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6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水杯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及电子器件,上盖体包括下端部向内凹入形成容置腔且侧面设有指示灯透镜的上盖主体及设于其上的触控开关;下盖体包括上端部向内凹入形成容纳腔且底端设有透镜组件的下盖主体;电子器件包括电路板、锂电池及铝基板,电路板安装于容置腔内,其包括主控芯片,其下表面设有至少二分别与其电连接且沿其边缘设置的行程开关,下盖主体对应每一行程开关设有供触杆穿设的通孔,触杆两端均伸出通孔,以分别与行程开关及杯体的上周沿接触,电路板对应指示灯透镜设有发光二极管;锂电池及铝基板装于容纳腔内,锂电池分别与电路板及铝基板电连接,铝基板的下表面装有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铝基板的下表面装有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铝基板的下表面装有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水杯盖


[0001]本技术涉及水杯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水杯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逐渐普及,智能产品逐渐在改变人们生活中的各方各面,智能水杯也越来越被大多数人关注。
[0003]现有的智能水杯可采用深紫外线灭菌技术以保证杯内水质免被细菌、病毒污染。深紫外线灭菌是运用物理方法产生波段在200-280nm的深紫外光,破坏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改变生物活性,致使微生物不能复制繁衍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深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但深紫外线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伤害,中长波紫外线灼伤皮肤可直达肌肤真皮层,形成红斑、水泡、皮肤脱屑;灼伤眼睛,可致角膜发炎、眼睑痉挛等。现有采用深紫外线杀菌的智能水杯,部分产品没有采取措施去防止用户打开杯盖子后被深紫外线照射的风险;部分产品采取了一些措施去防止用户打开杯盖子后被深紫外线照射的风险,但是这些产品所采用的的安全措施单一、没有考虑到一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以及用户,特别是小孩的误操作甚至滥用情况以致于这些产品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用户造成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杯盖,用于封盖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包括上盖主体及设置于其上的触控开关,所述上盖主体的侧面设有与上盖主体一体的且凸出于其表面的指示灯透镜,所述上盖主体的下端部朝其上端部方向向内凹入形成容置腔;下盖体,设置于所述上盖体的下方,包括下盖主体,所述下盖主体的上端部朝其下端部方向向内凹入形成容纳腔,所述下盖主体的底端设有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镜、透镜密封圈及透镜盖,所述透镜套设于透镜密封圈内并设置于下盖主体的底端内,所述透镜盖设置于所述透镜密封圈的下方且卡接于所述下盖主体的底端内;电子器件,包括依序上下设置的电路板、锂电池及铝基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路板包括主控芯片,所述电路板与触控开关电连接,用于接收并传递触控信号至主控芯片,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其电连接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沿电路板的边缘均匀分布,所述下盖主体对应每一行程开关设有供触杆穿设的通孔,所述触杆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内,且其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通孔,以使其一端与对应的行程开关接触而其另一端与杯体的上周沿接触,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指示灯透镜设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及行程开关分别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主控芯片预设有饮水提示规则,以控制发光二极管工作而进行饮水提示;所述锂电池及铝基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上端部内,所述锂电池分别与电路板及铝基板电连接,所述铝基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以对杯体内进行杀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主体于每一所述通孔面向行程开关的端面安装有罩设于所述行程开关外的防护硅胶件,所述防护硅胶件为五面封合开口朝上的结构体,其内表面面向对应的行程开关,其外表面与所述触杆的一端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板的下表面还安装有光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面向所述透镜设置且与电路板电连接,以根据采集到的透镜外的光线产生电信号并传送至主控芯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板上还安装有NTC元件,所述NTC元件与主控芯片电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铝基板的温度产生相应的阻值信息并传递至主控芯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主体的中央对应所述指示灯透镜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面向所述指示灯透镜的一面贴覆有反光层,所述发光二极管面向所述挡板的反光层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建王浩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猎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