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223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包括:捕小动物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老鼠;捕虫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飞虫;驱鸟装置,用于驱赶目标区域的鸟类;与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连接的载波通信装置;与载波通信装置连接网关报警装置,用于将报警提示工作人员;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的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对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进行大数据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现在有装置上增加感应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害虫发生位置,侵害级别,害虫种类,数量,频率进行汇总,汇总后自行决定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因地制宜的设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害
,具体涉及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有害生物包括老鼠、飞虫和鸟类,有害生物是传播病菌的最常见的途径。现有技术都是单独对有害生物进行防害,比如粘鼠板、捕捉小动物装置;通过食物或气味的引诱使老鼠粘在粘鼠板上或者被关在捕捉小动物装置上,需要使用者及时去查看是否有老鼠被抓住;捕虫灯和灯光引诱实现捕虫等,都是单一且效率低下的防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该系统可对动物、飞虫和鸟类进行捕获或驱赶,可对检测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因时因地设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包括:捕小动物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老鼠和蛇;捕虫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飞虫和爬虫;驱鸟装置,用于驱赶目标区域的鸟类;与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连接的载波通信装置;与载波通信装置连接网关报警装置,用于将报警提示工作人员;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的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对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进行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地,载波通信装置包括载波发射器和载波接收器,载波发射器均与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连接,载波接收器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捕小动物装置包括数个捕捉小动物装置、以及安装在捕捉小动物装置上的捕鼠终端,所述捕鼠终端包括安装在捕捉小动物装置上用于检测是否有老鼠的感应传感器,与感应传感器连接的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与载波发射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捕虫装置包括第二单片机、虫害感应传感器和虫害喷雾装置;所述虫害感应器包括捕虫板以及用于获取捕虫板表面的图像信息的摄像头,摄像头与第二单片机连接;所述虫害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头以及安装在喷雾头的用于控制喷雾头开关的电磁阀,电磁阀与第二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与载波发射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鸟装置包括安装在激光驱鸟器附近的上用于检测是否有鸟的红外感应传感器,与红外感应传感器连接的第三单片机,第三单片机与激光驱鸟器连接;所述第三单片机与载波发射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网关报警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微处理器连接的载波接收器、报警器、显示模块和网关模块,网关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智能分析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分析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分析出目标区域内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本专利技术通过现在有装置上增加感应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害虫发生位置,侵害级别,害虫种类,数量,频率进行汇总,汇总后自行决定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因地制宜的设置装置;也可将数据用于基于病媒生物防治密度监测和数据分析统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捕鼠终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捕虫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激光驱鸟终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网关报警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包括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老鼠的捕小动物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飞虫的捕虫装置、用于驱赶目标区域的鸟类的驱鸟装置、载波通信装置、网关报警装置和智能分析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捕小动物装置包括数个捕捉小动物装置、以及每个捕捉小动物装置上安装的捕鼠终端(监测装置、数据分析、捕获装置、执行装置);与数个捕鼠终端连接的网关报警器。所述捕捉小动物装置采用现有技术常规的捕获装置终端,其捕捉的方式均不发生改变(包含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捕获方式),仅在所述捕捉小动物装置上安装有捕鼠终端,所述捕鼠终端包括单片机以及单片机连接的感应传感器、伺服电机和高频信号发射器,所述单片机采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的微型处理器,该单片机用于作为捕鼠终端的核心处理部件,通过感应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做出发出相应指令的功能,以保证捕鼠活动的正常开展。所述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捕捉小动物装置是否有老鼠(包含其他小动物)的存在,具体可采用红外感应传感器、机械感应传感器、电流感应传感器或图像感应传感器中的一种,红外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捕捉小动物装置的内部并采用红外光返回路径时间来计算红外光是否被老鼠遮挡进而实现老鼠感应;机械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捕捉小动物装置门上,通过检测捕捉小动物装置门是否发生震动来感应捕捉小动物装置内是否老鼠;电流感应传感器与捕捉小动物装置连接并给捕捉小动物装置传输微电流,通过检测捕捉小动物装置的电流大小变化实现对老鼠的感应,当老鼠进入捕捉小动物装置后捕捉小动物装置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少,进而可感应出捕捉小动物装置内存在老鼠;图像感应传感器则是通过实时采集捕捉小动物装置内的图像信息,再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识别捕捉小动物装置是否老鼠。上述感应传感器当检测到捕捉小动物装置内存在老鼠则发送高电平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高电平信号则控制伺服电机工作以及高频信号发射器发送高频信号。所述高频信号发射器中的高频信号携带有捕捉小动物装置安装位置信息,因此网关报警器接收到高频信号后不仅知道捕捉小动物装置已经捕获老鼠还能知道捕捉小动物装置的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捕虫装置包括单片机、载波发射器、虫害感应传感器和虫害喷雾装置;所述单片机采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的微型处理器,该单片机用于作为喷雾系统的核心处理部件,通过虫害感应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做出发出相应指令的功能,以采集数据和保证捕虫活动的正常开展。所述虫害感应器包括捕虫板以及用于获取捕虫板表面的图像信息的摄像头,所述捕虫板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有粘接剂的捕虫板,并在捕虫板的表面对应有可获取捕虫板表面的摄像头,该摄像头具有图像获取以及图像处理功能的摄像头,通过定时获取捕虫板表面的图像信息,在对图像信息的灰度值进行分析,灰度值超过设置的阈值A(具有一定数量的飞虫)时给单片机发送信息,单片机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虫害喷雾装置工作,所述虫害喷雾装置包括喷雾头以及安装在喷雾头的用于控制喷雾头开关的电磁阀,电磁阀根据单片机发送的电平信号来开关喷雾头;灰度值超过设置的阈值B(捕虫板已经堆满飞虫或捕捉到视频/图像中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设定的符合飞虫特征的影像数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时给单片机发送信息,单片机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载波发射器工作,载波发射器发送高频信号,高频信号中携带有位置信息。为引诱飞虫前往捕虫板处,在所述捕虫板处安装有光线引诱装置,飞虫对紫外线的感知能力比对可见光的感知能力强,而且更容易被紫外线吸引。所述虫害感应器还包括不限于电击式、粘捕式等灭虫装置,如灭蝇灯、粘虫板等,利用其高压触发次数、粘捕害虫数量进行统计以数据分析,计算虫害侵害率或该区域内的虫害密度计算。如图4所示,所述驱鸟装置包括安装在激光驱鸟器附近的上用于检测是否有鸟的感应传感器,与感应传感器连接的单片机,单片机与激光驱鸟器连接;所述单片机上连接有携带有位置信号的高频信号发射器。所述单片机采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的微型处理器,如STC851单片机,该单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捕小动物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老鼠和蛇;/n捕虫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飞虫和爬虫;/n驱鸟装置,用于驱赶目标区域的鸟类;/n与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连接的载波通信装置;/n与载波通信装置连接网关报警装置,用于将报警提示工作人员;/n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的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对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进行大数据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捕小动物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老鼠和蛇;
捕虫装置,用于捕获目标区域的飞虫和爬虫;
驱鸟装置,用于驱赶目标区域的鸟类;
与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连接的载波通信装置;
与载波通信装置连接网关报警装置,用于将报警提示工作人员;
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的智能分析装置,用于对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进行大数据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载波通信装置包括载波发射器和载波接收器,载波发射器均与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连接,载波接收器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小动物装置包括数个捕捉小动物装置、以及安装在捕捉小动物装置上的捕鼠终端,所述捕鼠终端包括安装在捕捉小动物装置上用于检测是否有老鼠的感应传感器,与感应传感器连接的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与载波发射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祖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洁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