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9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0
本申请涉及一种铣刀,涉及机加工用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柄部和铣削部,铣削部包括若干条螺旋状设置的周刃和位于周刃端部的端刃,相邻周刃之间设置有刀槽,刀槽沿周刃呈螺旋状,若干周刃的螺旋角的角度非相等设置,单个周刃采用变螺旋,周刃的螺旋角从周刃端部向刀柄部依次增大;若干端刃之间以及若干周刃之间沿铣削部的周向非等夹角布置。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工压铸铝合金薄壁件过程中易产生共振、影响工件加工质量以及切削能力低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刀具切削性能、提高加工质量的效果。量的效果。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刀


[0001]本申请涉及机加工用刀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铣刀,用于加工压铸铝合金薄壁件。

技术介绍

[0002]压铸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较为困难,要求较高,由于壁厚较薄,在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内部会出现内应力并且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工件的报废;尤其是加工内孔深腔体的位置时,在加工中容易出现震刀纹,震刀纹的出现使得工件尺寸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次品率也大幅度提升。
[0003]加工压铸铝合金薄壁件一般采用铣刀,采用普通的铣刀对薄壁件加工时,由于工件壁厚较薄且工件硬度较高,采用现有的普通铣刀的刚度不足,铣刀与工件之间易产生振动,从而使工件表面易出现震刀纹,严重影响工件质量。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常规的铣刀加工上述薄壁工件时易产生振动、切削能力差,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降低加工速度,使刀具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铣刀加工压铸铝合金薄壁件过程中易产生共振、影响工件加工质量以及切削能力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铣刀。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铣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铣刀,包括刀柄部和铣削部,所述铣削部包括若干条螺旋状设置的周刃和位于所述周刃端部的端刃,相邻所述周刃之间设置有刀槽,所述刀槽沿所述周刃呈螺旋状,若干所述周刃的螺旋角的角度非相等设置,单个所述周刃采用变螺旋,所述周刃的螺旋角从周刃端部向刀柄部依次增大;若干所述端刃之间以及若干所述周刃之间沿所述铣削部的周向非等夹角布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个端刃之间和3条周刃之间的布置采用了非等夹角的周向布置,3个端刃和3条周刃分别将铣削部的周向360
°
不等分割,即相邻端刃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以及相邻周刃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不相等,使得端刃之间、周刃之间分别形成互补,提高了端刃和周刃的错位切割性,有利于在切削过程中平衡受力,使铣削部与工件表面的受力更均匀、平稳,减小端刃和周刃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振动,有利于避免产生震刀纹,提升刀具的切削性能,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另外,3条周刃的螺旋角的角度非相等设置,3条周刃的螺旋角沿周向依次增大,有利于减小周刃与工件表面的振动,有利于避免产生震刀纹,提升刀具的切削性能,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还有,单个周刃采用变螺旋,单个周刃的螺旋角从周刃端部向刀柄部依次增大,变螺旋的设计有利于平衡切削过程中周刃与工件表面的受力,使得刀具与工件之间受力更平稳,有利于减少共振,有利于避免产生震刀纹,提升刀的切削性能,进而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
[0009]优选的,所述周刃的前端设有刃带;所述刃带的宽度为0.06mm﹣0.20mm。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周刃的前端设置刃带,能够提高周刃的锋利度,提高切削性能,通过增设刃带,在进行切削加工时,保证了铣削部前端具有足够的锋利度,进而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
[0011]优选的,所述刀槽的前刀面设有经过精抛处理的复合槽面,所述复合槽面的角度为10
°
﹣18
°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槽面经过高精度的抛光处理且设置复合槽面的角度为10
°
﹣18
°
,能够提高周刃的锋利度,并且对周刃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周刃的强度、刚度以及切削性能;另外,对复合槽面经过高精度的抛光处理后,更有利于排屑,能够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0013]优选的,所述刀槽设有槽背和槽底,连接所述周刃与所述槽底之间的所述槽背上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角度为3
°
﹣8
°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周刃后部的槽背上设置3
°
﹣8
°
的过渡面,用于衔接周刃与刀槽,过渡面的设置能够提高槽背对周刃的支撑力,有利于提高周刃的刚度和强度,提高周刃的切削性能,进而提高对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0015]优选的,所述周刃的数量为3;所述周刃的螺旋角的角度为35
°
﹣50
°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周刃数量为奇数3条,使刀具具有良好的错位切削性,有利于平衡受力,降低切削时产生共振的风险,有利于避免产生震刀纹;周刃的螺旋角角度参数的设计,有利于保证周刃的锋利度和切削性能,螺旋线长度增长,切削锋利、有利于排屑,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0017]优选的,所述端刃的前刀面前端与所述周刃连接的刀尖部位设有刀尖保护角。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刃的刀尖部位设置刀尖保护角,对端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未设置刀尖保护角时,端刃较长,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端刃抖动和端刃崩裂的情况,增设了刀尖保护角后,端刃长度减小,且端刃的锋利度增加,加工过程中,能够改善端刃出现抖动和崩裂的几率,提高端刃的抗崩性能,有利于提高切削性能,提高端刃的使用寿命。
[0019]优选的,相邻所述端刃之间设有容屑槽,所述容屑槽的槽底设有向刀芯方向倾斜向上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的角度为30
°
﹣50
°
;所述端刃设有向刀芯方向倾斜向下的轴向凹角,所述轴向凹角的角度为2
°
﹣5
°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屑槽主要用于排屑,将槽底设置倾斜角,且槽底靠近刀芯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槽底远离刀芯一端的高度,倾斜角的角度为30
°
﹣50
°
,有利于更好的排屑,保证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另外,端刃设置周向凹角,端刃的靠近刀芯的一端的高度低于端刃远离刀芯一端的高度,轴向凹角的角度为2
°
﹣5
°
,有利于提高端刃的锋利度,提高切削性能,保证加工质量。
[0021]优选的,所述周刃的前刀面角度为8
°
﹣16
°
;所述端刃的前刀面角度为2
°
﹣8
°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周刃的前刀面角度和端刃的前刀面角度的参数设计,能够保证周刃和端刃的锋利度和切削性能,保证周刃的刀槽对周刃以及端刃的容屑槽对端刃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增强结构刚性和强度,并且使刀槽和容屑槽具有更好的排屑性能,保证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0023]优选的,所述端刃的端刃第一后角为7
°
﹣15
°
;所述端刃的端刃第二后角为20
°

30
°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端刃具有足够的锋利度,保证工件表面加工质量,另外第一端刃过渡至第二端刃,角度设计合理,使第一端刃与第二端刃相辅相成,保证足够的切削性能。
[0025]优选的,所述周刃的周刃第一后角为9
°
﹣16
°
;所述周刃的周刃第二后角为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包括刀柄部(1)和铣削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部(2)包括若干条螺旋状设置的周刃(21)和位于每条所述周刃(21)端部的端刃(22),相邻所述周刃(21)之间设置有刀槽(211),所述刀槽(211)沿所述周刃(21)呈螺旋状,若干所述周刃(21)的螺旋角的角度非相等设置,单个所述周刃(21)采用变螺旋,所述周刃(21)的螺旋角从周刃(21)端部向刀柄部(1)依次增大;若干所述端刃(22)之间以及若干所述周刃(21)之间沿所述铣削部(2)的周向非等夹角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刃(21)的前端设有刃带(212);所述刃带(212)的宽度为0.06mm﹣0.2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211)的前刀面设有经过精抛处理的复合槽面(213),所述复合槽面(213)的角度为10
°
﹣1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211)设有槽背和槽底,连接所述周刃(21)与所述槽底之间的所述槽背上设有过渡面(214),所述过渡面(214)角度为3
°
﹣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刃(21)的数量为3;所述周刃(21)的螺旋角的角度为35
°
﹣50
°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铣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钻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