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65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处理卡盒包括一个具有电照相感光层的可转动件、一个用于从电照相感光层清除任何残留物的清洁件和用于输送被清洁件清除的残留物的输送装置。可转动件和输送装置每个具有一个传动力接受部分,以便直接从成象设备接受传动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电照相技术的成象设备和可以可卸式地装在成象设备上的处理卡盒。这里,术语“成象设备”包括例如电照相复印机、电照相打印机(如LED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电照相传真机等。在使用电照相成象法的成象设备中一直采用处理卡盒系统,其中,一个电照相感光件和作用在电照相感光件上的处理装置整体地制成在一卡盒中,这种卡盒可以可卸式地安装在成象设备的本体中。按照这种处理卡盒系统,设备的保养维护可由用户自己完成而无需依靠维修人员,因此,显著地改善了设备的可操作性。因此,这种处理卡盒系统广泛地应用在成象设备中。目前,感光件必须在设备中精确地转动,在设备中成象的精度,象使用多种颜色显影剂以便在记录媒介上形成图象的彩色成象设备一样,是要求很严格的。但在按照现有技术的处理卡盒中,一直优先考虑的是其装入成象设备本体中的方便性,因此多少牺牲了一些感光件的转动精度。也就是说,为了方便处理卡盒的安装,在许多种处理卡盒中,在处理卡盒和成象设备本体之间只有一个动力接触点。在它们的许多种中,只有感光件从设备本体接受传动力,而在处理卡盒中的除感光件以外的其它可转动件,例如用于将废色剂送至废色剂容纳部分的供送片(fee blade)、螺旋等则通过设在感光件的凸缘上的一个齿轮接受传动力。因此,由于该齿轮节距的不规则而降低了感光件转动精度。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其中,在处理卡盒中的感光件转动精度能够得到改善,在处理卡盒中,感光件和用于输送从感光件上清除下来的任何残留物的输送装置被制成一个组件,还提供一种能够可卸式地安装在上述成象设备中的处理卡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其中,处理卡盒的可安装性和感光件转动精度的改善是相容的,还提供一种能够可卸式地安装在上述设备上的处理卡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卡盒,它具有一个设有电照相感光层的可转动件、一个用于从所述电照相感光层清除任何残留物的清洁件,以及用于输送被所述清洁件清除的残留物的输送装置,所述可转动件和所述输送装置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个传动力接受部分,以便直接从成象设备本体接受传动力,还提供一种能够可卸式地装入上述处理卡盒的成象设备。现对照以下附图进行详细描述以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全色电照相成象设备的横剖图。图2是图2所示设备的立体图。图3是处理卡盒的立体图。图4A和4B是处理卡盒的直观视图。图5A和5B是处理卡盒的直观视图。图6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支承和作用在电照相感光件上的每个零件的支承区域。图7是感光鼓和充电辊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感光鼓的端部开槽轴和设备本体的驱动轴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卡盒框件的断开的立体图。图10是卡盒的放大视图,表示密封件的抬高的毛发的下落方向。图11A和11B的示意图表示电照相感光件、显影辊和密封件之间的关系。图12的示意图表示沿处理卡盒纵向的刮板的形状。图13是感光鼓传动接收部和传动机构的输送螺旋和传动轴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4是处理卡盒的示意横剖图,表示输送螺旋和感光鼓之间的布置关系。图15的示意侧视图表示在处理卡盒中的电照相感光件和盖子之间的关系。图16是处理卡盒和显影组件的示意横剖图,表示一个膜件的设备状态。图17的示意侧视图表示膜件在处理卡盒的纵向的设置状态。图18是废色剂盒的安装导向部分的立体图。图19是处理卡盒锁定机构的立体图。图20的立体图表示卡盒、废色剂盒和固定件之间的关系。图21是保护盖和卡盒的接合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2是保护盖的立体图。图23的示意图表示处理卡盒的安装状态。图24的示意图表示处理卡盒的安装状态。图25的示意图表示处理卡盒的安装状态。图26的示意图表示处理卡盒的安装状态。图27的示意图表示处理卡盒的安装状态。图28的示意图表示沿处理卡盒纵向的刮板的另一形状。图29是保护盖的立体图。图30A和30B是保护盖的接合松释杆的放大视图。首先对照附图详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作为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一个实例,图中表示可以使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全色图象的全色激光打印机A,下面描述能够可卸式地安装在其中的一个处理卡盒B。首先详述处理卡盒和全色激光打印机。图1是全色激光打印机的横剖图,图2表示其立体图。图3是表示处理卡盒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处于框件的一部分已除去的状态),图4和5是处理卡盒的直观图。这里首先描述全色激光打印机的总体结构及其每部分的结构,然后描述处理卡盒的结构及其每部分的结构。〔成象设备的总体结构〕首先描述全色激光打印机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设备中,一记录媒介P由输送装置1输送,并卷绕在构成转印装置2的转印鼓2a上。与此同步,一光学图象从扫描组件3作用在感光鼓7上,从而形成潜象,感光鼓7是在处理卡盒B中的一鼓形电照相感光件。然后操纵包括4个显影装置的显影组件4,从而由相应于每种颜色的显影剂(其后称为“色剂”)形成图象,图象相继地转印在记录媒介P上,使各种颜色可以一种叠印在另一种上。在色剂图象转印后,记录媒介P然后被输送至定影装置5,使色剂图象固定。其后,记录媒介P被送至设备顶部的排放部分6。在上述全色成象设备A中,处理卡盒B、显影组件4的显影装置(或色剂卡盒)和作为记录媒介盒的供纸盒1a从设备本体的同一方向(在图1中看去的那一侧)可以可卸式地安装,打开和闭合可开闭的盖子18即可实施其装、拆操作,沿箭头a方向绕轴18a可相对于打印机本体20开、闭盖子18。以这种方式,开、闭盖子18进行设备的保养(包括卡纸处理等)。标号18b代表一个用于装、拆供纸盒1a的手柄。下面详述上述全色成象设备的各部结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堆放在供纸盒1a中的记录媒介P,并通过搓纸辊1b和低纸辊1c逐一送出供纸盒1a中的记录媒介P,供纸盒可卸式地装在设备的底部上。这样送出的记录媒介P由导板ld和继动辊(relay roller)1e送至一对定位辊1f,并由这对定位辊1f定时并输送至转印鼓2a。另外,在转印后,记录媒介P由分离件1g从转印鼓2a分离,并通过导板1h送至定影装置5,在定影后,记录媒介5被一对排放辊1i送至设备上表面上设备的排放部分6。如图2所示,辊1b、1c、1e、1f和导板1d整体形成供纸组件19,它可沿箭头b的方向插入和取出。也就是说,供给组件19的轨道19a由打印机本体20一侧上的导向器20可滑动地支承,并可借助手柄19沿箭头b的方向插入或取出。定位轴19c设置在供纸组件19上,当将供纸组件19插入并装在打印机本体20中时,定位轴19c配合在打印机本体20上的配合孔(未画出)中,因而使供纸组件19定位并固定在打印机本体20上。(转印装置)转印装置用于将感光鼓7上形成的色剂图象转印到记录媒介P上,记录媒介P缠绕在以图1中箭头方向转动的转印鼓2a上,从而相继地把彩色色剂图象以相互叠置的关系转印在记录媒介P上。转印鼓2a在其最外周具有介电材料,并适于从驱动电动机(未画出)接受驱动力,绕轴2b转动。转印鼓在其外周的预定位置上具有抓纸器2c,抓纸器2c用于抓住由一对定位辊lf送来的记录媒介P的前端。另外,一个可移向和移离转印鼓2a的静电吸辊2d设置在鼓2a外周附近,与转印鼓2a压力接触,从而使记录媒介P夹在静电吸辊2d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可卸式地安装于成象设备本体的处理卡盒,它具有: 一个具有电照相感光层的可转动件; 一个用于从所述电照相感光层清除任何残留物的清洁件;以及 用于输送被所述清洁件清除下来的残留物的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可转动件和所述输送装置每个具有一个传动力接受部分,以便直接从成象设备本体接受传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