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康专利>正文

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845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镊子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技术问题为现有的镊子焊接装置再焊接时镊子尾部不容易对齐,加工速度慢以及焊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提供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包括有桌架、支台一、方板、支台二等;桌架上安装有支台一、方板和支台二。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了往复装置、焊接组件和限位组件,往复装置能连续的对镊片进行焊接,提升了镊子焊接的加工速度,焊接组件能代替人工完成对镊片的焊接,减少了在手动焊接过程中易发生工伤的隐患,限位组件能将镊子的尾部对齐然后在焊接,这样便能提升加工速度,也解决了手动将镊子难对齐的问题。子难对齐的问题。子难对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镊子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镊子是用于夹取块状药品、金属颗粒、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取用的一种工具,也可用于手机电脑维修,用它夹持导线、元件及集成电路引脚等,镊子在生物、医学、电子设备维修以及其他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0003]在镊子的生产加工中,通常需要工人们双手各持一个镊片,然后在将镊片的尾部接触并对齐,再将镊子的尾部用焊机焊柱,这样的由工人手动加工镊子的方式,存在镊子尾部不容易对齐,加工速度慢以及焊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0004]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方便将镊子尾部对齐、加工速度快以及安全隐患低的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镊子焊接装置再焊接时镊子尾部不容易对齐,加工速度慢以及焊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方便将镊子尾部对齐、加工速度快以及安全隐患低的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包括有桌架(1)、支台一(101)、方板(102)、支台二(103)、矩形盒(104)、机架(105)、电机(106)、第一锥齿轮(107)、第二锥齿轮(1071),桌架(1)上安装有支台一(101)、方板(102)、支台二(103)、矩形盒(104)和机架(10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送料组件、往复装置、焊接组件、限位组件、拨动组件和落料组件,桌架上安装有落料组件,支台一(101)上设置有往复装置,往复装置与桌架(1)转动连接,焊接组件的部分零件设置在往复装置上,焊接装置的其它零件设置在支台二(103)上,电机(106)安装在机架(105)上,电机(10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7),第二锥齿轮(1071)设置在往复装置上,第一锥齿轮(107)与第二锥齿轮(1071)啮合,方板(102)上安装有对称的两个送料组件,送料组件与反复装置的固定连接,矩形盒(104)内安装有拨动组件和落料组件,拨动组件固定连接在往复装置上,拨动组件与矩形盒(104)滑动连接,拨动组件与落料组件滑动连接,落料组件的一侧安装有部分限位组件,其余限位组件安装在桌架(1)上靠近支台一(101)的位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其特征是,往复装置包括有轴三(2)、圆盘(202)、小圆柱(203)、推杆(204)、滑动圆柱(2041)、小弹簧(2042)、接触板(2043)和套杆(205),轴三(2)转动连接在桌架(1)上,轴三(2)靠近电机(106)输出轴,轴三(2)靠近桌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71),轴三(2)远离桌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02),圆盘(202)上靠近圆周边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小圆柱(203),推杆(204)滑动穿过支台一(101),推杆(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杆(205),套杆(205)与圆盘(202)滑动连接,套杆(205)套在小圆柱(203)上,接触板(2043)对称设置在推杆(204)上远离套杆(205)的一端,接触板(2043)与推杆(204)滑动连接,接触板(2043)与支台一(101)接触,滑动圆柱(2041)沿推杆(204)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圆柱(20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接触板(2043)的一侧,滑动圆柱(2041)滑动穿过推杆(204),两个滑动圆柱(2041)上各套有一个小弹簧(204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镊子加工用点焊装置,其特征是,送料组件包括有轴一(108)、带轮二(109)、带轮一(1081)、皮带一(110)、带轮三(111)、轴二(112)、带轮四(113)、皮带二(114)和齿盘(115),带轮一(1081)固定连接在轴三(2)上,轴一(108)转动连接在方板(102)上,轴一(108)上固定连接有带轮二(109)、带轮三(111)和齿盘(115),皮带一(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
申请(专利权)人:张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