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06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盘假体,该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第一终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拱形面;第二终板,与第一终板间隔设置,第二终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拱形面,第一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弹性髓核,设置在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之间。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间盘假体与人体骨骼的接触稳固性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使用需求的问题。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盘假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假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盘假体。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新方法,它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等椎间盘退变性疾病,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它不仅切除了病变椎间盘,而且同时恢复了该节段的稳定性和活动功能,理论上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带来的相邻节段退变加速。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应用,其目的是,既可达到人体椎间盘切除减压和固定融合的效果,又能防止相邻节段的退变,同时保持脊柱的生理活动范围。
[0003]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常见病。据悉,目前我国颈椎病患者已达到近2亿,而且患者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人工颈椎间盘的设计与应用最初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研制则从8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假体被认可进入临床。我国从2003年底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多年来采用的都是进口产品,目前我国人工颈椎间盘市场上的产品全依赖进口,产地为瑞士、德国和美国。在现有技术中,椎间盘假体与人体骨骼的接触稳固性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间盘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间盘假体与人体骨骼的接触稳固性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椎间盘假体,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第一终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拱形面;第二终板,与第一终板间隔设置,第二终板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拱形面,第一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弹性髓核,设置在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之间。
[0006]进一步地,第一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拱形面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和/或,第一终板的外表面为第一拱形面,第二终板的外表面为第二拱形面。
[0007]进一步地,第一终板的外表面和/或第二终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涂层。
[0008]进一步地,第一拱形面的曲率大于或等于第二拱形面的曲率。
[0009]进一步地,弹性髓核的侧壁上设置有变形槽,变形槽沿弹性髓核的周向延伸。
[0010]进一步地,变形槽的槽宽由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变形槽的开口角度在5
°
至50
°
之间;和/或,弹性髓核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弹性髓核的直径与变形槽的槽深的比值在3至6之间。
[0011]进一步地,椎间盘假体还包括第一连接凸部和第二连接凸部,第一连接凸部设置在第一终板的内表面,第二连接凸部设置在第二终板的内表面,弹性髓核的一端包裹在第一连接凸部的外侧并与第一连接凸部连接,弹性髓核的另一端包裹在第二连接凸部的外侧并与第二连接凸部连接。
[0012]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凸部和第二连接凸部的表面均具有多孔结构,和/或,第一连接凸部和第二连接凸部的端面均为曲面。
[0013]进一步地,第一终板和第一连接凸部以及第二终板和第二连接凸部均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和/或,弹性髓核采用注塑的方式与第一连接凸部和第二连接凸部连接。
[0014]进一步地,弹性髓核包括聚氨酯、聚乙烯醇凝胶以及聚乳酸的其中一种。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第二终板以及弹性髓核。其中,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外表面分别与假体两侧的骨骼相接触,通过在第一终板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拱形面,在第二终板的外表面设置第二拱形面,并使第一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能够保证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均与骨骼稳固接触。具体地,通过第一拱形面和第二拱形面能够提升假体与骨骼的接触面积,并且在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发生相对移动时,由于第一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拱形面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在第一拱形面和第二拱形面的配合下,能够保证在多个移动方向上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均与骨骼稳固接触。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俯视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剖视图;
[0023]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的剖视图;
[0024]图8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示出了图1中的弹性髓核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示出了图1中的弹性髓核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6示出了图1中的弹性髓核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7示出了图1中的弹性髓核的剖视图。
[003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5]10、第一终板;11、第一拱形面;20、第二终板;21、第二拱形面;30、弹性髓核;31、变形槽;41、第一连接凸部;411、圆柱段;412、缩径段;42、第二连接凸部;
[0036]A1、第一拱形面的中心轴线;A2、第二拱形面的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如图1至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间盘假体,该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10、第二终板20以及弹性髓核30,第二终板20与第一终板10间隔设置,弹性髓核30设置在第一终板10与第二终板20之间。在第一终板10和第二终板20发生相对移动时,弹性髓核30可对第一终板10和第二终板2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板1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拱形面11,第二终板20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拱形面21,第一拱形面11的中心轴线A1与第二拱形面21的中心轴线A2之间具有夹角。
[0039]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椎间盘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盘假体包括:第一终板(10),所述第一终板(1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拱形面(11);第二终板(20),与所述第一终板(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终板(20)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拱形面(21),所述第一拱形面(11)的中心轴线(A1)与所述第二拱形面(21)的中心轴线(A2)之间具有夹角;弹性髓核(30),设置在所述第一终板(10)与所述第二终板(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面(11)的中心轴线(A1)与所述第二拱形面(21)的中心轴线(A2)相垂直;和/或,所述第一终板(10)的外表面为所述第一拱形面(11),所述第二终板(20)的外表面为所述第二拱形面(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板(10)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终板(20)的外表面设置有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面(11)的曲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拱形面(21)的曲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髓核(30)的侧壁上设置有变形槽(31),所述变形槽(31)沿所述弹性髓核(30)的周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间盘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槽(31)的槽宽由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变形槽(31)的开口角度在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