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13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内部设置有内衬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放置有盖网,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该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通过机架、防护网、铁条、内衬结构、支架、盖网、底板、万向轮、固定杆与固定孔的配合使用,水池制作较为简单,采用常见的材料和采用的工具,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做成多种形状,适用性强,占用面积小,也可及时的看到注水情况与储水情况,可以根据位置灵活调整水泵位置,还可以根据水量,用来调配营养浓度,同时,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经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池,具体是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
技术介绍
常规用水池,一般分为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卧式。地上式一般用砖混结构,部分采用加贴瓷砖等方式防止渗漏。费工、费料,还占地方,移动不方便。地下式一般也采用砖混结构,并且需要挖坑,温室还可以用机械,温室内挖坑更是费时、费力的是事情。还需要加顶盖,从经济成本及后期维护来说更不合适。尤其是在防止渗漏上,如果出现问题,非常麻烦。半卧式一般是在地下有一部分,地上有一部分。大部分也采用砖混结构。这样的占用温室土地面积,另外对小孩或非熟练操作人员有安全隐患。施工成本介于地上和地下式之间。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现有的水池,要么就是占用面积过大,费工费力,不便移动,经济成本高,要么就是对小孩或非熟练操作人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内部设置有内衬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放置有盖网,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衬结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动结构,两个所述滑动结构的相对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焊接安装有固定件二,所述固定件二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机架的两侧均焊接安装有固定件一,且固定件一与连接绳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磁条,所述磁条靠近安装板的一面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底板的表面焊接安装有两组铁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块,且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呈等距焊接安装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固定孔,且固定孔与固定杆的数量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衬结构由无纺布与黑色薄膜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通过机架、防护网、铁条、内衬结构、支架、盖网、底板、万向轮、固定杆与固定孔的配合使用,水池制作较为简单,采用常见的材料和采用的工具,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做成多种形状,适用性强,占用面积小,也可及时的看到注水情况与储水情况,可以根据位置灵活调整水泵位置,还可以根据水量,用来调配营养浓度,同时,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经济成本低,也不会像半卧式水池一样存在安全隐患,且将机架放在底板的顶部,通过万向轮便于对机架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孔的卡接,实现机架与底板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在无需移动时,可将机架从底板上取下,提高了机架使用的稳定性。2、本实用通过固定件一、滑动结构、磁条、滑轨、滑块、安装板、固定件二、连接绳与过滤网的配合使用,过滤网将水内部的绿苔向一侧收集,便于对水池内部的绿苔进行收集,同时,两侧都设置有连接绳,从而可对过滤网进行往复的横向拉动,对过滤网内部绿苔的清理效果佳,降低灌溉设备被绿苔堵塞的概率,且滑动结构的竖向高度可进行调节,过滤网可处于水池内部不同的高度线,清理的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的俯视(不含支架与盖网)图;图3为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中安装板的侧视图。图中:机架1、防护网2、固定件一3、铁条4、内衬结构5、支架6、盖网7、底板8、万向轮9、固定杆10、固定孔11、滑动结构12、磁条13、滑轨14、滑块15、安装板16、固定件二17、连接绳18、过滤网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包括机架1,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防护网2与盖网7均可以采用废旧的或其他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材料,防护网2的内部设置有内衬结构5,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支架6,支架6的顶部放置有盖网7,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底板8的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9,内衬结构5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动结构12,两个滑动结构12的相对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9,安装板16的两侧均焊接安装有固定件二17,固定件二1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8,机架1的两侧均焊接安装有固定件一3,且固定件一3与连接绳18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滑动结构12包括磁条13,磁条13靠近安装板16的一面固定安装有滑轨14,底板8的表面焊接安装有两组铁条4,安装板1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与滑轨14相适配的滑块15,且滑轨14与滑块15滑动连接,机架1的底部呈等距焊接安装有若干固定杆10,底板8的顶部呈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1,且固定孔11与固定杆10的数量一致,内衬结构5由无纺布与黑色薄膜组成,且黑色薄膜位于内层,黑色薄膜可用大棚上取下来的,采用黑色薄膜,当外界温度低的时候,水池里的水白天可以吸收热量,晚上放出热量,增加温室热量的缓冲,部分提高夜温,黑色薄膜也可以减少水池内张绿苔,从而降低灌溉设备被堵概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在机架1的内部加装防护网2,在防护网2的形成的内腔中加装内衬结构5,此时内衬结构5也形状一个内腔,在内衬结构5形成的内腔中装入水,从而形成了一个水池,水池制作较为简单,采用常见的材料和采用的工具,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做成多种形状,适用性强,占用面积小,也可及时的看到注水情况与储水情况,可以根据位置灵活调整水泵位置,还可以根据水量,用来调配营养浓度,同时,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经济成本低,也不会像半卧式水池一样存在安全隐患,且将机架1放在底板8的顶部,通过万向轮9便于对机架1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杆10与固定孔11的卡接,实现机架1与底板8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在无需移动时,可将机架1从底板8上取下,提高了机架1使用的稳定性,当需要对水池内的绿苔进行清理时,拉动一侧的连接绳18带动安装板16进行横向的移动,使得过滤网19对水内部的绿苔向一侧收集,便于对水池内部的绿苔进行收集,同时,两侧都设置有连接绳18,从而可对过滤网19进行往复的横向拉动,对过滤网19内部绿苔的清理效果佳,降低灌溉设备被绿苔堵塞的概率,且磁条13与铁条4之间的磁吸作用实现对滑动结构12的固定,使得滑动结构12的竖向高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所述防护网(2)的内部设置有内衬结构(5),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支架(6),所述支架(6)的顶部放置有盖网(7),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所述防护网(2)的内部设置有内衬结构(5),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支架(6),所述支架(6)的顶部放置有盖网(7),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底部呈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万向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灌溉调配水肥一体化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结构(5)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动结构(12),两个所述滑动结构(12)的相对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9),所述安装板(16)的两侧均焊接安装有固定件二(17),所述固定件二(1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8),所述机架(1)的两侧均焊接安装有固定件一(3),且固定件一(3)与连接绳(18)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艳徐铁男李宏秋陈丽娜庞文星徐继彤张志和李艳辉王开生张志民郭嫱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燕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