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99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包括移动式平台、可与所述移动式平台的一角铰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铰接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连接的用于抓取生物材料罐的机械手,所述移动式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生物材料罐的储料架,所述储料架设置有出料位,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被驱动从所述出料位抓取生物材料罐,并将所述生物材料罐投放到所述投放设备之外的地下水井中。能够临近遥控操作、远程遥控或者将来设置成自主运行的方式进行投放操作,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动,将生物材料罐从移动平台上抓取,然后投放到地下水井中。然后投放到地下水井中。然后投放到地下水井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水管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常常需要人为定时向地下水井进行投放生物材料,但是由于在待修复的区域,面经宽广,相邻的水井之间的位置较远,且需要周期投放,造成投放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向地下水井投放生物材料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包括移动式平台、可与所述移动式平台的一角铰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铰接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连接的用于抓取生物材料罐的机械手,所述移动式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生物材料罐的储料架,所述储料架设置有出料位,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被驱动从所述出料位抓取生物材料罐,并将所述生物材料罐投放到所述投放设备之外的地下水井中。
[000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还设有线缆轮,所述线缆轮上缠绕着线缆,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设置安装座,所述机械手可相对所述安装座滑动,所述线缆的末端与所述机械手的吊孔连接,所述线缆轮转动使得机械手进入到所述安装座中,或者使得所述机械手从所述安装座中释放。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线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吊孔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使得所述机械手在所述出料位抓取生物材料罐时,所述机械手的开口朝正下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架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的末端设置所述出料位,所述斜面用于承载并排设置的生物材料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式平台上设置有车轮、驱动所述车轮转动地驱动装置、采集图像的摄像头。
[0009]本技术中的投放设备,能够临近遥控操作、远程遥控或者将来设置成自主运行的方式进行投放操作,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动,将生物材料罐从移动平台上抓取,然后投放到地下水井中。
附图说明
[0010]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趋向俯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至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现有技术为了改善地下水水质问题,采用向地下水中投放生物材料,具体操作如下:利用微生态修复技术对地下水治理区域进行修复。在待修复区域钻井,1000平米一座,在治理区域所有水井进行生物材料投放,每7天投放一次,连续投放一年。如果采用人工进行投放,非常耗费人力,且操作效率较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放设备能够进行快速地进行投放,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0018]具体得,参照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100,包括移动式平台110、可与所述移动式平台110的一角铰接的第一连杆120、与所述第一连杆120的末端铰接的第二连杆130、与所述第二连杆130的末端连接的用于抓取生物材料罐的机械手140,所述移动式平台110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生物材料罐的储料架111,所述储料架111设置有出料位1111,所述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杆130可被驱动从所述出料位1111抓取生物材料罐,并将所述生物材料罐投放到所述投放设备100之外的地下水井200 中。
[0019]本技术中投放设备100能够操作第一连杆120、第二连杆130和机械手140进行工作,实现抓取生物材料罐,然后进行移动到生物材料罐处于地下水禁200上方时,进行投放操作。操作简单,效率高,能够满足周期大规模使用的要求。
[0020]所述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杆130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转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130中部还设有线缆轮150,所述线缆轮150上缠绕着线缆151,所述第二连杆130的末端设置安装座131,所述机械手140可相对所述安装座131滑动,所述线缆151的末端与所述机械手140的吊孔141连接,所述线缆轮150转动使得机械140手进入到所述安装座131中,或者使得所述机械手140从所述安装座131中释放。所述机械手 140后部连接的线缆151,可以使得机械手140被释放进入到地下水井200中,甚至可以到达地下水面,保证了生物材料罐中的生物材料进入到地下水中。所述线缆151中可以设有用于与机械手的40电连接的导线。
[002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31底部设置有通孔1311,所述线缆151穿过所述通孔1311与所述吊孔141连接。这样,机械手140回收时,可以顺利地让机械手140滑入到所述安装座
131 中。一般地,可以适当地让机械手140的底座设置成圆形,所述安装座131的安装腔截面也为圆形,底座的半径略小于所述安装腔截面的半径。所述机械手140可以采用二指机械手,驱动方式可以采用液压驱动,也可采用电机驱动。
[0023]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抓取生物材料罐,可以对机械手140的抓取姿态进行控制,为了减少相应的自由度控制,可以设置机械手140处于出料位的位置时,机械手140的抓取姿态较优,即机械手140的开口朝下,便于抓取,具体地,所述安装座1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130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使得所述机械手140在所述出料位1111抓取生物材料罐时,所述机械手140的开口朝正下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可以为135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架111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斜面1112,所述斜面1112的末端设置所述出料位1111,所述斜面1112用于承载并排设置的生物材料罐。通过倾斜的设置,使得生物材料罐能够自动滑动到所述出料位1111,减少了机械设备的复杂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式平台110上设置有车轮112、驱动所述车轮112转动地驱动装置和采集图像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能够采集周围环境信息,也可用于判断移动平台相对地下水井的位置是否合适,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平台、可与所述移动式平台的一角铰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铰接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连接的用于抓取生物材料罐的机械手,所述移动式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生物材料罐的储料架,所述储料架设置有出料位,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被驱动从所述出料位抓取生物材料罐,并将所述生物材料罐投放到所述投放设备之外的地下水井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水修复的生物材料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还设有线缆轮,所述线缆轮上缠绕着线缆,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设置安装座,所述机械手可相对所述安装座滑动,所述线缆的末端与所述机械手的吊孔连接,所述线缆轮转动使得机械手进入到所述安装座中,或者使得所述机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邳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绿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