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1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茶叶杀青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清洗;(2)茶叶摊青;(3)茶叶杀青;(4)茶叶补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淘米水呈弱酸性,可分解茶叶残留的农药,提高茶叶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滚筒杀青和锅式杀青相结合的方法,在滚筒杀青完成后,再次利用高温锅式杀青,能快速破坏和钝化鲜叶中氧化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同时,在锅内均匀涂抹茶油,避免温度过高使得茶叶直接焦糊,提高了杀青质量,茶油散发的香味可以削减杀青产生的青臭味,能进一步提高茶叶杀青后自带的香味。香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杀青
,具体为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0003]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0004]滚筒杀青机是以翻炒为主,兼有蒸杀作用的高效率连续式杀青机,现有技术中大多利用滚筒杀青机对茶叶进行快速杀青,但采用单一的杀青得到的的茶叶,很难保证香气和滋味的纯正。
[0005]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茶叶清洗: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以50-6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2-3min,接着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
[0009](2)茶叶摊青:将清洗后的茶叶沥干,将沥干后的茶叶平铺在竹匾上,随后放置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
[0010](3)茶叶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10-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85-100℃,茶叶停留时间为5-6min;
[0011](4)茶叶补杀:锅式杀青机加热至后170-190℃,向锅中均匀涂抹一层茶油,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入锅中,翻炒1-2min。
[0012]优选的,步骤(1)中,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2-4次。
[0013]优选的,步骤(1)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4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3min。
[0014]优选的,步骤(2)中,茶叶的平铺厚度为1-3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18-22h。
[0015]优选的,茶叶的平铺厚度为2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20h。
[0016]优选的,步骤(3)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90℃,茶叶停留时间为6min。
[0017]优选的,步骤(4)中,锅式杀青机加热温度为180℃,翻炒时间为1.5min。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淘米水中含有少量淀粉,淀粉具有清水性和亲油性,可以更好的除去鲜叶上沾染的灰尘等杂质,而且,淘米水呈弱酸性,可分解茶叶残留的农药,提高茶叶的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在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2-3min,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清洗效果,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口感;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滚筒杀青和锅式杀青相结合的方法,在滚筒杀青完成后,再次利用高温锅式杀青,能快速破坏和钝化鲜叶中氧化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同时,在锅内均匀涂抹茶油,避免温度过高使得茶叶直接焦糊,提高了杀青质量,茶油散发的香味可以削减杀青产生的青臭味,能进一步提高茶叶杀青后自带的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1)茶叶清洗: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3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2min,接着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2次;
[0025](2)茶叶摊青:将清洗后的茶叶沥干,将沥干后的茶叶平铺在竹匾上,随后放置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茶叶的平铺厚度为1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18h;
[0026](3)茶叶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1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85℃,茶叶停留时间为5min;
[0027](4)茶叶补杀:锅式杀青机加热至后170℃,向锅中均匀涂抹一层茶油,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入锅中,翻炒1min。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1)茶叶清洗: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3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2min,接着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2次;
[0031](2)茶叶摊青:将清洗后的茶叶沥干,将沥干后的茶叶平铺在竹匾上,随后放置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茶叶的平铺厚度为2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20h;
[0032](3)茶叶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
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85℃,茶叶停留时间为5min;
[0033](4)茶叶补杀:锅式杀青机加热至后170℃,向锅中均匀涂抹一层茶油,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入锅中,翻炒1.5min。
[0034]实施例3
[0035]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6](1)茶叶清洗: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以60r/min的转速搅拌4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3min,接着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3次;
[0037](2)茶叶摊青:将清洗后的茶叶沥干,将沥干后的茶叶平铺在竹匾上,随后放置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茶叶的平铺厚度为2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20h;
[0038](3)茶叶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85℃,茶叶停留时间为5min;
[0039](4)茶叶补杀:锅式杀青机加热至后170℃,向锅中均匀涂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清洗: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以50-6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2-3min,接着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2)茶叶摊青:将清洗后的茶叶沥干,将沥干后的茶叶平铺在竹匾上,随后放置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3)茶叶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10-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85-100℃,茶叶停留时间为5-6min;(4)茶叶补杀:锅式杀青机加热至后170-190℃,向锅中均匀涂抹一层茶油,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入锅中,翻炒1-2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2-4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玲陈玫罗琼仙杨毅坚陈继伟陈红伟陈春林宁功伟孙承冕张文云张建伟杨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