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6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包括:容器体,包括内筒体和包覆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内筒体上设有导轨;顶盖,通过上法兰盘安装于容器体顶部;以及穿透盖板,通过下法兰盘可拆卸安装于容器体底部;其中,顶盖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上缓冲垫板,穿透盖板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下缓冲垫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适用于承载卧式、立式乏燃料贮罐,可以直接将乏燃料贮罐存放在运输容器内,长途运输至后处理厂或者地质处置设施进行乏燃料组件的回去利用和再处理,可有效解决国内外迄今无法直接长途运输乏燃料贮罐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
,核电站乏燃料水池的容量相对有限,因此,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乏燃料在乏燃料水池冷却8至10年后,均需要准备在核电站内将乏燃料装载至运输容器内,再通过厂外长途运输将乏燃料运输至后处理厂进行回取,或者运输至地质贮存库进行地质处置。
[0003]但是,后处理厂和地质贮存库均存在工艺复杂、建设成本高、项目周期长的问题,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考虑采取通过建设混凝土式乏燃料干法贮存设施作为一种临时中间暂存的手段,以为缓解后处理或者地质处置能力不足提供缓冲。
[0004]目前,国际上广泛、成熟应用的混凝土式乏燃料干式贮存技术可分为卧式、立式贮存两种方案,其核心设备包括两个独立的子设备:一个是位于内部装载乏燃料的单层薄壁壳体金属乏燃料贮罐,另一个是置于燃料贮罐外部承担结构、屏蔽保护功能的混凝土筒仓,两个子设备之间形成空气流道,通过自然通风实现衰变热非能动导出。乏燃料贮罐为焊接密封的圆柱形薄壁金属容器,在贮罐内部装载有燃料篮,燃料篮内装载乏燃料组件,乏燃料贮罐内部填充氦气,使乏燃料组件在惰性环境下防止材料腐蚀和降级。
[0005]虽然乏燃料干法贮存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后处理厂能力和地质处置能力的不足,但在中间暂存数年后,最终仍然需要将这些装载乏燃料组件的金属贮罐运输至后处理厂和地质处置库进行回取再处理。如前所述,现有乏燃料运输容器只能直接装载运输乏燃料组件,不能将焊接密封乏燃料组件的金属贮罐置于运输容器内部进行厂外长途运输。迄今也止,国内外无任何可以直接长途运输乏燃料金属贮罐的成熟技术可以解决该问题。用于核电厂乏燃料干法贮存的厂内临时转运容器,仅作为短期临时使用,不满足IAEA法规要求的跌落、火烧、穿刺、密封等事故安全要求,也无法解决乏燃料贮罐厂外长途运输问题。
[0006]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以实现对现有卧式、立式乏燃料贮罐的直接厂外长途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以实现对现有卧式、立式乏燃料贮罐的直接厂外长途运输。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包括:
[0009]容器体,包括内筒体和包覆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内筒体上设有导轨;
[0010]顶盖,通过上法兰盘安装于容器体顶部;以及
[0011]穿透盖板,通过下法兰盘可拆卸安装于容器体底部;
[0012]其中,顶盖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上缓冲垫板,穿透盖板与位于
内筒体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下缓冲垫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法兰盘设有单级台阶面、导向面和灌铅夹层,顶盖坐落于单级台阶面上,顶盖通过安装于顶盖上开设的螺栓孔和上法兰盘上开设的螺栓孔中的螺栓安装于上法兰盘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设有密封泄漏检测孔和两道设有O型密封环的密封槽,密封泄漏检测孔设有快速接头圆槽、快速接头连接竖向孔、水平孔道和密封面连接竖向孔,密封面连接竖向孔位于两道O型密封环之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设置于内筒体上的导轨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导轨和导热导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内筒体包括外层筒体、内层筒体,以及填充于外层筒体、内层筒体之间的中间铅层。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外筒体包括外壳体、上下端环板、上层减震器支撑环、上支撑环螺栓孔、下层减震器支撑环、下支撑环螺栓孔和中子屏蔽层,上层减震器支撑环、下层减震器支撑环和中子屏蔽层被外壳体和上下端环板包容,中子屏蔽层位于上层减震器支撑环和下层减震器支撑环之间。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法兰盘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中心的贯穿孔、灌铅槽和排水孔,围绕贯穿孔设有外部贯穿孔、内部贯穿孔、台阶面和设置于台阶面上的螺栓孔,穿透盖板置于台阶面上,螺栓穿过穿透盖板至螺栓孔内,将穿透盖板和下法兰盘进行冗余紧固密封。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穿透盖板外层周边设有螺栓槽,背面设有两个密封槽,每个密封槽内均设置一道O型密封环。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垫板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外支撑环、内支撑环和缓冲套管,上面板、下面板、外支撑环和内支撑环焊接成一体化圆柱环,缓冲套管为断面为半圆形圆管,呈射线发散状同心环绕均匀分布于圆柱环内,缓冲套管的圆弧顶部和底部和上、下面板分别接触。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进一步包括上耳轴,上耳轴包括上固定基座、上耳轴圆盘、上支撑耳轴、吊装耳轴、保护挡板和上部减震器固定螺栓孔,上固定基座与内筒体紧密接触焊接连接,上耳轴圆盘嵌套在上固定基座内并通过螺栓与上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一种改进,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进一步包括下耳轴,下耳轴包括固定基座、下耳轴圆盘、下支撑耳轴、保护挡板和下部减震器固定螺栓孔,下固定基座与内筒体紧密接触并通过焊接连接,下耳轴圆盘嵌套在下固定基座内并通过螺栓与下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示意图,用于运输立式乏燃料贮罐。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示意图,用于运输卧式乏燃料贮罐。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承载有乏燃料贮罐。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乏燃料贮罐已移除。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中圆圈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上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设置于内筒体内壁上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外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下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中下法兰盘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乏燃料贮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体,包括内筒体和包覆在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内筒体上设有导轨;顶盖,通过上法兰盘安装于容器体顶部;以及穿透盖板,通过下法兰盘可拆卸安装于容器体底部;其中,顶盖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上缓冲垫板,穿透盖板与位于内筒体中的乏燃料贮罐之间设有下缓冲垫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盘设有单级台阶面、导向面和灌铅夹层,顶盖坐落于单级台阶面上,顶盖通过安装于顶盖上开设的螺栓孔和上法兰盘上开设的螺栓孔中的螺栓安装于上法兰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密封泄漏检测孔和两道设有O型密封环的密封槽,密封泄漏检测孔设有快速接头圆槽、快速接头连接竖向孔、水平孔道和密封面连接竖向孔,密封面连接竖向孔位于两道O型密封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内筒体上的导轨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导轨和导热导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包括外层筒体、内层筒体,以及填充于外层筒体、内层筒体之间的中间铅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包括外壳体、上下端环板、上层减震器支撑环、上支撑环螺栓孔、下层减震器支撑环、下支撑环螺栓孔和中子屏蔽层,上层减震器支撑环、下层减震器支撑环和中子屏蔽层被外壳体和上下端环板包容,中子屏蔽层位于上层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呈潘跃龙唐邵华张学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