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3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包括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之间设置有多层层板,层板包括第一层板和多个第二层板,第一层板位于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顶层,一端与第一外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锁钩与第二外框架连接;多个第二层板顺序设置于第一层板的下方,第二层板包括左层板和右层板,左层板与第一外框架铰接,右层板与第二外框架铰接,左层板远离第一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右层板远离第二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通过中心轴铰接;还包括操作杆,每个第二层板下方的中心轴均与操作杆连接。该置物架用户使用时无需再进行组装,在不需要使用时可方便的折叠,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
本技术涉及置物架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
技术介绍
为了节约空间且便于物品的分类搁置,人们经常使用置物架分层摆放物品,现有的置物架一般均是根据用户的需要定制而成,层板和两侧的框架是通过螺栓固定到一起的,运输时,层板和两侧的框架是分体的,在用户使用时才逐个将层板安装到两侧的框架上形成整体,这种结构安装时比较麻烦,且小螺栓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丢失,给安装带来不便,此外,置物架一旦安装好后即使不使用时也占用较大空间,并且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及捆绑系统,以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包括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之间设置有多层层板,所述层板包括第一层板和多个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顶层,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锁钩与所述第二外框架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层板顺序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板包括左层板和右层板,所述左层板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所述右层板与所述第二外框架铰接,所述左层板远离所述第一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所述右层板远离所述第二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通过中心轴铰接;还包括操作杆,每个所述第二层板下方的中心轴均与所述操作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底端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锁钩包括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所述第一锁钩固定于所述第一层板上,所述第二锁钩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框架上;所述第一锁钩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锁钩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三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锁钩包括第四凸出部、第五凸出部和第六凸出部,所述第四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锁钩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凸出部与所述第五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凸出部与所述第六凸出部之间形成第四凹槽;所述第五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所述第四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所述第三凸出部与所述第四凹槽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锁钩,所述第二外框架两侧的支撑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锁钩;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凸出部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三凸出部的长度;所述第四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五凸出部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长度大于第六凸出部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操作杆上下运动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支撑杆,另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外框架铰接。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操作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锁扣把手,所述锁扣把手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锁扣把手上铰接有第三锁钩,所述第三锁钩的内侧设置有槽状结构,在锁扣把手下压到预定位置时,所述操作杆的顶端位于所述槽状结构内抵在所述第三锁钩上。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在使用时可以展开,第一层板通过锁钩与所述第二外框架连接后在顶部形成对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支撑,左层板和右层板对接并且底部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抵,使得第二层板形成支撑结构,这样可以将物品摆放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上使用(展开状态参见图1);在不需要使用时,将第一层板翻转后解除对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在顶部的支撑,向上托起操作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对翻转带动左层板和右层板向两侧翻转使得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向中间靠拢(参见图2和图3),最后达到最佳折叠状态(参见图4)。该置物架运输时只需要折叠后运输即可,用户使用时无需再进行组装,在不需要使用时即可方便的折叠,不需要一直占用较大空间,且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其中图1为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便携式折叠置物架的半折叠状态图,其中图2为立体图;图3是图2的正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便携式折叠置物架的折叠状态图,其中图4为正面视图;图5是一种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种锁紧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第一外框架1、第二外框架2、左层板3、第一层板4、右层板5、第一支撑块6、第二支撑块7、中心轴8、操作杆9、带刹车的万向轮10、第一锁钩11、和第二锁钩12、第一凸出部13、第二凸出部14、第三凸出部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四凸出部18、第五凸出部19、第六凸出部20、第三凹槽21、第四凹槽22、支撑板23、锁紧件24、第一支撑杆25、第二支撑杆26、滑块27、锁扣把手28、第三锁钩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参见图1-图6,包括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之间设置有多层层板,所述层板包括第一层板4和多个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顶层,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锁钩与所述第二外框架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层板顺序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板包括左层板3和右层板5,所述左层板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所述右层板与所述第二外框架铰接,所述左层板远离所述第一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6,所述右层板远离所述第二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二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通过中心轴8铰接;还包括操作杆9,每个所述第二层板下方的中心轴均与所述操作杆连接。上述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在使用时可以展开,第一层板通过锁钩与所述第二外框架连接后在顶部形成对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支撑,左层板和右层板对接并且底部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抵,使得第二层板形成支撑结构,这样可以将物品摆放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上使用(展开状态参见图1);在不需要使用时,将第一层板翻转后解除对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在顶部的支撑,向上托起操作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对翻转带动左层板和右层板向两侧翻转使得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向中间靠拢(参见图2和图3),最后达到最佳折叠状态(参见图4)。该置物架运输时只需要折叠后运输即可,用户使用时无需再进行组装,在不需要使用时即可方便的折叠,不需要一直占用较大空间,且携带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底端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0,这样在折叠时万向轮可减少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与地面的摩擦,折叠更省力,且方便挪动。本申请中,锁钩可以是用现有的锁钩,比如使用正反倒钩的形式连接第一层板和第二外框架,本申请中,锁钩优选使用以下结构,参见图5,所述锁钩包括第一锁钩11和第二锁钩12,所述第一锁钩固定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包括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之间设置有多层层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层板包括第一层板(4)和多个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顶层,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锁钩与所述第二外框架连接;/n多个所述第二层板顺序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板包括左层板(3)和右层板(5),所述左层板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所述右层板与所述第二外框架铰接,所述左层板远离所述第一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6),所述右层板远离所述第二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二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通过中心轴(8)铰接;/n还包括操作杆(9),每个所述第二层板下方的中心轴均与所述操作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包括第一外框架(1)和第二外框架(2),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之间设置有多层层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板包括第一层板(4)和多个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一外框架和第二外框架的顶层,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另一端通过锁钩与所述第二外框架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层板顺序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板包括左层板(3)和右层板(5),所述左层板与所述第一外框架铰接,所述右层板与所述第二外框架铰接,所述左层板远离所述第一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一支撑块(6),所述右层板远离所述第二外框架的一端在底面安装有第二支撑块(7),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通过中心轴(8)铰接;
还包括操作杆(9),每个所述第二层板下方的中心轴均与所述操作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架和所述第二外框架的底端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包括第一锁钩(11)和第二锁钩(12),所述第一锁钩固定于所述第一层板上,所述第二锁钩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框架上;
所述第一锁钩包括第一凸出部(13)、第二凸出部(14)和第三凸出部(15),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锁钩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三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7);
所述第二锁钩包括第四凸出部(18)、第五凸出部(19)和第六凸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龙祥冲压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