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03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包括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移动支撑装置、盖板、雷达、深度摄像头和防撞胶条,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包括竹节式升降台、云台、热红外摄像头和固定支撑板,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移动轮、电机固定架、支撑底座、顶部支撑板、驱动电机和限位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利用双激光雷达系统,提高了其避障能力,同时还增强了机器人移动中的定位精度;解决了机器人在实时避障过程中由于激光雷达检测范围限制以及对部分障碍物的不敏感所造成的误判断问题,采用双目摄像头实现对障碍物的信息提取,实现对工作环境中场景状态的实时监控。态的实时监控。态的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安防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经从传统工厂重复作业中脱离出来,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安防工作危险系数大,工作人员时间精力有限,不能保证安防巡逻工作的范围全面、时间充足、频率紧凑,易出现人力浪费,事倍功半,工作人员责任感低而消极怠工的现象。在我国,智能小区安防监控还处于一个应用的起步阶段,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小区内部、周界和主要出入口虽然安装了摄像头,小区内的监控中心实行保安24小时轮流值守,但是保安人员不能同时监视多个视频图像,且不能长时间盯着显示屏看。而大多数小区配备的显示屏数目有限,大多用来轮循监控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摄像头,这样很难做到有效地实时监控。其次,小区联网报警系统并不完善。一些高档小区虽能每户都接入报警主机和紧急报警装置,联网到小区监控中心,然而真正正常使用的却不多。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对此类产品的选用也不够专业和负责,加上报警产品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保安人员没有正确的使用。传统安防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利用双激光雷达系统,不仅提高了其避障能力,同时还增强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定位精度;解决了机器人在实时避障过程中由于激光雷达检测范围限制以及对部分障碍物的不敏感所造成的误判断问题,采用双目摄像头实现对障碍物的信息提取,实现对工作环境中场景状态的实时监控。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包括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移动支撑装置、盖板、雷达、深度摄像头和防撞胶条,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盖板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防撞胶条设于盖板上,所述雷达设于盖板上,所述深度摄像头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包括竹节式升降台、云台、热红外摄像头和固定支撑板,所述竹节式升降台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固定支撑板设于竹节式升降台上,所述云台设于固定支撑板上,所述热红外摄像头铰接设于云台上,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移动轮、电机固定架、支撑底座、顶部支撑板、驱动电机和限位支撑板,所述限位支撑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电机固定架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电机固定架上,所述移动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盖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顶部支撑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深度摄像头设于顶部支撑板上,所述竹节式升降台设于顶部支撑板上,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起到从不同高度捕捉障碍信息的作用,所述移动支撑装置起到移动与支撑的作用,所述盖板起到支
撑的作用,所述雷达起到扫描障碍物的作用,所述深度摄像头起到捕捉较低位置障碍物信息的作用,所述防撞胶条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竹节式升降台起到支撑与位置调节的作用,所述固定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云台起到连接与支撑的作用,所述热红像摄像头起到捕捉障碍物信息的作用,所述移动轮起到移动的作用,所述电机固定架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底座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顶部支撑板起到支撑与防尘的作用,所述限位支撑板起到限位与支撑的作用。
[0005]进一步地,所述云台设于热红外摄像头与固定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支撑板设于云台与竹节式升降台之间,所述竹节式升降台设于顶部支撑板与固定支撑板之间,所述顶部支撑板设于深度摄像头与支撑底座之间,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支撑底座与顶部支撑板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竹节式升降台与深度摄像头呈平行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设有四组,所述电机固定架设有四组,所述驱动电机设有四组,所述限位支撑板设有两组,所述盖板设有两组,所述雷达设有两组。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采用碳纤维材质设置。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利用双激光雷达系统,不仅提高了其避障能力,同时还增强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定位精度;解决了机器人在实时避障过程中由于激光雷达检测范围限制以及对部分障碍物的不敏感所造成的误判断问题,采用双目摄像头实现对障碍物的信息提取,实现对工作环境中场景状态的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的剖视图。
[0012]其中,1、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2、移动支撑装置,3、盖板,4、雷达,5、深度摄像头,6、防撞胶条,7、竹节式升降台,8、云台,9、热红外摄像头,10、固定支撑板,11、移动轮,12、电机固定架,13、支撑底座,14、顶部支撑板,15、驱动电机,16、限位支撑板。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包括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1、移动支撑装置2、盖板3、雷达4、深度摄像头5和防撞胶条6,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1设于移动支撑装置2上,所述盖板3设于移动支撑装置2上,所述防撞胶条6设于盖板3上,所述雷达4设于盖板3上,所述深度摄像头5设于移动支撑装置2上,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1包括竹节式升降台7、云台8、热红外摄像头9和固定支撑板10,所述竹节式升
降台7设于移动支撑装置2上,所述固定支撑板10设于竹节式升降台7上,所述云台8设于固定支撑板10上,所述热红外摄像头9铰接设于云台8上,所述移动支撑装置2包括移动轮11、电机固定架12、支撑底座13、顶部支撑板14、驱动电机15和限位支撑板16,所述限位支撑板16设于支撑底座13上,所述电机固定架12设于支撑底座13上,所述驱动电机15设于电机固定架12上,所述移动轮11设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所述盖板3设于支撑底座13上,所述顶部支撑板14设于支撑底座13上,所述深度摄像头5设于顶部支撑板14上,所述竹节式升降台7设于顶部支撑板14上。
[0016]所述云台8设于热红外摄像头9与固定支撑板10之间,所述固定支撑板10设于云台8与竹节式升降台7之间,所述竹节式升降台7设于顶部支撑板14与固定支撑板10之间,所述顶部支撑板14设于深度摄像头5与支撑底座13之间,所述驱动电机15设于支撑底座13与顶部支撑板14之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雷达自主导航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移动支撑装置、盖板、雷达、深度摄像头和防撞胶条,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盖板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防撞胶条设于盖板上,所述雷达设于盖板上,所述深度摄像头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竹节式升降红外捕捉机构包括竹节式升降台、云台、热红外摄像头和固定支撑板,所述竹节式升降台设于移动支撑装置上,所述固定支撑板设于竹节式升降台上,所述云台设于固定支撑板上,所述热红外摄像头铰接设于云台上,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移动轮、电机固定架、支撑底座、顶部支撑板、驱动电机和限位支撑板,所述限位支撑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电机固定架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电机固定架上,所述移动轮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盖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顶部支撑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深度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微张云泽石泽亮尹强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