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肠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50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引流胰液的胰肠吻合器,它包括分为胰内区、肠内区和体外区的导管,设在胰内区与肠内区交界处的绕线固定装置,以及设在肠内区与体外区交界处的导管限位装置,胰内区上设有引流孔;绕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和绕线耳,固定套套设在导管上,绕线耳一端固定在固定套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导管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套设在导管的定环、活动的套设在导管上的动环以及连接动环与定环的折件,动环位于远离肠内区的一端,折件的两端及中间设置折槽;当动环靠近定环时,折件在折槽处弯折使折件中间位置向远离定环轴线的方向弯折;绕线固定装置和导管限位装置均为医用可吸收材料制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导流胰液且便于尽快拆除。于尽快拆除。于尽快拆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胰肠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胰肠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胰头切除后,还需要进行胰肠吻合手术,使胰液可以重新流入小肠,这种手术需要先在肠壁切开一小孔,然后将肠壁与胰腺断面以及胰管断口端缝合,封闭胰腺的断面,再造胰肠吻合口。目前技术下的难题是,由于胰液具有腐蚀性,在胰肠吻合口还未愈合时,胰肠吻合口接触胰液会使愈合时间延长,形成瘘管或水肿导致吻合口难愈合,因此在胰肠吻合口愈合前最好将胰液导出体外。而现有技术没有专门针对此类需求的装置,胰液一般自然流出胰管进入小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引流胰液的胰肠吻合器。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胰肠吻合器,包括导管,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引流孔,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导管外壁上的绕线固定装置和导管限位装置,导管在其长度方向依次分为胰内区、肠内区和体外区,所述引流孔均设置在胰内区上,所述绕线固定装置设置在胰内区和肠内区的交界处,导管限位装置设置在肠内区和体外区的交界处;绕线固定装置包括圆管形的固定套和绕线耳,固定套套设在导管上,绕线耳靠近胰内区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的外圆周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导管限位装置包括定环、动环以及连接动环与定环的折件,定环套设在导管上且与导管固定,动环套设在导管上且可沿导管轴向移动,动环位于定环远离肠内区的一端,折件的两端以及折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折槽;当动环靠近定环时,折件在折槽处弯折,折件中间位置向远离定环轴线的方向弯折;绕线固定装置和导管限位装置均为医用可吸收材料制成。
[0006]较佳的,绕线耳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环绕绕线耳的根部一周。
[0007]较佳的,固定套的比表面积小于绕线耳的比表面积。
[0008]较佳的,固定套外周面背向肠内区一端为圆台面,所述圆台面直径较小一端位于端部。
[0009]较佳的,固定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槽。
[0010]较佳的,折件为长条形且沿定环的轴向设置,折件设有多个且以定环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的圆周分布。
[0011]较佳的,折槽位于折件朝外的表面上。
[0012]较佳的,定环朝向胰内区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结构。
[0013]较佳的,导管位于胰内区内的端头圆滑。
[0014]较佳的,还包括与导管可拆卸固定连接的体外固定装置,所述体外固定装置设置在体外区。
[0015]较佳的,定环和/或上设置吸收槽。
[0016]较佳的,定环上设置有防转槽,所述防转槽为长度沿定环母线设置的长槽。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胰肠吻合器,包括用于引流的导管、绕线固定装置和导管限位装置,绕线固定装置包括圆管形的固定套和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绕线耳,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套封堵胰管与导管间的缝隙,手术中将缝合线缠绕在绕线耳的根部来固定胰肠吻合口和吻合器的相对位置;导管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导管上的定环和动环以及连接动环与定环的折件,定环与导管固定连接,动环可沿导管轴向移动,动环位于定环远离肠内区的一端,当导管限位装置进入小肠后,拉动导管,定环可以由于折件的自然折弯的作用下,向动环靠拢,并且折件在轴向上膨胀起来,使吻合器无法向外移动,从而限制其位置,进一步拉动导管并将导管一端从体外拉出,这样小肠可以在导管限位装置的牵拉下和腹壁靠拢,再进一步使用导管固定装置在体外固定导管,这样胰脏、小肠和腹壁的位置相对稳固,胰液通过引流管收集后,通过吻合器的导管另一端排出体外。绕线固定装置和导管限位装置均为医用可吸收材料制成,在胰肠吻合口愈合后,绕线固定装置和导管限位装置可以部分被吸收掉,使缝合线与导管分离、限位失效,此时向外拉出导管就能实现吻合器拆除,拆除导管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胰肠吻合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管限位装置未膨胀;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绕线固定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管固定装置为初始状态;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管固定装置为限位状态;
[0023]图5是胰肠吻合器使用时与人体器官的位置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导管;11、胰内区;12、肠内区;13、体外区;14、引流孔;
[0026]20、绕线固定装置;21、固定套;22、绕线耳;23、固定槽;24、防滑槽;25、让位槽;
[0027]30、导管限位装置;31、定环;32、动环;33、折件;34、折槽;35、防转槽;
[0028]40、体外固定装置;50、胰腺;60、小肠;70、腹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30]一种胰肠吻合器,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导出胰液的导管10、用于固定吻合器和胰肠吻合口相对位置的绕线固定装置20以及用于限制导管10向人体外移动的导管限位装置30。导管10的一端穿透腹壁70和小肠60插入胰管内,另一端位于腹壁70外,导管10用于连通胰管和体外将胰液导出。结合图1和图5所示,导管10为一细长管,在其长度方向依次分为胰内区11、肠内区12和体外区13,在使用时体外区13主要位于人体外,肠内区12位于小肠60中,胰内区11位于胰管内。胰内区11的导管10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导管10管内外的引流孔14,胰管内的胰液通过引流孔14进入导管10。导管10位于胰内区11的端部需圆滑,以避免导管10插入胰管时尖锐端头伤害胰管。本专利技术的胰肠吻合器设置多种规格,不同规格的吻合
器导管10的直径不同,使用时可以选择导管10直径与病人胰管粗细相适配的规格。
[0031]如图2所示,绕线固定装置20包括固定套21和绕线耳22。固定套21为圆管,固定套21的内壁与导管10的外壁相适配并固定套设在导管的胰内区11和肠内区12的交界处,使用时固定套21位于胰内区11的一端用于封堵胰管与导管10之间的缝隙,防止胰液从胰管与导管10之间的缝隙流出。绕线耳22顺着固定套的管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固定设置在固定套21的外圆周面上,其中绕线耳22靠近胰内区11的一端与固定套2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使用时,导管的一端穿透腹壁70和小肠60使导管的胰内区插入胰管内,固定套封堵胰管与导管间的缝隙,采用缝合线缝合肠壁、胰腺50断面以及胰管断口,缝合肠壁、胰腺50断面以及胰管断口的缝合线缠绕在绕线耳22与固定套21的连接处,也就是绕线耳22的根部,使胰肠吻合口和吻合器相对固定,从而防止胰肠吻合口愈合前绕线固定装置20移动位置使胰液漏出,这样一端开口、一端连接的绕线耳22在手术中较为方便缠绕缝合线。绕线固定装置20采用医用可吸收材料制成,例如聚乳酸、聚乙烯醇、聚对二氧环己酮等材料,在手术后绕线固定装置20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胰肠吻合器,包括导管(10),导管(10)的管壁上设置有引流孔(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导管(10)外壁上的绕线固定装置(20)和导管限位装置(30),导管(10)在其长度方向依次分为胰内区(11)、肠内区(12)和体外区(13),所述引流孔(14)均设置在胰内区(11)上,所述绕线固定装置(20)设置在胰内区(11)和肠内区(12)的交界处,导管限位装置(30)设置在肠内区(12)和体外区(13)的交界处;绕线固定装置(20)包括圆管形的固定套(21)和绕线耳(22),固定套(21)套设在导管(10)上,绕线耳(22)靠近胰内区(1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套(21)的外圆周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导管限位装置(30)包括定环(31)、动环(32)以及连接动环(32)与定环(31)的折件(33),定环(31)套设在导管(10)上且与导管(10)固定,动环(32)套设在导管(10)上且可沿导管(10)轴向移动,动环(32)位于定环(31)远离肠内区(12)的一端,折件(33)的两端以及折件(33)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折槽(34);当动环(32)靠近定环(31)时,折件(33)在折槽(34)处弯折,折件(33)中间位置向远离定环(31)轴线的方向弯折;绕线固定装置(20)和导管限位装置(30)均为医用可吸收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绕线耳(22)的表面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