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6179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熟地黄、生地黄、制何首乌、桑寄生、酸枣仁、白芍、炒僵蚕、骨碎补、郁金、杜仲、知母、灵芝、龟甲、全蝎等原料,通过煎煮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工艺,获得药物浸膏,与适宜的药物辅料混合,按照不同的制备工艺将药物浸膏分别制成粉剂、颗粒剂、片剂、膏剂、煎剂、胶囊、蜜丸、水丸、口服液、注射液或外用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示例的技术方案,既能有效的根治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脑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植物人、严重昏迷、中风后遗症等病症,也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何副作用。何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病是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致死或瘫痪,经临床治疗后,仍会有偏瘫、肢体麻木、口齿不清等后遗症存在。目前,常采用输液及长期服用降血压、降血脂的药物来治疗脑血管病,但只能起到防止病情加重的作用,不能彻底治愈,且治疗的周期长、费用高。对脑血管病而言,无法促进脑组织细胞再次生长是患者难以痊愈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结合古方的传承和临床研究治疗的经验,配制各药材综合配伍的中药组方,通过滋补肝肾、益脑养髓、活血通络、调理脏腑等理论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促进脑细胞再生长,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效果显著,且成本较低,无副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无毒副作用,各药材相辅相成,可最大程度发挥药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的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熟地黄10-100g、生地黄10-100g、制何首乌10-100g、桑寄生10-100g、酸枣仁10-100g、白芍10-50g、炒僵蚕10-50g、骨碎补10-50g、郁金10-50g、杜仲10-50g、知母10-50g、灵芝10-100g、龟甲10-100g、全蝎10-100g、人工麝香10-50g、红花10-100g、人工牛黄10-50g、三七10-100g、血竭10-100g、黄芪10-100g、当归10-100g、玄参10-100g、石斛10-100g、赤芍10-100g、乳香10-100g、没药10-100g、丹参10-100g、丝瓜络10-100g、威灵仙10-100g、独活10-100g、沉香10-50g、怀牛膝10-100g、片姜黄10-100g、丁香10-50g、檀香10-100g、青风藤10-100g、防风10-50g、白芷10-50g、葛根10-50g、麻黄10-50g、肉桂10-50g、萆薢10-50g、茯苓10-100g、天竺黄10-100g、黄连10-50g、菊花10-50g、橘红10-50g、青皮10-50g、藿香10-50g、乌药10-50g、豆蔻10-50g、草豆蔻10-100g、香附10-100g、白术10-100g、炒麦芽10-100g、甘草10-50g。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根据质量配比准确称取各药材,清洗干净;
[0007]S2.称取的药材用水浸泡,煎煮,过滤,获得提取液;
[0008]S3.将S3中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醇搅拌均匀,冷藏;
[0009]S4.将冷藏后的药液过滤,减压浓缩,获得药物浸膏;
[0010]S5.将药物浸膏制成成品制剂。
[0011]优选地,步骤S2中,浸泡时间为20-40min,加水量为药材质量的5-8倍,使有效成分
更容易被煎煮出来。
[0012]优选地,步骤S2中,煎煮次数为2-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0-30min,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0013]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乙醇的浓度为60%-70%。
[0014]优选地,步骤S3中,冷藏时间为24-48h,使药液中的杂质沉淀。
[0015]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药物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05-1.15,减压浓缩去除乙醇。
[0016]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的成品制剂为粉剂、颗粒剂、片剂、膏剂、煎剂、胶囊、蜜丸、水丸、口服液、注射液或外用剂。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的应用,所述中草药制剂是治疗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症、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脑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植物人、严重昏迷、中风后遗症的药物。
[0018]临床试验总结:
[0019]患病情况:脑回变平、脑沟增宽、脑室脑池扩大、大脑皮质萎缩,部分患者小脑和脑干萎缩。
[0020]用法用量:取本中药2-10g,每天2-3次,使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1-4个疗程。
[0021]治疗结果:临床试验治疗患者100人,年龄27-85岁,其中男性50人,女性50人。
[0022]经过治疗后痊愈85例,占85%,显效10例,占10%,有效4例,占4%,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99%。
[0023]疗效判断标准:
[0024]治愈:病症全部消失,经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脑萎缩消失或明显改善。
[0025]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经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脑萎缩部分消失或改善。
[0026]有效:部分症状消失,经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脑萎缩稍有改善。
[0027]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变,经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脑萎缩无任何改变。
[0028]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0029]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0030]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0031]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
[0032]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萎弱、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崩漏、胎动不安、舌纵眩晕。
[0033]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治血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眩晕、体虚自汗、盗汗。
[0034]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敛阴止汗;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胁腹疼痛、四肢挛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0035]炒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0036]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治筋骨损伤、瘀滞肿痛、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
动。
[0037]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新凉血、利胆退黄;治气滞血瘀、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肝胆湿热。
[0038]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萎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0039]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0040]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短气、不思饮食、手足逆冷、烦躁口干。
[0041]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治阴虚潮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熟地黄10-100g、生地黄10-100g、制何首乌10-100g、桑寄生10-100g、酸枣仁10-100g、白芍10-50g、炒僵蚕10-50g、骨碎补10-50g、郁金10-50g、杜仲10-50g、知母10-50g、灵芝10-100g、龟甲10-100g、全蝎10-100g、人工麝香10-50g、红花10-100g、人工牛黄10-50g、三七10-100g、血竭10-100g、黄芪10-100g、当归10-100g、玄参10-100g、石斛10-100g、赤芍10-100g、乳香10-100g、没药10-100g、丹参10-100g、丝瓜络10-100g、威灵仙10-100g、独活10-100g、沉香10-50g、怀牛膝10-100g、片姜黄10-100g、丁香10-50g、檀香10-100g、青风藤10-100g、防风10-50g、白芷10-50g、葛根10-50g、麻黄10-50g、肉桂10-50g、萆薢10-50g、茯苓10-100g、天竺黄10-100g、黄连10-50g、菊花10-50g、橘红10-50g、青皮10-50g、藿香10-50g、乌药10-50g、豆蔻10-50g、草豆蔻10-100g、香附10-100g、白术10-100g、炒麦芽10-100g、甘草10-50g。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脑组织逆生长的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学铭贾沅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医堂中医诊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