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及其筒体单元。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包括:金属筒体,导电杆,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以金属筒体的轴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导电杆沿左右方向延伸;绝缘子,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用于支撑所述导电杆;筒壁观察窗,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的筒壁上,用于观察金属筒体内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所述绝缘子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使绝缘子沿金属筒体轴向两侧的导电微粒运动轨迹均能够被观测,从而能够模拟绝缘子两侧均存在导电微粒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得到导电微粒的真实运动规律,进而能够指导工程设计,降低产品因导电微粒运动导致的绝缘性能下降,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高产品的可靠性。高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及其筒体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及其筒体单元。
技术介绍
[0002]GIL/GIS在生产、运输、组装、运行等阶段,其内部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导电微粒污染物。在GIL/GIS运行阶段,导电微粒在GIL/GIS内的运动会引起绝缘子表面闪络,降低GIL/GIS的绝缘水平,威胁到输电系统安全。因此,研究导电微粒在GIL/GIS内的运动特性是至关重要的。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546681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GIS中导电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实验平台,包括电压输出及测量单元、高压套管及转接模块、实验腔体以及远程监测模块,实验腔体包括金属外壁,金属外壁内设有金属导杆和盆式绝缘子,金属导杆通过盆式绝缘子支撑在金属外壁内,金属外壁内于盆式绝缘子的一侧设有试品台,试品台用于放置导电微粒,试品台上设有有机玻璃罩;金属外壁上对应试品台的位置设有两个观察窗,两个观察窗中的其中一个作为进光孔,另一个用于观察导电微粒运动。
[0004]上述导电微粒放置在试品台上,并通过有机玻璃罩罩设,不仅会限制导电微粒运动,且会影响金属外壁内的电场分布;而且,由于盆式绝缘子沿金属导电轴向两侧的电场大小不同,金属外壁上仅在盆式绝缘子一侧设置试品台和观察窗,因此只能模拟盆式绝缘子一侧的导电微粒运动情况,不能模拟真实情况下的GIL/GIS内导电微粒的运动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拟及监测实验平台不能模拟真实情况下的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拟及监测实验平台不能模拟真实情况下的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的技术方案是:
[0007]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包括:
[0008]金属筒体,
[0009]导电杆,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以金属筒体的轴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导电杆沿左右方向延伸;
[0010]绝缘子,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用于支撑所述导电杆;
[0011]筒壁观察窗,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的筒壁上,用于观察金属筒体内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
[0012]所述绝缘子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
[0013]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金属筒体的筒壁上于绝缘子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筒壁观察窗,
使绝缘子沿金属筒体轴向两侧的导电微粒运动轨迹均能够被观测,从而能够模拟绝缘子两侧均存在导电微粒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得到导电微粒的真实运动规律,进而能够指导工程设计,降低产品因导电微粒运动导致的绝缘性能下降,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处以上,各处绝缘子的左右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
[0015]有益效果是:绝缘子设置两处以上,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在金属筒体内的实际运行状况。
[0016]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包括盆式绝缘子和三支柱绝缘子;
[0017]所述金属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盆式绝缘子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对接法兰之间;
[0018]所述盆式绝缘子左右两侧的筒壁观察窗分别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
[0019]有益效果是:在金属筒体内设置盆式绝缘子和三支柱绝缘子,能够同时模拟导电微粒在不同绝缘子处的运动轨迹,提高了模拟效率。
[002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体的横截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
[0021]有益效果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使得到的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更加真实。
[0022]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体的筒壁上设有通光窗,通光窗对应于相应的筒壁观察窗设置。
[0023]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独立的通光窗,便于光源对金属筒体内部补光。
[0024]进一步的,所述通光窗处于筒壁观察窗的上方。
[0025]有益效果是:便于拍摄设备的设置。
[002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体内于所述绝缘子处设置有微粒捕捉器。
[0027]有益效果是:这样可以模拟微粒捕捉器对金属微粒的捕捉效果。
[002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体包括端盖,端盖上设有端盖观察窗,端盖观察窗用于观察导电微粒在金属筒体径向上的运动轨迹。
[0029]有益效果是:通过端盖观察窗观察导电微粒在金属筒体径向上的运动轨迹。
[003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0031]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包括电压源单元、筒体单元以及测量单元,所述筒体单元,包括:
[0032]金属筒体,
[0033]导电杆,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以金属筒体的轴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导电杆沿左右方向延伸;
[0034]绝缘子,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用于支撑所述导电杆;
[0035]筒壁观察窗,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的筒壁上,用于观察金属筒体内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
[0036]所述绝缘子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
[0037]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金属筒体的筒壁上于绝缘子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筒壁观察窗,使绝缘子沿金属筒体轴向两侧的导电微粒运动轨迹均能够被观测,从而能够模拟绝缘子两
侧均存在导电微粒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得到导电微粒的真实运动规律,进而能够指导工程设计,降低产品因导电微粒运动导致的绝缘性能下降,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3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处以上,各处绝缘子的左右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
[0039]有益效果是:绝缘子设置两处以上,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在金属筒体内的实际运行状况。
[0040]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子包括盆式绝缘子和三支柱绝缘子;
[0041]所述金属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盆式绝缘子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对接法兰之间;
[0042]所述盆式绝缘子左右两侧的筒壁观察窗分别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
[0043]有益效果是:在金属筒体内设置盆式绝缘子和三支柱绝缘子,能够同时模拟导电微粒在不同绝缘子处的运动轨迹,提高了模拟效率。
[0044]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体的横截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
[0045]有益效果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使得到的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更加真实。
[004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体的筒壁上设有通光窗,通光窗对应于相应的筒壁观察窗设置。
[0047]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独立的通光窗,便于光源对金属筒体内部补光。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筒体,导电杆,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以金属筒体的轴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导电杆沿左右方向延伸;绝缘子,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内,用于支撑所述导电杆;筒壁观察窗,设置在所述金属筒体的筒壁上,用于观察金属筒体内导电微粒的运动轨迹;所述绝缘子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处以上,各处绝缘子的左右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包括盆式绝缘子和三支柱绝缘子;所述金属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盆式绝缘子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对接法兰之间;所述盆式绝缘子左右两侧的筒壁观察窗分别位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GIL/GIS内导电微粒运动特性试验装置的筒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体的横截面的水平方向两侧均设有所述筒壁观察窗。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娜,谭盛武,清格乐吐,郭煜敬,钟建英,姚永其,金光耀,王之军,王志刚,叶三排,刘斯腾,闫冲霄,李凯,徐仲勋,宋继光,苗晓军,苑国旗,郑曼曼,刘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