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锐专利>正文

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32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0
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撑板、第一动力装置、第一转动轴、凸轮、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动力装置、第二转动轴和第一齿轮;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第一动力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转动轴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凸轮与第一转动轴键连接;滑板滑动设置在箱体内壁上,滑板上设置支撑杆;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滑板上;第一齿轮与第二转动轴键连接;筒体与盲孔孔壁转动连接;试管配合插入筒体内;第二齿轮设置在筒体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试管快速旋转,使其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同时滑板上下移动使试管内的液体上下晃动,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BO血型系统主要是根据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含凝集原的不同而命名的,采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以鉴定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细胞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抗体。只有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鉴别和血清中的抗体鉴别所得出的结果完全符合时才能肯定其血型类别,检测时需要将标准血清和被测者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摇匀混合,或者将被测者血清和标准试剂红细胞悬液进行摇匀混合,抗原抗体检测各需要三组试管,医护人员进行摇匀混合操作繁琐,工作量较大,降低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第二动力装置通过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筒体转动,筒体带动试管进行快速旋转,使其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同时第一动力装置通过第一转动轴和凸轮带动滑板上下移动,滑板上下移动使试管内的液体发生上下晃动,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使试管内的液体能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且不需要人工混合,省时省力。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撑板、第一动力装置、第一转动轴、凸轮、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动力装置、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筒体、第二齿轮和试管;
[0007]箱体底部设置多组支撑腿,箱体前侧设置箱门,箱门上设置把手;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第一动力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水平设置,第一转动轴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凸轮与第一转动轴键连接;滑板滑动设置在箱体内壁上,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滑板底部与凸轮接触,滑板上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杆;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杆顶部;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滑板上,第二动力装置与第二转动轴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轴顶部竖直穿过第二支撑板伸入第二支撑板上方;第一齿轮与第二转动轴键连接,第一齿轮位于第二支撑板上方;
[0008]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竖直的盲孔,盲孔在第二支撑板上端面形成开口;筒体与盲孔孔壁转动连接,筒体底部封闭并插入盲孔内;试管配合插入筒体内,试管外壁与筒体内周壁贴合;第二齿轮设置在筒体上,第二齿轮轴线与筒体轴线重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旋转组件设置六组,六组旋转组件以第二转动轴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分布,多组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啮合;箱体内设有对六组试管顶部开口同时封闭的封口组件。
[0009]优选的,封口组件包括盖板、螺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转动轴、旋钮和密封塞;盖板位于试管上方,盖板底部设置竖直的限位杆,限位杆配合插入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
限位孔内,限位孔在第二支撑板上端面形成开口;螺杆竖直且转动设置在盖板底部,螺杆与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竖直的螺纹孔配合,螺纹孔在第二支撑板上端面形成开口,螺杆底部配合旋转至螺纹孔内;第三齿轮与螺杆键连接,第三齿轮位于螺杆顶部位置处,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三转动轴键连接,第三转动轴与盖板上开设的通孔孔壁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顶部穿过通孔伸入盖板上方;旋钮水平设置在第三转动轴顶部;密封塞设置在盖板底部,密封塞配合插入试管内,密封塞设置六组,六组密封塞与六组试管一一对应。
[0010]优选的,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标签盒,标签盒设置六组,六组标签盒以第二转动轴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分布。
[0011]优选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降低第一转动轴转速的减速机构。
[0012]优选的,箱体底部内侧设置储物盒。
[0013]优选的,支撑腿底部设置万向轮。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第二动力装置通过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筒体转动,筒体带动试管进行快速旋转,使其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同时第一动力装置通过第一转动轴和凸轮带动滑板上下移动,滑板上下移动使试管内的液体发生上下晃动,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使试管内的液体能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且不需要人工混合,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的A-A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的B-B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1、箱体;2、支撑腿;3、箱门;4、把手;5、第一支撑板;6、第一动力装置;7、第一转动轴;8、凸轮;9、滑板;10、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板;12、第二动力装置;13、第二转动轴;14、第一齿轮;15、盲孔;16、筒体;17、第二齿轮;18、试管;19、盖板;20、限位杆;21、限位孔;22、螺杆;23、螺纹孔;24、第三齿轮;25、第四齿轮;26、第三转动轴;27、通孔;28、旋钮;29、密封塞;30、标签盒;31、减速机构;32、储物盒;3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0]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支撑板5、第一动力装置6、第一转动轴7、凸轮8、滑板9、第二支撑板11、第二动力装置12、第二转动轴13、第一齿轮14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筒体16、第二齿轮17和试管18;
[0021]箱体1底部设置多组支撑腿2,箱体1前侧设置箱门3,箱门3上设置把手4;第一支撑板5水平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第一动力装置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上,第一动力装置6与第一转动轴7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7水平设置,第一转动轴7与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凸轮8与第
一转动轴7键连接;滑板9滑动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滑板9底部与凸轮8接触,滑板9上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板11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杆10顶部;第二动力装置12设置在滑板9上,第二动力装置12与第二转动轴13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轴13顶部竖直穿过第二支撑板11伸入第二支撑板11上方;第一齿轮14与第二转动轴13键连接,第一齿轮14位于第二支撑板11上方;
[0022]第二支撑板11上开设竖直的盲孔15,盲孔15在第二支撑板11上端面形成开口;筒体16与盲孔15孔壁转动连接,筒体16底部封闭并插入盲孔15内;试管18配合插入筒体16内,试管18外壁与筒体16内周壁贴合;第二齿轮17设置在筒体16上,第二齿轮17轴线与筒体16轴线重合,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旋转组件设置六组,六组旋转组件以第二转动轴13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分布,多组第二齿轮17同时与第一齿轮14啮合;箱体1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型检测快速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支撑板(5)、第一动力装置(6)、第一转动轴(7)、凸轮(8)、滑板(9)、第二支撑板(11)、第二动力装置(12)、第二转动轴(13)、第一齿轮(14)和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筒体(16)、第二齿轮(17)和试管(18);箱体(1)底部设置多组支撑腿(2),箱体(1)前侧设置箱门(3),箱门(3)上设置把手(4);第一支撑板(5)水平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第一动力装置(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上,第一动力装置(6)与第一转动轴(7)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7)水平设置,第一转动轴(7)与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凸轮(8)与第一转动轴(7)键连接;滑板(9)滑动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滑板(9)底部与凸轮(8)接触,滑板(9)上设置多组竖直的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板(11)水平设置在多组支撑杆(10)顶部;第二动力装置(12)设置在滑板(9)上,第二动力装置(12)与第二转动轴(13)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轴(13)顶部竖直穿过第二支撑板(11)伸入第二支撑板(11)上方;第一齿轮(14)与第二转动轴(13)键连接,第一齿轮(14)位于第二支撑板(11)上方;第二支撑板(11)上开设竖直的盲孔(15),盲孔(15)在第二支撑板(11)上端面形成开口;筒体(16)与盲孔(15)孔壁转动连接,筒体(16)底部封闭并插入盲孔(15)内;试管(18)配合插入筒体(16)内,试管(18)外壁与筒体(16)内周壁贴合;第二齿轮(17)设置在筒体(16)上,第二齿轮(17)轴线与筒体(16)轴线重合,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旋转组件设置六组,六组旋转组件以第二转动轴(13)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分布,多组第二齿轮(17)同时与第一齿轮(14)啮合;箱体(1)内设有对六组试管(18)顶部开口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锐胡亚文雯
申请(专利权)人:林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