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62246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申请涉及农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悬浮剂主要包括氯虫苯甲酰胺10~15%、甲维盐3~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5%、硅酸镁铝0.5~1.5%、助悬油2~3%、润湿剂3~5%、功能助剂3~7%,余量为水,补足至100%;采用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和助悬油进行复配,使得悬浮剂更易附着在茎叶表面,并且向茎叶内部渗透,对纵卷叶螟起到更佳的防治效果;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组分混合,高速剪切、砂磨制成悬浮剂,制备效率高,悬浮剂质量优异;本申请的悬浮剂作为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杀虫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涉及农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甲维盐,全称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超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特性的杀虫剂,被用于农业上多种害虫的防治。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全新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商品化杀虫剂品种,且对天敌昆虫安全,用于防治蔬菜、甜菜、棉花等作物的多种害虫,对各龄期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关技术中,利用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复配物作为杀虫剂,可弥补甲维盐易光解、持续性差的缺陷;还可弥补长期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后,易造成害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缺陷,因此,采用复配后的杀虫剂具有高效、稳定防治害虫的作用。但是,针对纵卷叶螟这类的害虫,它是生长在卷叶内部,相关技术的杀虫剂喷涂在茎叶表面,无法对纵卷叶螟进行有效的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防止纵卷叶螟类的害虫,本申请提供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所述悬浮剂主要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氯虫苯甲酰胺10~15%、甲维盐3~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5%、硅酸镁铝0.5~1.5%、助悬油2~3%、润湿剂3~5%、功能助剂3~7%,余量为水,补足至1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复配作为有效成分;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体系中起到分散、乳化作用;硅酸镁铝在水中可膨胀,形成高粘度的聚合物,阻止微粒聚集,还具有较好的触变性,助悬油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本申请中采用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和助悬油进行复配,三者产生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悬浮剂的渗透性和附着性,使得悬浮剂更易附着在茎叶表面,并且向茎叶内部渗透,对纵卷叶螟起到更佳的防治效果。优选的,所述悬浮剂主要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氯虫苯甲酰胺12%、甲维盐4%、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4%、硅酸镁铝1%、助悬油2.5%、润湿剂3%、增稠剂0.2%、防冻剂4%、防腐剂0.2%、消泡剂0.4%,余量为水,补足至1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使得悬浮剂的渗透性和附着性更加优异,对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润湿剂选用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十二烷酯钾盐以重量比为1:1:1的复配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具有很好的渗透力、良好的增稠性与相溶性;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亲水性较强,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达到乳化作用;磷酸十二烷基酯钾盐为白色粘稠液体,具有抗静电性、乳化性;本申请采用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十二烷酯钾盐复配,三者产生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悬浮剂的渗透性,进而提高对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优选的,所述助悬油选用大豆油或者白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豆油或者白油,均可减缓悬浮体系中微粒的沉降速度,增加悬浮体系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悬浮剂还包括2~4%的松香聚氧乙烯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香聚氧乙烯醚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和分散能力,能明显降低悬浮剂的表面张力,添加松香聚氧乙烯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渗透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优选的,所述松香聚氧乙烯醚的分子结构式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数n=1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松香聚氧乙烯醚的分子结构式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10~25,上述松香聚氧乙烯醚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较强的渗透性。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虫苯甲酰胺10~15%、甲维盐3~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5%、硅酸镁铝0.5~1.5%、助悬油2~3%、润湿剂3~5%和水经剪切分散,均匀混合,得悬浮物;(2)继续加入功能助剂3~7%,经剪切砂磨,得悬浮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上述步骤制备悬浮剂,制备效率高,悬浮剂的质量优异。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剪切速度为2800~3000r/min;所述步骤(2)中砂磨速度为5~6L/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剪切速度为2800~3000r/min,有利于制备微粒均匀的悬浮剂,功能助剂大多为液体,易与悬浮物均匀混溶,步骤(2)的砂磨速度为5~6L/min,即可将功能助剂混溶在悬浮物中,制备出悬浮均匀的悬浮剂。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的应用,所述悬浮剂作为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杀虫剂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悬浮剂适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在枝叶表面的附着力较强以及向虫害的渗透力较高,对虫害的防治效果更优。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和助悬油共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悬浮剂的渗透性与附着性,从而对纵卷叶螟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2、本申请中润湿剂选用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十二烷酯钾盐以重量比为1:1:1复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渗透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3、本申请中还添加松香聚氧乙烯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渗透性;4、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效率高,得到的悬浮剂组分均匀,性能优异;5、本申请的悬浮剂应用在防治水稻纵卷叶螟领域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氯虫苯甲酰胺产自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甲维盐产自齐鲁昇华制药有限公司;白油购自苏州筑信工业润滑油有限公司;松香聚氧乙烯醚产自韩国南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CAS号为99734-09-5;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CAS号为137-20-2;十二烷基硫酸钠CAS号为151-21-3;磷酸十二烷酯钾盐CAS号为39322-78-6。实施例1: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得:(1)将氯虫苯甲酰胺12%、甲维盐4%、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4%、硅酸镁铝1%、白油2.5%、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1%、磷酸十二烷酯钾盐1%和水68.7%进行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剪切速度为2900r/min;(2)继续加入黄原胶0.2%、乙二醇4%、卡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主要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氯虫苯甲酰胺 10~15%、甲维盐 3~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3~5%、硅酸镁铝 0.5~1.5%、助悬油 2~3%、润湿剂 3~5%、功能助剂 3~7%,余量为水,补足至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主要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氯虫苯甲酰胺10~15%、甲维盐3~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5%、硅酸镁铝0.5~1.5%、助悬油2~3%、润湿剂3~5%、功能助剂3~7%,余量为水,补足至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主要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氯虫苯甲酰胺12%、甲维盐4%、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4%、硅酸镁铝1%、助悬油2.5%、润湿剂3%、增稠剂0.2%、防冻剂4%、防腐剂0.2%、消泡剂0.4%,余量为水,补足至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选用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磷酸十二烷酯钾盐以重量比为1:1:1的复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油选用大豆油或者白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顺张作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保丰农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