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式静电驻极装置及其静电驻极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式静电驻极装置及其静电驻极工艺,属于非织造布生产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布作为空气过滤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到汽车、卫生等多个领域,采用电荷注入对添加有驻极材料的非织造布进行驻极体处理后,能大幅提高其过滤效率。
[0003]现有的主流电荷注入法一般有针式电晕充电法、水摩擦充电法等,但是由于针式电晕充电法靠尖端放电容易击穿布面,水摩擦充电法后续的烘干环节容易使布面发黄或者后续发霉等问题,并且无法达到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9%以上的过滤指标,还存在布面局部过滤效率偏差大、静电易流失、保质期短等问题。
[0004]添加有机驻极体材料的非织造布过滤吸附效率不稳定,静电驻极效果保持时间短,经过一段时间存放其过滤效率会出现大幅下降。
[0005]因此亟需一种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能达到99%以上、布面过滤性能均匀、保质期长、操作方便、不影响布面质量的电荷注入装置和驻极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式静电驻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式静电驻极装置包含依先后顺序设置的第一驻极装置(1)、第二驻极装置(2)和第三驻极装置(3);所述第一驻极装置(1)、第二驻极装置(2)和第三驻极装置(3)均包含上盖(201)和底盖(202);所述上盖(201)上安装有下导辊(203)、上金属丝装置(205)和上定位槽(207),底盖(202)上安装有上导辊(204)、下金属丝装置(206)和下定位槽(208);所述下导辊(203)和上导辊(204)间隔设置;所述下定位槽(208)位于下导辊(203)的正下方,下定位槽(208)内上下滑动嵌置有下金属丝装置(206);所述上定位槽(207)位于上导辊(204)的正上方,上定位槽(207)内上下滑动嵌置有上金属丝装置(205);所述第一驻极装置(1)的上盖(201)安装有不少于2根下导辊(203),底盖(202)安装有不少于2根上导辊(204);所述第一驻极装置(1)安装的下导辊(203)数量与上导辊(204)数量一致;所述第一驻极装置(1)安装的下金属丝装置(206)数量与下导辊(203)数量一致,上金属丝装置(205)数量与上导辊(204)数量一致;下金属丝装置(206)、上金属丝装置(205)、下导辊(203)和上导辊(204)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静电发生器;所述第二驻极装置(2)的上盖(201)安装有不少于2根下导辊(203),底盖(202)安装有不少于3根上导辊(204);所述第二驻极装置(2)安装的下导辊(203)数量比上导辊(204)数量少一根;所述第二驻极装置(2)安装的下金属丝装置(206)数量与下导辊(203)数量一致,上金属丝装置(205)数量与上导辊(204)数量一致;下金属丝装置(206)、上金属丝装置(205)、下导辊(203)和上导辊(204)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静电发生器;所述第三驻极装置(3)的上盖(201)安装有不少于3根下导辊(203),底盖(202)安装有不少于2根上导辊(204);所述第三驻极装置(3)安装的下导辊(203)数量比上导辊(204)数量多一根;所述第三驻极装置(3)安装的下金属丝装置(206)数量与下导辊(203)数量一致,上金属丝装置(205)数量与上导辊(204)数量一致;下金属丝装置(206)、上金属丝装置(205)、下导辊(203)和上导辊(204)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静电发生器;非织造布(100)依次穿过第一驻极装置(1)、第二驻极装置(2)和第三驻极装置(3),非织造布(100)的下表面与上导辊(204)的顶面包覆接触、上表面与下导辊(203)的底面包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式静电驻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丝装置(205)包含滑动嵌置在上定位槽(207)内的金属丝(301)、支撑杆(302)和固定螺母(303);所述支撑杆(302)的一端设有螺纹并滑动嵌置在上定位槽(207)内,螺母(303)旋置于支撑杆(302)一端的螺纹上起到定位紧固作用,支撑杆(302)的另一端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304),通孔(304)内设有金属丝(301),金属丝(301)通过导线连接至静电发生器;所述下金属丝装置(206)的结构与连接方式与上金属丝装置(205)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金属丝装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化,王海江,李胜贤,吴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