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96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开设有开口向左的触发腔,所述触发腔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热胀块,所述热胀块与所述触发腔固定连接,所述触发腔的上侧设置有充气腔和储存干粉的干粉储存腔,所述干粉储存腔位于所述充气腔的左侧,所述触发腔的下半部分以及所述触发腔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降温和提供动力的降温充气装置,本机器实现了对电表箱日常使用过程中,对电表箱的正常升温进行降温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机器自身进行降温,增强了降温的效果,并且一定程度上预防电表箱起火。起火。起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表箱灭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电表箱都安装在常人不可触及的地方,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但是电表箱内部线路短路或过载还容易起火,这种起火现象由于电表箱的位置较隐蔽而通常不容易被发现,进而导致大型火灾的发生酿成惨剧,并且现有的电表箱起火灭火方式往往采用干粉灭火,而干粉容易凝结成块,导致不易喷出,并且电表箱起火往往不可控,一个电表箱可能会发生多次起火现象,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循环使用的防止干粉凝结的应急灭火机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循环使用的防止干粉凝结的应急灭火机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开设有开口向左的触发腔,所述触发腔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热胀块,所述热胀块与所述触发腔固定连接,所述触发腔的上侧设置有充气腔和储存干粉的干粉储存腔,所述干粉储存腔位于所述充气腔的左侧,所述触发腔的下半部分以及所述触发腔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降温和提供动力的降温充气装置,所述触发腔和所述干粉储存腔中设置有切换和防止干粉凝结的触发装置,所述充气腔中设置有将所述触发装置中干粉喷出的喷粉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降温充气装置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触发腔右侧壁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向左延伸进入到所述触发腔中,所述第一滑块中开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块,所述移动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块,所述第二触发块能够与所述第一触发块抵接。
[0006]优选的,所述降温充气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机体中开口向右的电机安装槽,所述电机安装槽中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触发块电联,当所述第二触发块与所述第一触发块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发块向所述电机发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停,所述电机安装槽与所述触发腔之间开设有气体发生腔,所述气体发生腔中固定连接有风扇组,所述风扇组能够带动气体自右侧吹向左侧,所述电机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向左延伸进入到所述气体发生腔中,所述气体发生腔的左端与所述风扇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所述气体发生腔中,所述气体发生腔的右侧上下对称连通设置有两个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与外
部空间连通,所述电机安装槽位于两个所述进气道之间,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端下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左的L形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触发腔的下侧。
[0007]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腔左端上侧壁的通气道,所述触发腔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封闭板,所述第一封闭板中开设有上下开口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封闭板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散热通道中,所述气体发生腔的下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左端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封闭板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第一封闭板在所述第三滑槽中滑动连接,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使所述散热通道处于通气的状态,所述触发腔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封闭板,所述第二封闭板中开设有上下开口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封闭板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通气道中,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封闭板使所述通气道封闭,当所述第二封闭板向右移动使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通气道连通,从而使所述通气道变为通气状态,所述第一封闭板与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能够与所述移动板抵接,所述抵接杆的右侧面与所述触发腔的右侧壁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气体发生腔上侧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向下延伸进入到所述气体发生腔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左侧壁连通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通气道连通,所述第二封闭板能够在所述第四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一传动腔中,所述固定杆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固定杆的右端滑动套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动轴套,所述滑动轴套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左侧,所述滑动轴套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封闭板的右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上侧开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向上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二传动腔中,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能够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转轴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充气腔进入到所述干粉储存腔中,所述第四转轴的左端面与所述干粉储存腔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杆组,所述搅拌杆组位于所述干粉储存腔中,所述搅拌杆组能够将所述干粉储存腔中的干粉搅拌,防止其凝结成粉。
[0009]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端右侧面的第一齿条,所述触发腔的右端上侧壁连通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腔的上侧壁连通设置有齿条滑槽,所述齿条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上下两面均设置有啮合齿,所述干粉储存腔的下端左侧壁连通设置有出粉孔,所述出粉孔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干粉储存腔与所述触发腔之间开设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的下端与所述齿条滑槽连通,所述第四传动腔的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
啮合,所述干粉储存腔下侧壁滑动连接有封闭齿条,初始状态时,所述封闭齿条将所述出粉孔封闭,所述封闭齿条向下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四传动腔中,所述封闭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喷粉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上的第一气管安装板和第二气管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管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气管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第一气管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气管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气管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上,所述通气道的上端左侧壁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向左延伸贯穿所述第二气管安装板进入到所述伸缩气管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管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包括机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1)中开设有开口向左的触发腔(105),所述触发腔(105)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4),所述移动板(10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热胀块(103),所述热胀块(103)与所述触发腔(105)固定连接,所述触发腔(105)的上侧设置有充气腔(106)和储存干粉的干粉储存腔(107),所述干粉储存腔(107)位于所述充气腔(106)的左侧,所述触发腔(105)的下半部分以及所述触发腔(105)的右侧设置有用于降温和提供动力的降温充气装置(200),所述触发腔(105)和所述干粉储存腔(107)中设置有切换和防止干粉凝结的触发装置(300),所述充气腔(106)中设置有将所述触发装置(300)中干粉喷出的喷粉装置(400)。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充气装置(200)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触发腔(105)右侧壁的第一滑槽(204),所述第一滑槽(204)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6),所述第一滑块(206)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槽(204)的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所述第一滑块(206)向左延伸进入到所述触发腔(105)中,所述第一滑块(206)中开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槽(207),所述第二滑槽(207)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09),所述滑动杆(209)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207)的右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8),所述滑动杆(209)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块(210),所述移动板(10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块(211),所述第二触发块(211)能够与所述第一触发块(210)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充气装置(200)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机体(101)中开口向右的电机安装槽(201),所述电机安装槽(201)中固定安装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与所述第一触发块(210)电联,当所述第二触发块(211)与所述第一触发块(210)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发块(210)向所述电机(202)发出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电机(202)的启停,所述电机安装槽(201)与所述触发腔(105)之间开设有气体发生腔(218),所述气体发生腔(218)中固定连接有风扇组(216),所述风扇组(216)能够带动气体自右侧吹向左侧,所述电机(202)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14),所述第一转轴(214)向左延伸进入到所述气体发生腔(218)中,所述气体发生腔(218)的左端与所述风扇组(2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1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15),所述第一锥齿轮(215)位于所述气体发生腔(218)中,所述气体发生腔(218)的右侧上下对称连通设置有两个进气道(217),所述进气道(217)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电机安装槽(201)位于两个所述进气道(217)之间,所述第一锥齿轮(215)的左端下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左的L形的散热通道(219),所述散热通道(219)的开口位于所述触发腔(105)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300)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腔(218)左端上侧壁的通气道(308),所述触发腔(105)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封闭板(305),所述第一封闭板(305)中开设有上下开口的第一通气孔(306),所述第一封闭板(305)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散热通道(219)中,所述气体发生腔(218)的下侧开设有第三滑槽(307),所述第三滑槽(307)左端与所述散热通道(219)连通,所述第一封闭板(305)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三滑槽(307)中,所述第一封闭板(305)在所述第三滑槽(307)中滑动连接,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通气孔(306)与所述散热通道(219)连通,使所述散热通道(219)处于通气的状态,所述触发腔(105)的右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封
闭板(303),所述第二封闭板(303)中开设有上下开口的第二通气孔(304),所述第二封闭板(303)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通气道(308)中,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封闭板(303)使所述通气道(308)封闭,当所述第二封闭板(303)向右移动使所述第二通气孔(304)与所述通气道(308)连通,从而使所述通气道(308)变为通气状态,所述第一封闭板(305)与所述第二封闭板(303)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抵接杆(301),所述抵接杆(301)能够与所述移动板(104)抵接,所述抵接杆(301)的右侧面与所述触发腔(105)的右侧壁之间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302)。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所述一种循环使用的电表箱应急灭火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300)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气体发生腔(218)上侧的第一传动腔(318),所述第一传动腔(318)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14),所述第二转轴(314)向下延伸进入到所述气体发生腔(218)中,所述第二转轴(3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3),所述第二锥齿轮(313)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15)啮合,所述第二转轴(3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15),所述第一传动腔(318)的左侧壁连通设置有第四滑槽(309),所述第四滑槽(309)与所述通气道(308)连通,所述第二封闭板(303)能够在所述第四滑槽(309)中滑动,所述第二封闭板(303)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0),所述固定杆(310)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一传动腔(318)中,所述固定杆(310)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12),所述固定杆(310)的右端滑动套设有第四锥齿轮(311),所述第四锥齿轮(311)能够与所述第三锥齿轮(315)啮合,所述固定杆(310)上滑动套设有滑动轴套(361),所述滑动轴套(361)位于所述第四锥齿轮(311)的左侧,所述滑动轴套(361)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封闭板(303)的右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360),所述第五弹簧(360)套设在所述固定杆(310)上,所述第一传动腔(318)的上侧开设有第二传动腔(319),所述第一传动腔(318)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17),所述第三转轴(317)向上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二传动腔(319)中,所述第三转轴(31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316),所述第五锥齿轮(316)能够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11)啮合,所述第三转轴(31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320),所述第二传动腔(319)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322),所述第四转轴(32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七锥齿轮(321),所述第七锥齿轮(32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320)啮合,所述第四转轴(322)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充气腔(106)进入到所述干粉储存腔(107)中,所述第四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叁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