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距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穴距仪
,特别涉及一种穴距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试验小区中,无论是栽培试验还是育种试验对种植密度都有严格要求,尤其育种试验,要求密度均匀一致。目前科研工作者们多利用人工划线、人工划印标记的方法来确定穴距,所采用的工具也都五花八门,有木棍、铁钎等,但无一例外,移栽时标志杆及所用划线在移动或校对时比较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种穴距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穴距。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穴距控制装置,包括:
[0005]挡板,挡板为两块,挡板的板面平行且相对设置,挡板的中心处具有第一通孔;
[0006]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对的一对通孔并与挡板转动连接,转轴延伸出挡板;
[0007]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以挡板的中心为圆心呈环状均匀设置于挡板上,多个第二通孔所在的圆环构成多个同心圆;
[0008]连杆,连杆为多个,连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对的第二通孔内,连杆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210),所述挡板(210)为两块,所述挡板(210)的板面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挡板(210)的中心处具有第一通孔(211);转轴(212),所述转轴(212)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对的一对所述通孔(211)并与所述挡板(210)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12)延伸出所述挡板(210);第二通孔(213),所述第二通孔(213)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通孔(213)以所述挡板(210)的中心为圆心呈环状均匀设置于所述挡板(210)上,所述多个第二通孔(213)所在的圆环构成多个同心圆;连杆(214),所述连杆(214)为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德,汪秀志,王晨龙,李渤海,赵海成,郭晓红,范名宇,吕艳东,任彩凤,唐振威,殷大伟,郑桂萍,李红宇,刘丽华,王海泽,王士强,杨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