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9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6
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有1 亿h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盐碱地区的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限制了植物正常生长,造成盐碱地区植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盐碱地区急需生态修复与治理。耐盐植物筛选与培育对盐碱地的生态修复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苗木:采集生长健壮的对萼猕猴桃苗,茎长80-150cm,茎粗1.0-1.6cm,每株苗有12个以上饱满芽;(2)配制盐化土:在每公斤风干土中分别加入1.8 g和3.6 g NaCl分别配制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每公斤盐化土加入鞘柄木生物炭30g进行改良。鞘柄木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者的申请专利CN109621896A;(3)制作楠竹筒:将楠竹杆每节锯成1个竹筒,竹筒长度18-26cm,直径12-16cm。锯除竹筒顶端节间隔层,保留底端节间隔层,底端隔层钻1个孔径2.5cm的小孔,在竹筒一个侧面削一个宽1.0cm的平面,在平面上钻3个呈直线排列的小孔,孔径0.5cm,孔间距4.0cm;(4)繁殖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将对萼猕猴桃苗茎通过竹筒底端隔层小孔套入竹筒,每根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无盐处理的风干土,每盆栽培2株对萼猕猴桃苗,苗能健康生长后,在竹筒中装满改良的轻度盐化土,在距对萼猕猴桃苗根颈部20cm处用胶带将竹筒固定在对萼猕猴桃茎上,竹筒顶端的开口不封,用竹杆支撑固定对萼猕猴桃苗。每周浇水1次,同时通过竹筒顶端的开口慢慢注入水,保持竹筒内土壤湿润。4个月后,可以看见竹筒侧面小孔内生长出一些细根,竹筒顶端以上的对萼猕猴桃苗茎上新生出侧枝。从竹筒底端剪截对萼猕猴桃茎,小心破除竹筒,尽量不损伤根和侧枝,这样就获得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5)繁殖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每株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改良的轻度盐化土,每盆栽培2株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苗长到80cm以上时,在竹筒内装满改良的中度盐化土,在距对萼猕猴桃苗根颈部20cm处用胶带将竹筒固定在对萼猕猴桃茎上,竹筒顶端的开口不封,用竹杆支撑固定对萼猕猴桃苗。每周浇水1次,同时通过竹筒顶端的开口慢慢注入水,保持竹筒内土壤湿润。3个月后,可以看见竹筒侧面小孔内生长出一些细根,竹筒顶端以上的对萼猕猴桃苗茎上新生出侧枝。从竹筒底端剪截对萼猕猴桃茎,小心破除竹筒,尽量不损伤根和侧枝,这样获得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6)将繁殖出的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栽培在中度盐化土,1年后对萼猕猴桃苗的成活率达到81%-87%。
[0005]本专利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1)对萼猕猴桃生长快,其茎部接触到土壤时,能生长出大量根,容易繁殖;但是对萼猕猴桃在轻度盐化土中难以正常生长。
[0006](2)对萼猕猴桃分别栽培在风干土和轻度盐化土,其茎分别包裹在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中时,被包裹的茎杆都能长出细根,被包裹茎上都可以新生出侧枝。
[0007](3)鞘柄木生物炭孔隙多,含有营养,能改良盐化土,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因此促进对萼猕猴桃苗生根。
[0008](4)用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分两次包埋对萼猕猴桃茎,可以逐步提高其耐盐性,增加对萼猕猴桃苗在盐化土中的成活率。
[0009](5)获得的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能在中度盐化土中正常生长。
[0010](5)本技术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2]实施例1(1)采集苗木。采集生长健壮的对萼猕猴桃苗,茎杆长80cm,茎粗1.0cm,每株苗有12个以上饱满芽。
[0013](2)配制盐化土。在每公斤风干土中分别加入1.8 g和3.6g NaCl分别配制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每公斤盐化土加入鞘柄木生物炭30g进行改良。
[0014](3)制作楠竹筒。将楠竹杆每节锯成1个竹筒,竹筒长度18cm,直径12cm锯除节竹筒顶端间隔层,保留底端节间隔层,底端隔层钻1个孔径2.5cm的小孔,在竹筒一个侧面削一个宽1.0cm的平面,在平面上钻3个呈直线排列的小孔,孔径0.5cm,孔间距4.0cm。
[0015](4)繁殖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将对萼猕猴桃苗茎通过竹筒底端隔层小孔套入楠竹筒,每根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无盐处理的风干土,每盆栽培2株对萼猕猴桃苗,苗能健康生长后,在竹筒中装满改良的轻度盐化土,在距对萼猕猴桃苗根颈部20cm处用胶带将竹筒固定在对萼猕猴桃茎上,竹筒顶端的开口不封,用竹杆支撑固定对萼猕猴桃苗。每周浇水1次,同时通过竹筒顶端的开口慢慢注入水,保持竹筒内土壤湿润。4个月后,可以看见竹筒侧面小孔内生长出一些细根,竹筒顶端以上的对萼猕猴桃苗茎上新生出侧枝。从竹筒底端剪截对萼猕猴桃茎,小心破除竹筒,尽量不损伤根和侧枝,这样就获得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
[0016](5)繁殖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每株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改良的轻度盐化土,每盆栽培2株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苗长到80cm以上时,在竹筒内装满改良的中度盐化土,在距对萼猕猴桃苗根颈部20cm处用胶带将竹筒固定在对萼猕猴桃茎上,竹筒顶端的开口不封,用竹杆支撑固定对萼猕猴桃苗。每周浇水1次,同时通过竹筒顶端的开口慢慢注入水,保持竹筒内土壤湿润。3个月后,可以看见竹筒侧面小孔内生长出一些细根,竹筒顶端以上的对萼猕猴桃苗茎上新生出侧枝。从竹筒底端剪截对萼猕猴桃苗,小心破除竹筒,尽量不损伤根和侧枝,这样获得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
[0017](6)将耐中度盐对萼猕猴桃苗栽培在中度盐化土,1年后对萼猕猴桃苗的成活率达到81%。
[0018]实施例2(1)采集苗木。采集生长健壮的对萼猕猴桃苗,茎杆长120cm,茎粗1.2cm,每株苗有12个以上饱满芽。
[0019](2)配制盐化土。在每公斤风干土中分别加入1.8 g和3.6 g NaCl分别配制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每公斤盐化土加入鞘柄木生物炭30g进行改良。
[0020](3)制作楠竹筒。将楠竹杆每节锯成1个竹筒,竹筒长度22cm,直径14cm锯除竹筒顶端节间隔层,保留底端节间隔层,底端隔层钻1个孔径2.5cm的小孔,在竹筒一个侧面削一个宽1.0cm的平面,在平面上钻3个呈直线排列的小孔,孔径0.5cm,孔间距4.0cm。
[0021](4)繁殖耐低盐对萼猕猴桃苗。将对萼猕猴桃苗茎通过竹筒底端隔层小孔套入楠竹筒,每根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无盐处理的风干土,每盆栽培2株对萼猕猴桃苗,苗能健康生长后,在竹筒中装满改良的轻度盐化土,在距对萼猕猴桃苗根颈部20cm处用胶带将竹筒固定在对萼猕猴桃茎上,竹筒顶端的开口不封,用竹杆支撑固定对萼猕猴桃苗。每周浇水1次,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盐对萼猕猴桃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健壮的对萼猕猴桃苗;(2)在每公斤风干土中分别加入1.8 g和3.6g NaCl分别配制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每公斤盐化土加入鞘柄木生物炭30g进行改良;(3)将楠竹杆每节锯成1个竹筒,锯除竹筒顶端节间隔层,保留底端节间隔层,底端隔层钻1个孔径2.5cm的小孔,在竹筒一个侧面削一个宽1.0cm的平面,在平面上钻3个呈直线排列的小孔,孔径0.5cm,孔间距4.0cm;(4)每根对萼猕猴桃苗套1个竹筒;盆装无盐处理的风干土,每盆栽培2株对萼猕猴桃苗,苗能健康生长后,在竹筒中装满改良的轻度盐化土,用胶带将竹筒固定在对萼猕猴桃茎上,定时浇水和往竹筒中注水,竹筒侧面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言词任海简曙光王瑞江康明刘甜甜文源卢鑫郑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