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26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中含有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本申请可以促进着色,提前上市,提高作物品质。提高作物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增产胺(DCPTA)复配添加到肥料中,可以起到促进果实着色,使果实提前上市的效果,目前在市场上推广也得到了部分用户的支持,然而由于人为干扰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果实提前着色成熟,这就存在了相对于正常成熟的果实生长期短,果实内储备营养物质不足,因此提前上市的产品存在品质不是很好的问题。同时,使用添加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增产胺(DCPTA)的肥料还存在引起作物早衰,降低产量的问题。
[0003]目前尚未有解决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增产胺(DCPTA)复配添加到肥料中虽然提前成熟了,但是品质一般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使用添加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增产胺(DCPTA)的肥料存在引起作物早衰,降低产量的问题。
[0004]将含有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增产胺(DCPTA)和生长素的生物刺激素加入到肥料中,进行推广,又存在市场反应不一的问题,有的反应效果很好,而有的又反应效果一般,效果并不稳定,这就给产品推广带来了困难,急需解决产品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1)添加二氢茉莉酸丙酯和增产胺的肥料,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提前上市,但品质不是很好的问题;2)添加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增产胺(DCPTA)的肥料存在引起作物早衰,降低产量的问题;3)含有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增产胺(DCPTA)和生长素的生物刺激素加入到肥料中,存在使用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中含有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
[0007]所述生物刺激素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是水、酒精、乙二醇醚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钠、吲哚丁酸、吲哚丁酸钾、萘乙酸和萘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物刺激素的pH为3.0~6.5。
[0008]所述生物刺激素中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生长素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2:2~6:1~2:0~96。
[0009]生物刺激素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混匀,即得生物刺激素;或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加入到溶剂中混匀,即得生物刺激素。
[0010]所述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加入到溶剂中混匀,还包括除氧。
[0011]所述除氧为通入气体;所述气体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且所述气体溶于水后,其水溶液不具有氧化性;所述除氧为除氧至溶剂或溶液中氧气含量小于15mg/L。
[0012]所述气体是氢气、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和氦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应用于着色的肥料的制备方法,将生物刺激素加入到肥料中混匀,即得应用于着色的肥料;或将生物刺激素加入到肥料原料中混匀,经造粒后,即得应用于着色的肥料;肥料和生物刺激素的质量比是90~99.99:0.01~10;所述肥料是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复混肥、有机无机肥、掺混肥和有机肥中的一种;所述肥料中氮磷钾的质量比是0~2:1~3:1~3;所述肥料原料是硫酸铵、氯化钾、尿素、枯草芽孢杆菌、磷酸二氢钾、硝酸钾、膨润土、腐殖酸和蘑菇渣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所述混匀温度是5~35℃。
[0015]还包括混匀后的造粒,所述造粒为挤压造粒。
[0016]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 本申请通过将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增产胺(DCPTA)和生长素三者制备的生物刺激素加入到肥料中,再促进果实着色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提升果实品质。
[0017]2.本申请通过除氧,尤其是通入气体除氧,可以使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增产胺(DCPTA)和生长素三者混合制备成溶液或者乳液存在存放一定时间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0018]3.本申请可以预防早衰,既可以提前上市,又可以提高产量。
[0019]4.本申请效果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1应用于着色的水溶肥,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由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按照质量比1:3:1:5组成。所述溶剂是蒸馏水和酒精按照质量比1:2的组合物。
[0022]生物刺激素的pH为6。
[0023]所述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混匀后,即得生物刺激素。
[0024]将生物刺激素加入到水溶肥中混匀,即得应用于着色的水溶肥;水溶肥中氮磷钾的配比为10:30:20;生物刺激素和水溶肥的质量比是0.5:99.5。
[0025]实施例2应用于着色的复混肥,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由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按照质量比1:3:1:5组成。所述溶剂是蒸馏水和酒精按照质量比1:2的组合物。
[0026]生物刺激素的pH为6。
[0027]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混匀,经除氧后,即得生物刺激素。
[0028]所述除氧为加热至80℃,除氧至溶液中氧气量为8mg/L。
[0029]将生物刺激素加入到复混肥中混匀,即得应用于着色的复混肥;复混肥中氮磷钾的配比为8:15:20;生物刺激素和复混肥的质量比是0.3:99.7。
[0030]实施例3应用于着色的有机肥,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由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按照质量比1:3:1:5组成。所述溶剂是蒸馏水和酒精按照质量比1:2的组合物。
[0031]生物刺激素的pH为6。
[0032]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混匀,经除氧后,即得生物刺激素。
[0033]所述除氧为加入除氧剂,所述除氧剂是二甲基酮肟;除氧至溶液中氧气量为8mg/L。
[0034]将生物刺激素加入到有机肥原料中,经挤压造粒后,即得用于着色的有机肥;生物刺激素和有机肥原料的质量比是0.8:99.2。
[0035]所述有机肥原料是黄腐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按照质量比50:15:35的组合物。
[0036]实施例4应用于着色的复混肥,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由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按照质量比1:3:1:5组成。所述溶剂是蒸馏水和酒精按照质量比1:2的组合物。
[0037]生物刺激素的pH为6。
[0038]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吲哚丁酸和溶剂混匀,经除氧后,即得生物刺激素。
[0039]所述除氧为通入氮气,除氧至溶液中氧气量为8mg/L。
[0040]将生物刺激素加入到复混肥原料中混匀,经挤压造粒后,即得用于着色的有机肥;生物刺激素和复混肥原料的质量比是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含有生物刺激素,所述生物刺激素中含有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刺激素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是水、酒精、乙二醇醚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钠、吲哚丁酸、吲哚丁酸钾、萘乙酸和萘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物刺激素的pH为3.0~6.5;所述生物刺激素中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生长素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2:2~6:1~2:0~9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其特征在于,生物刺激素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混匀,即得生物刺激素;或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加入到溶剂中混匀,即得生物刺激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增产胺、二氢茉莉酸丙酯和生长素加入到溶剂中混匀,还包括除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着色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为通入气体;所述气体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且所述气体溶于水后,其水溶液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振领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增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