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料矫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分料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如二极管、保险丝等的物料,需要对其进行打圈加工,此类物料包括柱状部和设置于柱状部两端的电极丝,两段电极丝长短不一,且两段电极丝的外径小于柱状部的外径,在物料被移送至打圈装置进行打圈加工之前,还需要对物料进行移送方向上的矫正,使物料保持统一方向以方便打圈加工,以及需要对物料的电极丝进行平直度的矫正,使电极丝保持平直,方便打圈加工。现有的一些矫正装置通过视觉识别机构来对物料进行自动摄像对比,进而直接识别物料的移送方向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再加以方向矫正,但是视觉识别机构要实现自动摄像对比,自身构造较为精密,制造和使用成本高,导致提高了整个分料矫正装置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料矫正装置,能够降低识别物料移送方向的成本。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料矫正装置,包括:机架;供料机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供料机构(200),所述供料机构(20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供料机构(200)设有供料部,所述供料机构(200)能够将物料(900)输送至供料部;转动机构(300),所述转动机构(300)设于所述供料机构(200)的一侧,所述转动机构(300)设有能够与物料(900)的柱状部配合的定位槽(311),所述定位槽(311)的两端设有第一避让口(312),所述第一避让口(312)用于供物料(900)两端的电极丝穿过而向外突出,所述转动机构(300)能够带动物料(900)转动;第一移送机构(400),所述第一移送机构(400)设于所述供料机构(200)和所述转动机构(300)之间,所述第一移送机构(400)能够将所述供料部的物料(900)移送至所述定位槽(311)中;检测机构(500),所述检测机构(500)设于所述转动机构(300)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500)能够检测物料(900)的电极丝突出于所述第一避让口(312)的长度;平直度矫正机构(600),所述平直度矫正机构(600)设于所述检测机构(500)的一侧,所述平直度矫正机构(600)能够将物料(900)两端的电极丝压直矫正;第二移送机构(700),所述第二移送机构(700)设于所述转动机构(300)和所述平直度矫正机构(600)之间,所述第二移送机构(700)能够将转动机构(300)的物料(900)移送至所述平直度矫正机构(600)上;控制器(800),所述控制器(800)分别与所述供料机构(200)、转动机构(300)、第一移送机构(400)、检测机构(500)、平直度矫正机构(600)和第二移送机构(70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200)包括振动盘,所述供料部设于所述振动盘的一侧,所述供料部设有可容纳物料(900)的柱状部的供料槽(210),所述供料槽(210)的一端与振动盘的内腔连通,所述供料槽(210)的另一端设有供物料(900)的电极丝穿过的第二避让口(2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送机构(400)包括第一驱动件(410)、第一升降件(420)和夹持件(430),所述第一驱动件(41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升降件(420)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上且能够被所述第一驱动件(410)带动而横向移动,所述夹持件(430)设于所述第一升降件(420)上且能够被所述第一升降件(420)带动而上下移动,所述夹持件(430)能够对供料部的物料(900)夹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00)包括转向件(310)和第二驱动件(320),所述第二驱动件(32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二驱动件(320)与所述转向件(310)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转向件(310)转动,所述定位槽(311)设于所述转向件(31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送机构(700)包括第二升降件(710)和至少两个第一抵接件(720),所述第二升降件(71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二升降件(710)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机构(300)上下移动,两个所述第一抵接件(720)间隔设置于机架(100)上,两个所述第一抵接件(720)形成避让空间,所述定位槽(311)位于所述避让空间内,所述第一
抵接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