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18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属于组培架领域,包括架体,架体的两侧安装有排气扇,架体的地步两侧安装有支撑脚,支撑脚的顶部贯穿有螺杆,螺杆的底端固定有脚垫,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架体的内部安装有滑杆,若支撑板上的培养瓶和植物较高时,工作人员通过操控面板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旋转使得丝杆逆时针旋转,以此使得螺纹套向下运动,螺纹套向下运动使得支撑板在滑杆上向下滑动,这样则增加了支撑板与架体内部上方的间距,从而可以使得培养瓶以及植物可以顺利放置,使得隔板距离可调,避免了较小组培瓶占用较大的空间而较大组培瓶无法放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
本技术涉及组培架
,具体为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
技术介绍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531599.0的一种用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组培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构成支撑架的纵向支撑杆、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顶板;纵向支撑杆、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垂直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导轨;位于支撑架左侧的导轨的横截面为形,位于支撑架右侧的导轨的横截面为形;在导轨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槽和温度传感器;在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灯和照明灯;纵向支撑杆上设置有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该技术具有方便培养瓶的取放和培养过程中能胶对光照及气流进行控制的优点,但该装置的支撑板位置固定,组培瓶以及植物较小时,造成空间浪费,组培瓶以及植物较高时又无法放置,使得组培架内的空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该组培架移动性差,不便移动,搬运时费时费力,同时不便放置于凹凸不平的地面,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空间无法合理利用以及移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两侧安装有排气扇,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部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有脚垫,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架体的内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架体的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间贯穿有螺纹套,所述架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架体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架体的内部并贯穿于螺纹套的内部,所述架体的外表面通过铰链连接有密封门。优选地,所述密封门采用亚克力透明材质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操控面板,且所述操控面板分别与照明灯、伺服电机、排气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放置槽等距排列。优选地,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有转把,且所述转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上下恒温组培架设置有伺服电机、滑杆以及螺纹套,若支撑板上的培养瓶和植物较高时,工作人员通过操控面板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旋转使得丝杆逆时针旋转,以此使得螺纹套向下运动,螺纹套向下运动使得支撑板在滑杆上向下滑动,这样则增加了支撑板与架体内部上方的间距,从而可以使得培养瓶以及植物可以顺利放置,使得隔板距离可调,避免了较小组培瓶占用较大的空间而较大组培瓶无法放置的问题;同时,该装置还设置有滚轮、脚垫、螺杆以及转把,通过滚轮可以使得该组培架能够便于移动,省时省力,在需要静止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转把,使得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推动脚垫向下运动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其自行滑动,并且当地面凹凸不平时,工作人员可调节螺杆向下延长的距离,以此使得组培架保持水平状态,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培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持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支撑脚;3、排气扇;4、操控面板;5、伺服电机;6、铰链;7、密封门;8、滚轮;9、螺杆;10、脚垫;11、转把;12、丝杆;13、照明灯;14、滑杆;15、支撑板;16、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放置槽;19、螺纹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包括架体1、支撑脚2、排气扇3、操控面板4、伺服电机5、铰链6、密封门7、滚轮8、螺杆9、脚垫10、转把11、丝杆12、照明灯13、滑杆14、支撑板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放置槽18和螺纹套19,架体1的两侧安装有排气扇3,便于降温散热,架体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脚2,支撑脚2的顶部贯穿有螺杆9,螺杆9的底端固定有脚垫10,支撑脚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8,架体1的内部安装有滑杆14,滑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顶部和架体1的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18,支撑板15的顶部中间贯穿有螺纹套19,架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便于对内部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架体1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2,丝杆12的一端延伸至架体1的内部并贯穿于螺纹套19的内部,架体1的外表面通过铰链6连接有密封门7。请参阅图1-2,密封门7采用亚克力透明材质制作而成,便于观察内部植物情况,架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操控面板4,且操控面板4分别与照明灯13、伺服电机5、排气扇3、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电性连接,便于对内部内部温度进行控制以及对用电器进行操控。请参阅图1-4,放置槽18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放置槽18等距排列,使得组培瓶放置时更加稳定,螺杆9的顶端固定有转把11,且转把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便于转动螺杆9,且不易打滑。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检查该组培架是否完整,通过滚轮可以使得该组培架能够便于移动至合适地点,在需要静止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转把11,使得螺杆9转动,螺杆9转动推动脚垫10向下运动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其自行滑动,若支撑板15上的培养瓶和植物较高时,工作人员通过操控面板4启动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旋转使得丝杆12逆时针旋转,以此使得螺纹套19向下运动,螺纹套19向下运动使得支撑板15在滑杆1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侧安装有排气扇(3),所述架体(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的顶部贯穿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底端固定有脚垫(10),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8),所述架体(1)的内部安装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和架体(1)的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18),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中间贯穿有螺纹套(19),所述架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架体(1)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一端延伸至架体(1)的内部并贯穿于螺纹套(19)的内部,所述架体(1)的外表面通过铰链(6)连接有密封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恒温组培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侧安装有排气扇(3),所述架体(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的顶部贯穿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底端固定有脚垫(10),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8),所述架体(1)的内部安装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和架体(1)的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放置槽(18),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中间贯穿有螺纹套(19),所述架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架体(1)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一端延伸至架体(1)的内部并贯穿于螺纹套(19)的内部,所述架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东郑国花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育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