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以及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维护
,具体为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以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质时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0003]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污染物进入到水体环境中,且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变了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进而造成水质污染、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以及运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以及运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一端连接有第一船体,第一船体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船体,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内部后端均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相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一端连接有第一船体(2),第一船体(2)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船体(3),第一船体(2)和第二船体(3)内部后端均安装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输出端相对于第一船体(2)和第二船体(3)外部连接有螺旋桨(5),第一电机(4)一侧连接有电源(6),框体(1)内部卡接有收集槽(7),收集槽(7)底部连接有铁丝网(8),框体(1)上端两侧靠近边缘处均连接有第一支撑块(9),第一支撑块(9)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0),第一连接轴(10)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撑块(9)一侧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1),第一从动轮(11)通过第一传动带(12)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3),第一主动轮(13)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安装于框体(1)上端一侧,框体(1)前端下部两侧均连接有支臂(15),支臂(15)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6),第二连接轴(16)和第一连接轴(10)外部套设有输送带(17),输送带(17)表面均匀开设有滤孔(18),输送带(17)表面连接有若干排刮杆(19),第二连接轴(16)一端延伸至支臂(15)一侧连接有第二主动轮(20),支臂(15)上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1),第二支撑块(21)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轴(22),第三连接轴(22)上端连接有卷入架组件(23),第三连接轴(22)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撑块(21)一侧连接第二从动轮(24),第二从动轮(24)和第二主动轮(20)通过第二传动带(25)连接,支臂(15)前端连接有收集板(26),收集板(26)一端贯穿有通孔(27),框体(1)上端一侧连接有集成检测机构(28),集成检测机构(28)、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4)均与电源(6)电性连接,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4)均与集成检测机构(28)电性连接;所述卷入架组件(23)包括套轴(29)和卷入杆(30),所述套轴(29)套设于第三连接轴(22)上端,套轴(29)外端焊接有卷入杆(30);所述集成检测机构(28)包括底座(31)、支杆(32)、连接杆(33)、壳体(34)、控制芯片模块(35)、摄像头模块(36)和识别检测模块(37),所述底座(31)上端中部连接有支杆(32),支杆(32)上端连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上端连接有壳体(34),壳体(34)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芯片模块(35),壳体(34)前端安装有摄像头模块(36),摄像头模块(36)一侧安装有识别检测模块(37)。2.一种水质维护机器人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接通电源(6)并检查;步骤二,设备驱动运行;步骤三,垃圾卸载;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将设备上的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4)和集成检测机构(28)均通过导线接通电源(6),然后,检查线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南琪,王爱杰,王旭,路璐,冯萧驰,
申请(专利权)人: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