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仰拱垫层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隧道仰拱施工中,在隧道仰拱的开挖面上铺设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初支,之后在初支上现场浇筑仰拱块。这种初支由于开挖面的不规整,如超挖和欠挖等,其高度方向的精度不好控制;其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人工振捣以确保密实,这种振捣结果不确定,导致初支质量不易控制;最后,混凝土从浇筑到其凝固至可以过车的强度需要的时间较久,无法满足快速过车,降低了施工速度和效率。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及施工方法,一方面可以精确且快速铺设隧道仰拱段的垫层,从而利用垫层实现快速过车;另一方面改善开挖面垫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设计合理且施工便捷,一方面可以精确且快速铺设隧道仰拱段的垫层,从而利用垫层实现快速过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本体(1)、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1)上的闸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1)上的振动机构,所述料斗本体(1)的底部呈劣弧,所述料斗本体(1)的底部的弯曲方向和隧道仰拱开挖面的弯曲方向一致,所述料斗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料口(1-3-2),多个所述出料口(1-3-2)沿所述料斗本体(1)的弧长方向布设,所述闸门机构控制所述出料口(1-3-2)的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料斗本体(1)的顶部开口,所述振动机构既能带动料斗本体(1)中豆砾石进行振动,又能对隧道仰拱开挖面上的豆砾石进行振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包括两个对称布设的侧板(1-1)、对称安装在两个侧板(1-1)两端的端板(1-2)和连接在两个侧板(1-1)底部的底板(1-7),所述底板(1-7)呈劣弧,所述底板(1-7)的弯曲方向和隧道仰拱开挖面的弯曲方向一致,所述侧板(1-1)的外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台(1-3),所述出料台(1-3)与侧板(1-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供所述闸门机构穿设的间隙。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台(1-3)与侧板(1-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卡块(1-3-1),相邻两个卡块(1-3-1)之间形成一个出料口(1-3-2),多个所述出料口(1-3-2)呈弧形布设。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内设置有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所述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沿底板(1-7)弧长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顶部的连接线呈弧形,所述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的两端与端板(1-2)相贴合。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上设置有多个隔板(1-6),多个所述隔板(1-6)沿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弧长方向布设。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1-4)和第二倾斜板(1-5)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
°
,相邻两个隔板(1-6)之间的间距由所述料斗本体(1)的中心至两端逐渐减少。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仰拱垫层铺设用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包括设置在侧板(1-1)一侧的第一闸门机构(3-1)和设置在侧板(1-1)另一侧的第二闸门机构(3-2),所述第一闸门机构(3-1)和第二闸门机构(3-2)对称布设,所述第一闸门机构(3-1)和第二闸门机构(3-2)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闸门机构(3-1)和第二闸门机构(3-2)均包括沿侧板(1-1)外侧面布设的闸板(3-1-1)和连接在侧板(1-1)与闸板(3-1-1)之间且带动闸板(3-1-1)升降的液压油缸,所述闸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润兵,雷升祥,李国良,田殿军,王飞,左转玲,任彦丽,赵晓勇,刘建红,陈敬军,兴安,卢盼,李金魁,杨莹,雒菊萍,朱正如,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