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内侧开口槽式自锁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0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内侧开口槽式自锁螺母,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绕着螺母的轴心布置的整圈的第一内侧开口槽,第一内侧开口槽的开口朝向螺母的轴心,本体上绕着螺母的轴心布置有若干个螺丝过孔,螺丝过孔从螺母的轴向一端开始连通至第一内侧开口槽,本体上设有用于和穿过螺丝过孔的螺栓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整圈的内侧开口槽,在保证螺母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锁紧螺栓时比较容易产生刚性变形,产生的变形效果更好,防松效果更有效,沿螺母周向锁紧多个螺栓后,螺母沿周向提供的防松作用力的大小分布接近波浪形,也就是说螺母和与之螺纹配合的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周向上更加均衡,使自锁防松效果更好。使自锁防松效果更好。使自锁防松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内侧开口槽式自锁螺母


[0001]本技术涉及紧固件
,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大型内侧开口槽式自锁螺母。

技术介绍

[0002]螺母是机械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紧固件。普通螺母经常配合弹性垫圈或止动垫圈一起使用,以起到防松保护的作用。对于大型螺母来讲,由于空间位置、垫圈的加工装配、螺母的装配、防松效果等原因,基本无法采用弹性垫圈或止动垫圈进行防松保护。
[0003]一些非标准螺母一般采用自锁结构进行防松保护。例如名称为一种自锁的圆螺母,申请号为201821469749.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锁式的螺母。该专利方案的主要改进结构是贯穿螺母的侧壁开设一个弧形的自锁缺口,并在自锁缺口的位置锁紧螺钉,利用螺钉的外螺牙补偿螺母自锁缺口处的内螺纹,进而改变螺母的自锁缺口处的局部螺距,从而解决螺母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但是,该专利方案针对且只适用于小型螺母,对于大型螺母而言,这种改进结构的防松效果不理想。另外贯穿螺母的侧壁的缺口结构对螺母自身的强度影响较大。此外改变螺母的自锁缺口处的局部螺距,也就是使这种缺口结构处产生足够大的变形量需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内侧开口槽式自锁螺母,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绕着螺母的轴心布置的整圈的第一内侧开口槽,第一内侧开口槽的开口朝向螺母的轴心,本体上绕着螺母的轴心布置有若干个螺丝过孔,螺丝过孔从螺母的轴向一端开始连通至第一内侧开口槽,本体上设有用于和穿过螺丝过孔的螺栓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内侧开口槽式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还设有绕着螺母的轴心布置的整圈的第二内侧开口槽,第二内侧开口槽的开口朝向螺母的轴心,螺丝过孔从螺母的轴向一端开始并贯穿第一内侧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广军张坤董进朝乔永钦崔云翔邢鹤琛许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