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87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包括箱体框架以及设于箱体框架内的主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电容组件、输入模块、IGBT元器件、IGBT驱动板、电流传感器、电抗器、电压检测板和控制机箱,电容组件和电流传感器均安装于箱体框架的底板左侧,电容组件靠近箱体框架的前侧板内侧壁设置,电流传感器靠近箱体框架的后侧板内侧壁设置,输入模块位于电流传感器正上方,IGBT元器件位于电容组件和电流传感器之间,IGBT驱动板设于IGBT元器件的正上方,电抗器和控制机箱前后并列安装于箱体框架的底板右侧,电压检测板位于电抗器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散掉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且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检修,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和轻型化的特点。间利用率高和轻型化的特点。间利用率高和轻型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到磁浮交通悬浮控制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悬浮控制器是混合悬浮磁浮列车的核心系统之一,它的稳定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混合悬浮磁浮列车运行的稳定可靠。如图1所示,目前一列磁浮列车一般由N(N为3或6)节车厢组成,同时在实际混合电磁铁悬浮系统中,为了对每节列车的各个悬浮架以及电磁铁的悬浮高度实现控制,每节车厢均设有10个悬浮控制器分别控制对应10个悬浮模块,每个悬浮模块均通过一个悬浮控制器实现悬浮控制,并通过以太网进行信息交换和监控。由于现有悬浮控制器结构笨重,外形尺寸较大,因此对于一截悬浮车厢而言,10台悬浮控制器不仅质量重,而且空间占用较多,从而对于安装和后期检查维护都有较大影响。
[0003]因此,为了降低磁浮列车的车身重量,同时提高车身的空间利用率以及便于控制器后期安装维护等问题,研究一种具有小型化的混合悬浮控制器是本
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所述混合悬浮控制器能够大幅减小悬浮控制器的尺寸结构,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也便于控制器的安装和后期检查维护。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包括箱体框架以及设于箱体框架内的主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电容组件、输入模块、IGBT元器件、IGBT驱动板、电流传感器、电抗器、电压检测板和控制机箱,电容组件和电流传感器均安装于箱体框架的底板左侧,且电容组件靠近箱体框架的前侧板内侧壁设置,电流传感器靠近箱体框架的后侧板内侧壁设置,输入模块位于电流传感器正上方,IGBT元器件位于电容组件和电流传感器之间,IGBT驱动板设于IGBT元器件的正上方,电抗器和控制机箱均安装于箱体框架的底板右侧且其前后并列设置,电压检测板位于电抗器正上方。
[0006]优选地,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设于电流传感器正上方的绝缘板以及设于绝缘板上的充电电阻、电源滤波器、熔断器和接触器,电源滤波器安装于绝缘板底板上的中央区域,充电电阻和熔断器均设于绝缘板的前侧壁上,接触器安装于绝缘板底板上的右侧。
[0007]优选地,所述绝缘板通过设于箱体框架上的铜柱安装于电流传感器正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IGBT驱动板通过设于箱体框架上的铜柱安装于IGBT元器件的正上方。
[0009]优选地,所述绝缘板呈U型或L型。
[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框架的底板右侧设有安装底座,控制机箱通过安装底座与箱体框架的底板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箱体框架底部设有散热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若干散热片和/或散热风扇。
[0013]优选地,所述箱体框架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外侧面均设有用于支撑和安装的滑轨。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框架采用铝材料制造而成。
[001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将发热器件IGBT元器件、电抗器和控制机箱安装在箱体框架底部,能够有效将热量散掉,不需要为发热器件专门设计散热器,大大节省了悬浮控制器的空间占有率,同时将各部件按照功能分类使其模块化,也方便安装拆卸,有助于内部元器件的后续维护检修,而且整个箱体框架采用铝材料制作,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悬浮控制器的重量,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和轻型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悬浮列车系统框架构成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的仰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立体图。
[0020]图中:1.箱体框架,11.散热装置,12.滑轨,21.电容组件,22.输入模块,221.绝缘板,222.充电电阻,223.电源滤波器,224.熔断器,225.接触器,23.IGBT元器件,24.IGBT驱动板,25.电流传感器,26.电抗器,27.电压检测板,28.控制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图2中箱体框架底板为基准,垂直箱体框架底板向右为右,垂直箱体框架底板向左为左,垂直箱体框架底板向上为前,垂直箱体框架底板向下为后。
[0023]如图2所示,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包括箱体框架1以及设于箱体框架1内的主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电容组件21、输入模块22、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元器件23、IGBT驱动板24、电流传感器25、电抗器26、电压检测板27和控制机箱28,电容组件21和电流传感器25均安装于箱体框架1的底板左侧,且电容组件21靠近箱体框架1的前侧板内侧壁设置,电流传感器25靠近箱体框架1的后侧板内侧壁设置,输入模块22位于电流传感器25正上方,IGBT元器件23位于电容组件21和电流传感器25之间,IGBT驱动板24设于IGBT元器件23的正上方,电抗器26和控制机箱28均安装于箱体框架1的底板右侧且其前后并列设置,电压检测板27位于电抗器26正上方。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框架1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前侧的前侧板和设于底板后侧的后侧板,通过将IGBT元器件23、电抗器26和控制机箱28均安装于箱体框架1底板上,能够有效将发热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散掉,不需要为发热器件设计专用散热器,进而节省了箱体框架1的空间占有率并减轻了整体悬浮控制器的重量,同时根据悬浮控制器中的各部件功能进行分类并使其模块化,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安装拆卸,也有助于后续的维护检修,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整个箱体框架1均采用铝材料制作而成,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悬浮控制器
的重量,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和轻型化的特点。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组件21由电容和其相关元件构成。
[0025]如图2所示,所述输入模块22包括设于电流传感器25正上方的绝缘板221以及设于绝缘板221上的充电电阻222、电源滤波器223、熔断器224和接触器225,电源滤波器223安装于绝缘板221地板上的中央区域,充电电阻222和熔断器224均设于绝缘板221前侧板的侧壁上,接触器225安装于绝缘板221底板上的右侧。
[0026]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板221通过设于箱体框架1上的铜柱安装于电流传感器25正上方。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板221呈U型,通过设于箱体框架1上的铜柱将U型绝缘板221安装于电流传感器25正上方并与电流传感器25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根据悬浮控制器中的各部件功能将充电电阻222、电源滤波器223、熔断器224和接触器225进行模块化并使其安装于绝缘板221上,从而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输入模块22中各部件的安装拆卸,也有助于后续的维护检修,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悬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框架(1)以及设于箱体框架(1)内的主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电容组件(21)、输入模块(22)、IGBT元器件(23)、IGBT驱动板(24)、电流传感器(25)、电抗器(26)、电压检测板(27)和控制机箱(28),电容组件(21)和电流传感器(25)均安装于箱体框架(1)的底板左侧,且电容组件(21)靠近箱体框架(1)的前侧板内侧壁设置,电流传感器(25)靠近箱体框架(1)的后侧板内侧壁设置,输入模块(22)位于电流传感器(25)正上方,IGBT元器件(23)位于电容组件(21)和电流传感器(25)之间,IGBT驱动板(24)设于IGBT元器件(23)的正上方,电抗器(26)和控制机箱(28)均安装于箱体框架(1)的底板右侧且其前后并列设置,电压检测板(27)位于电抗器(26)正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悬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22)包括设于电流传感器(25)正上方的绝缘板(221)以及设于绝缘板(221)上的充电电阻(222)、电源滤波器(223)、熔断器(224)和接触器(225),电源滤波器(223)安装于绝缘板(221)底板上的中央区域,充电电阻(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佩倡冷鹏王连春陈强周丹峰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