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075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复垦场地内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对所述污染物类型进行划分;b、根据所述污染物在所述复垦场地中的分布深度,对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进行划分;c、根据污染源在所述复垦场地中的迁移扩散方式,对所述污染源类型进行划分;d、根据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对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进行划分;e、根据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制定所述复垦场地修复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对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不同复垦场地的修复提供针对性修复技术组合及策略。复提供针对性修复技术组合及策略。复提供针对性修复技术组合及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的
,尤其是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再开发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领域,针对复垦地块的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仍非常缺乏。
[0003]再开发工业污染地块和受污染复垦地块的修复理念和技术思路有着明显的差异。再开发工业污染地块以点源污染为主,通常采用降低污染物浓度含量的修复技术,修复模式相对固定。
[0004]而对复垦地块来说,要解决点源与面源的修复治理以及土壤肥力的保持或提升问题,涉及水土范围浅,在考虑周边居民和复垦人员的人体健康安全的同时,尚应考虑污染物的生态风险,且更适合采用低成本的修复治理技术。复垦地块用于林业/农田用地,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地利条件,开展修复治理可充分结合地貌重塑、土质再造、植被重建等因素,利用自然流场、天然地势高差、周边引水/汇水沟渠等条件,实现技术经济合理优化。因此,探索一种长效,经济,适用性强的修复技术,对后续复垦工作的实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通过对不同污染类型的复垦场地进行划分,制定出相应的修复方案,实现对复垦场地污染的修复。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复垦场地内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对所述污染物类型进行划分;b、根据所述污染物在所述复垦场地中的分布深度,对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进行划分;c、根据污染源在所述复垦场地中的迁移扩散方式,对所述污染源类型进行划分;d、根据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对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进行划分;e、根据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制定所述复垦场地修复方案。
[0007]所述污染物类型包括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和生态风险型污染,其中,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包括重金属、氰化物、石棉、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总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所述生态风险型污染包括盐类、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富营养物质;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包括浅层污染和深层污染;所述污染源类型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0008]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分为六类,依次编号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类和

类,
其中:所述Ⅰ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所述浅层污染和所述点源污染;所述Ⅱ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所述浅层污染和所述面源污染;所述Ⅲ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所述深层污染和所述点源污染;所述Ⅳ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所述深层污染和所述面源污染;所述

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生态风险型污染、所述深层污染和所述点源污染;所述

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生态风险型污染、所述深层污染和所述面源污染。
[0009]所述Ⅰ类和所述Ⅱ类均通过水平隔离、植物修复以及土壤混合稀释的方式对所述复垦场地进行修复;所述Ⅲ类通过垂直隔离、源头削减以及所述水平隔离的方式对所述复垦场地进行修复;所述源头削减为所述植物修复或可渗透反应;所述Ⅳ类通过所述水平隔离以及所述可渗透反应的方式对所述复垦场地进行修复;所述

类通过所述水平隔离以及所述源头削减的方式对所述复垦场地进行修复;所述

类通过所述水平隔离以及所述可渗透反应的方式对所述复垦场地进行修复。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对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不同复垦场地的修复提供针对性修复技术组合及策略。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污染类型复垦场地的各项指标分布表;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污染类型复垦场地的修复方案分布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其方法步骤具体如下:a、根据复垦场地内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对污染物类型进行划分,污染物类型可分为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和生态风险型污染;b、根据污染物在复垦场地中的分布深度,对污染物分布深度进行划分,污染物分布深度可分为浅层污染和深层污染;c、根据污染源在复垦场地中的迁移扩散方式,对污染源类型进行划分,污染源类型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d、根据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污染源类型,对复垦场地污染类型进行划分,复
垦场地污染类型可分为6类;e、根据这6类复垦场地污染类型,制定相对应的复垦场地修复方案。
[0013]具体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包括重金属、氰化物、石棉、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总石油烃(TPH)、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其中,重金属包括银(Ag)、砷(As)、铍(Be)、镉(Cd)、铬(Cr)、铜(Cu)、镍(Ni)、铅(Pb)、锑(Sb)、硒 (Se)、铊(Tl)、锌(Zn)、汞(Hg)等;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薰蒸剂、单环芳烃、卤代脂肪烃、卤代芳香烃、三卤代甲烷等;半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酚类、酞酸酯类、多环芳烃类、卤代醚类、硝基芳烃及酮类、亚硝胺类、苯胺类和联苯胺类、氯化烃类。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对人体(周边居民以及场地复垦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会导致各种致癌及非致癌效应,从而引起急性以及慢性中毒,但其中部分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不大。
[0014]而生态风险型污染主要是由土壤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指标造成的,土壤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指标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显著影响,例如过高的盐分、过高的碱度、过高的酸度或者过高的磷、氮等富营养物质。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大多数植物在pH>9.0或<2.5的情况下都难以生长。其中,喜酸植物包括杜鹃属、越桔属、茶花属、杉木、松树、橡胶树、帚石兰等;喜盐碱植物包括柽柳、沙枣、枸杞等。植物病虫害与土壤酸碱性直接相关:1)地下害虫往往要求一定范围的pH环境条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龟子喜碱;2)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作,如悴倒病往往在碱性和中性土壤上发生。酸碱性、盐度等物质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是复垦场地治理需考虑的对象。
[0015]复垦场地的污染物多赋存于表层土壤中,但由于地块长期的污染行为或不当的复垦行为则可能造成浅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可分为非饱和带土壤污染、饱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复垦场地内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对所述污染物类型进行划分;b、根据所述污染物在所述复垦场地中的分布深度,对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进行划分;c、根据污染源在所述复垦场地中的迁移扩散方式,对所述污染源类型进行划分;d、根据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对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进行划分;e、根据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制定所述复垦场地修复方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类型包括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和生态风险型污染,其中,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包括重金属、氰化物、石棉、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总石油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所述生态风险型污染包括盐类、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富营养物质;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包括浅层污染和深层污染;所述污染源类型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然地利条件的复垦场地污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垦场地污染类型分为六类,依次编号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类和

类,其中:所述Ⅰ类的所述污染物类型、所述污染物分布深度和所述污染源类型分别为所述人体健康风险型污染、所述浅层污染和所述点源污染;所述Ⅱ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育林许丽萍李韬沈婷婷郭星宇张国伟王蓉叶迎晨沈超孟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