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通用化模型客制化需求开发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613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通用化模型客制化需求开发框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服务器上对项目进行部署,包括主体模型和客制化代码的部署,部署需要按照框架来进行;(2)对部署好的项目进行客制化代码版本校验;(3)对客制化代码与主线模型进行适配校验;(4)检验主线模型的部署版本是否正确;(7)客制化代码在主线模型中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模型上线部署时,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版本部署错误和客制化代码与主体模型不匹配问题提供脚本。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升模型的复用性,提升模型的部署效率,提升模型部署bug的查找效率,同时有利于规范和优化通用化模型开发流程。范和优化通用化模型开发流程。范和优化通用化模型开发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通用化模型客制化需求开发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工程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开发通用化模型时所使用的模型客制化需求开发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定制化模型开发中,模型开发是独立的,当用户提出新需求时,在用户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新需求的扩展。在定制化模型开发的过程中,不存在无法迭代的需求,所以在定制化模型开发过程是一个闭环流程。
[0003]但通用化模型的开发希望是面向多租户多场景的,在这种模型开发的过程中会存在主体模型可以提供固定的服务,但是无法满足所有租户的客制化需求的问题,这就需要使客制化需求迭代到主体模型中。在客制化代码积累的过程中,当客制化代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多个租户下的多个场景就会有相似的可以整合的需求,可以将这一类客制化需求迭代到主体模型中,但是始终会存在无法迭代的需求,就会导致主体模型和客制化代码之间不能形成闭环的问题。
[0004]同时在模型开发时还会存在主体模型代码进行大版本更新,而客制化代码未能及时更新,导致项目在上线时出现报错。这种主体模型和客制化代码不匹配问题,也是通用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通用化模型客制化需求开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项目主体模型的基本构成,对主体模型进行解耦,将主体模型分为四个层级,在框架的src目录下放置主体模型的四层结构,主体模型四层结构具体如下:第一层:application文件夹作为模型的appliction层,主要作用是用来存放主体模型的基本流程代码;第二层:business_unit文件夹作为模型的business_unit层,是用来存放主体模型的业务逻辑代码,是存在依赖关系的类;第三层:component文件夹作为模型的component层,用来存放主体模型的功能组件代码;第四层:basic文件夹作为模型的basic层,用来存放模型数据读取代码,是对获取业务单体数据的封装类;步骤2:构建框架下项目的客制化代码存放路径,客制化代码通过继承主体模型来对主体模型进行扩展;且在框架中,将放置客制化代码的文件夹extend_dev创建在src目录下;步骤3:在通用化模型进行开发时,主体模型在四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版本的迭代和升级,客制化代码在文件夹extend_dev中通过继承的方式完成需求的开发;步骤4:对框架下项目进行部署时,首先将对应租户的客制化代码部署在src目录的extend_dev文件夹下,再将项目部署在对应租户的云服务器上为租户提供服务;步骤5:对完成项目部署的框架进行测试,解决存在的主体模型/客制化代码版本异常问题和客制化代码与主体模型不匹配问题;步骤6:框架测试无异常后,执行项目;将客制化代码加载到主体模型,通过客制化代码加载脚本实现项目运行:执行到src路径下的产品模型时,根据python语言的特性优先执行src路径下的__init__.py文件;客制化代码加载组件的入口函数在__init__.py文件中,所以主体模型运行前会将客制化代码加载到主体模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通用化模型客制化需求开发框架,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不匹配问题具体解决如下:(1)针对人为原因导致部署的主体模型代码和项目的主体模型代码版本不一致问题,通过提供主体模型版本校验脚本解决;具体:在项目部署时对主体模型代码进行MD5加密,并生成该版本对应的MD5码,同时项目上的主体模型代码也会生成一份对应的MD5码;对比两份MD5码来判断主体模型代码版本的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君陈灿段国增苏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览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