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及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及芯片。
技术介绍
[0002]许多IC都包含上电复位电路,其作用是保证在施加电源后,模拟和数字模块初始化至已知状态。基本POR功能会产生一个内部复位脉冲以避免"竞争"现象,并使器件保持静态,直至电源电压达到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阈值。
[0003]在超低功耗的上电复位电路中,上电及下电的电压点会受工艺角及温度变化影响,在两个极端的温度工艺角情况下,出现上下电电压差过大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芯片的良率,常见的方法用电阻产生关断电压。
[0004]采用电阻产生关断电压可以使下电点稳定,主要受电流变化影响,但在超低功耗电路中,所需的下电电压很小约600mV,在电流约为60nA时,需要10M电阻才能达到要求,对电阻阻值及电阻性能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及芯片,电路中不使用电阻避免了对电阻阻值的要求,并且实现随工艺角及温度变化进行阈值补偿。
[0006]第一方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流输入端、第二电流输入端、第一P型晶体管、第二P型晶体管、第三P型晶体管、第四P型晶体管、第五P型晶体管、第六P型晶体管、第七P型晶体管、第一N型晶体管、第二N型晶体管、第三N型晶体管及分压模块;所述第一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P型晶体管第一端电连接,控制端接入导通信号;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比较模块的同相输入端及第二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比较模块的反相输入端及所述第五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P型晶体管第二端与所述第六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P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P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七P型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第一端及所述第三P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P型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第一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调整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串联的M个第五N型晶体管,第1个第五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端,第k个第五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k+1个第五N型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M个第五N型晶体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端;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1≤k<M;所述分压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控制端,所述分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将所述分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涵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