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78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4
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的穿着物品。穿着物品(10)具有:前中央区域(FC),位于前腰身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后中央区域(RC),位于后腰身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侧部区域(SR),配置在前中央区域与后中央区域之间。前中央区域具有位于从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前中央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0~30%的范围的前第1区域(FC1)和位于从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前中央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的前第2区域(FC2)。后中央区域具有位于从后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后中央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的后第2区域(RC2)。侧部区域具有位于从侧部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侧部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的侧部第2区域(SR2)。前第1区域的穿着物品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比后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低,且比侧部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低。力低。力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穿着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以及下裆区域的穿着物品。

技术介绍

[0002]穿着物品具有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以及下裆区域,被穿戴成覆盖身体的腹部和臀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穿着物品,其在前腰身区域和后腰身区域分别设置有规定的压力的区域,能够提高对穿着者的身体的贴合性。规定的压力的区域设置在前腰身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侧部和后腰身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侧部,并配置在从穿着者的髂嵴到髂前上棘的髂骨区域。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不勒紧腹部的鼓起部而勒紧髂骨区域来抑制穿着物品的滑落的技术方案。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61882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般认为,如专利文献1的穿着物品那样,通过抑制穿着物品的滑落,能够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但是,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获知,穿着者的舒适性不仅起因于穿着物品的滑落,还起因于各种原因。
[0007]因此,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的穿着物品。
[0008]一方式的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前腰身区域与所述后腰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侧部接合部,将所述前腰身区域的外侧部与所述后腰身区域的外侧部接合;前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前腰身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后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后腰身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侧部区域,配置在所述前中央区域与所述后中央区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中央区域具有:前第1区域,位于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0~30%的范围;以及前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后中央区域具有后第2区域,该后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侧部区域具有侧部第2区域,该侧部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侧部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物品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比所述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且比所述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实施方式的穿着物品的俯视图。
[0010]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穿着物品的前中央区域、侧部区域及后中央区域的图。
[0011]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穿着物品的穿戴状态的图。
[0012]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穿着物品的穿戴状态的图。
[0013]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穿着物品的穿戴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1)实施方式的概要
[0015]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0016]一方式的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前腰身区域与所述后腰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侧部接合部,将所述前腰身区域的外侧部与所述后腰身区域的外侧部接合;前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前腰身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后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后腰身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侧部区域,配置在所述前中央区域与所述后中央区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中央区域具有:前第1区域,位于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0~30%的范围;以及前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后中央区域具有后第2区域,该后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侧部区域具有侧部第2区域,该侧部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侧部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物品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比所述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且比所述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
[0017]前第1区域以及前第2区域与穿着者的腹部的鼓起部相向地配置。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比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不会过度勒紧穿着者的腹部的鼓起部。
[0018]另外,后第2区域位于比穿着者的臀部的鼓起部的顶点靠上侧的位置,与骨盆(髂后上棘以及骶骨上方周边)相向地配置,侧部第2区域与骨盆(髂前上棘附近)相向地配置。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比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高,以勒紧穿着者的骨盆的方式贴合。申请人对穿着者的舒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若穿着物品以相对于骨盆勒紧的方式贴合,则穿着者感到舒适,舒适性提高。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穿着物品,能够通过不勒紧穿着者的腹部的鼓起部且勒紧骨盆来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
[0019]根据优选的一方式,可以是,所述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且3.0倍以下。
[0020]根据本方式,由于侧部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为前第1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因此能够增大相对于骨盆的勒紧与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的勒紧之差,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另外,由于侧部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为前第1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的3.0倍以下,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对骨盆的勒紧力过高而引起的舒适性的降低。
[0021]根据优选的一方式,可以是,所述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所述前第1区
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且3.0倍以下。
[0022]根据本方式,由于后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为前第1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因此能够增大相对于骨盆的勒紧与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的勒紧之差,能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另外,由于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的3.0倍以下,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对骨盆的勒紧力过高而引起的舒适性的降低。
[0023]根据优选的一方式,可以是,所述后中央区域具有后第3区域,该后第3区域位于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60~80%的范围,所述侧部区域具有侧部第3区域,该侧部第3区域位于从所述侧部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60~80%的范围,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比所述后第3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且比所述侧部第3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前腰身区域、后腰身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前腰身区域与所述后腰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侧部接合部,将所述前腰身区域的外侧部与所述后腰身区域的外侧部接合;前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前腰身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后中央区域,位于所述后腰身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侧部区域,配置在所述前中央区域与所述后中央区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中央区域具有:前第1区域,位于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0~30%的范围;以及前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前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后中央区域具有后第2区域,该后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侧部区域具有侧部第2区域,该侧部第2区域位于从所述侧部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30~60%的范围,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物品的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比所述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且比所述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且3.0倍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且3.0倍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中央区域具有后第3区域,该后第3区域位于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后中央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60~80%的范围,所述侧部区域具有侧部第3区域,该侧部第3区域位于从所述侧部区域的前端缘起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的60~80%的范围,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比所述后第3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且比所述侧部第3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第3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所述前第1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以及所述前第2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的1.2倍以上且3.0倍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第3区域的所述穿着时的压力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悦子丹下明子曾我洋行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