轮架、丝杆、支架、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转动杆、滑槽,所述床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铅板,所述床体一侧设置有防护件,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床体下方设置有调节件,所述床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块;所述调节件包括有齿轮架,所述齿轮架一侧嵌入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套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杆上的主动齿轮与丝杆上的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杆与滑动块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转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块与床体上的滑槽相连接,所述滑动块与防护铅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件包括有两组与床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收纳轴,所述第一收纳轴的外部缠绕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收纳轴,所述第二收纳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架置于床体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架置于床体的另一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收纳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轴承,所述第二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轴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调节件,握住转动杆进行旋转,转动杆上的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丝杆旋转,从而带动防护铅板上的滑动块在滑槽中滑动,进而对防护铅板的防护位置进行手动微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更准确的操作,提供了较高的操作便捷性,具备一定的实用性;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防护件,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收纳轴转动,从而将防护膜收卷,使得崭新的防护膜从第二收纳轴上传出,落于床体表面,从而对床体的表面进行更换,能够较为便捷的对床体进行表面防护,避免了细菌的交叉感染,提高了使用者放射检测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床体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床体、2-防护铅板、3-防护件、31-第一固定架、32-驱动电机、33-第一收纳轴、34-防护膜、35-第二收纳轴、36-第二固定架、4-滑动块、5-调节件、51-齿轮架、52-丝杆、53-支架、54-从动齿轮、55-主动齿轮、56-转动杆、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包括床体1、防护铅板2、防护件3、第一固定架31、驱动电机32、第一收纳轴33、防护膜34、第二收纳轴35、第二固定架36、滑动块4、调节件5、齿轮架51、丝杆52、支架53、从动齿轮54、主动齿轮55、转动杆56、滑槽6,所述床体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铅板2,所述床体1一侧设置有防护件3,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6,所述床体1下方设置有调节件5,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块4;所述调节件5包括有齿轮架51,所述齿轮架51一侧嵌入设置有丝杆52,所述丝杆52的上方设置有支架53,所述丝杆52的一端固定套有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54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55,所述主动齿轮55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5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56上的主动齿轮55与丝杆52上的从动齿轮54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丝杆52与滑动块4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4与床体1上的滑槽6相连接,所述滑动块4与防护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实施方式具体为:本技术在实施时,当使用者躺在床体1上之后,医护人员握住转动杆56进行旋转,转动杆56上的主动齿轮55带动从动齿轮54转动,从而使得丝杆52旋转,由于丝杆52与防护铅板2上的滑动块4通过螺纹方式转动连接在一起的,从而带动防护铅板2上的滑动块4在滑槽6中滑动,进而对防护铅板2的防护位置进行手动微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更准确的操作,提供了较高的操作便捷性,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的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还包括有防护件3,所述防护件3包括有两组与床体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架31,所述第一固定架31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2,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架31之间设置有第一收纳轴33,所述第一收纳轴33的外部缠绕有防护膜34,所述防护膜3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收纳轴35,所述第二收纳轴35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36。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架31置于床体1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架36置于床体1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31与第一收纳轴33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轴承,所述第二固定架36与第二固定架36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轴承。实施方式具体为:本技术在实施时,当人躺在床体1表面的防护膜34上,当使用者结束放射检测之后,控制第一固定架31上的驱动电机32工作,驱动电机32带动第一收纳轴33转动,从而将防护膜34收卷,使得崭新的防护膜34从第二收纳轴35上传出,落于床体1表面,能够较为便捷的对床体1进行表面防护,避免了细菌的交叉感染,提高了使用者放射检测时的安全性。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通过设置了调节件5,握住转动杆56进行旋转,转动杆56上的主动齿轮55带动从动齿轮54和丝杆52旋转,从而带动防护铅板2上的滑动块4在滑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铅板(2),所述床体(1)一侧设置有防护件(3),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6),所述床体(1)下方设置有调节件(5),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块(4);/n所述调节件(5)包括有齿轮架(51),所述齿轮架(51)一侧嵌入设置有丝杆(52),所述丝杆(52)的上方设置有支架(53),所述丝杆(52)的一端固定套有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54)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55),所述主动齿轮(55)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铅板(2),所述床体(1)一侧设置有防护件(3),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6),所述床体(1)下方设置有调节件(5),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块(4);
所述调节件(5)包括有齿轮架(51),所述齿轮架(51)一侧嵌入设置有丝杆(52),所述丝杆(52)的上方设置有支架(53),所述丝杆(52)的一端固定套有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54)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55),所述主动齿轮(55)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6)上的主动齿轮(55)与丝杆(52)上的从动齿轮(54)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2)与滑动块(4)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